学术投稿

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白冰;娄昌龙;赵郁

关键词: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保肝治疗上加用扶正化淤胶囊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黏蛋白(LN)数值均明显降低,组间t检验示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也无特异性药物和治疗方法.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雯;刘长勤;杨叔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搜索单纯中药与西药对照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试验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1714名病人满足纳入标准,试验均在中国进行.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HP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有优势,合并RR、95%可信区间(CI)及P值分别为[RK 1.51,95%CI(1.42,1.62),P<0.00001)、[RR 1.34,95%CI(1.16,1.54),P<0.0001]、(RR1.85,95%CI(1.57,2.19),P<0.00001]、[RR 1.77,95%CI(1.42,2.21),P<0.00001],[RK 2.19,95%CI(1.66,2.88),P<0.00001]、[RK 1.90,95%CI(1.60,2.27),P<0.00001].结论: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仍须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作者:缪春润;沈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6 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小鼠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四氯化碳及脂多糖建立IgA肾病模型.定期观察镜下血尿,观察IL-6,TNF-α.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仙草胶囊小鼠组肾组织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国东;文惠韬;马晓露;禹长杰;向少伟;乔莉;许健;何小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训练组、溶剂对照组、药物组和药物+运动训练组.大鼠游泳运动训练给药4周后,颈椎脱臼处死,测定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大豆苷元、大豆苷元+运动训练组对大鼠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大鼠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具有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改善大鼠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钟声;曾靖;江丽霞;肖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李达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总结了李达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从病因病机认识、临证遣方用药等两个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作者:苏冬青;李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实验研究述评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分析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药以及针灸治疗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机制研究思路、实验指标、实验模型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指出通过动物实验.确定中医药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缪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补肾宣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宣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自拟补肾宣痹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宣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军;杨建东;周定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庀冲剂联合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

    采用白庀冲剂联合阿维A治疗,32例重症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4.4%,观察到治疗过程中,脓疱型银屑病起效时间短,多于2周内起效,其次是红皮病型银屑病和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白庀冲剂与阿维A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皮肤黏膜的干燥症状.因此,得出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是安全有效的,配合中药治疗能起到增强阿维A的疗效,尤其是对皮肤黏膜干燥的改善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缩短了病程,既能提高治愈率,又可减少毒副作用.

    作者:宫淑敏;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材国际市场营销的包装策略研究

    伴随着中药材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中药材包装策略成为中药材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药材国际市场营销的包装现状和策略的研究,发挥中药材包装策略的优势,让中药材包装策略为中药材国际市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邱蕾;崔潇;周世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半夏常用3种炮制方法及其对毒性的影响

    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常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作者:关开;姜楠;田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论《中药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结合<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拟建立<中药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开放式教学模式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是<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引导教师形成开放式教学理念、增加课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抓好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茶多酚乳膏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荼多酚乳膏促进家兔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5只白色家兔均分为5组,每组3只.第1组为基质组(阴性对照).第2组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阳性对照),第3、第4和第5组分别为茶多酚乳膏1%、3%和6%浓度组(小、中、大剂量组).以涂搽药物后不同时间的各组溃疡面积、溃疡容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指标,观察茶多酚乳膏涂搽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涂搽茶多酚乳膏3天后,可使溃疡面积和容积缩小速度高于基质对照组.涂搽14天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6%的茶多酚乳膏组(大剂量组)表皮完全覆盖率和>50%覆盖率高于基质对照组.结论:茶多酚乳膏涂搽皮肤溃疡面,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隋丽华;李传勋;杨彤;韩国柱;李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f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中医对溃结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基于中医药对本病治疗作用做扼要综述.

    作者:王坤;张伟;查安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青年教师开展《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探讨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支生力军,是各个学科梯队建设的重点培养对象,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及<中医内科学>的学科特点,探讨青年教师开展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培武;刘凤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脂血症的中医论治

    1对高脂血症的认识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是指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使血中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和(或)脂蛋白(PLA)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或)载脂蛋白A(APO-A)降低.

    作者:李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鼎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愈疡散对糖尿病大鼠难愈合创面Smad3 TGF-β1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复方愈疡散组(B组)、补虚方组(C组)、祛瘀方组(D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mad3、TGF-β1的变化.结果:第10天时,B组Smad3、TGF-β1表达低于An,C组Smad3的表达低于A组.提示复方愈疡散在实验性大鼠难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期,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海洗;何长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低,老年患者发病更是罕见,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为1例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的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现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剖析,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胡春平;黄天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侧肾衰竭的双肾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例

    目的:探讨肾衰竭的超声诊断意义.方法:1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测量双肾大小、双肾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超声检查衰竭肾与正常肾差异显著.结论:彩色超声对肾衰竭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舞蹈症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病,其病程中多伴发神经系统症状,而伴发舞蹈症较少见.

    作者:由世浩;孙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