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造模方法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影响

吴同玉;高碧珍;林山;李旻;郑良普;李宇涛;俞洁;林晴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造模方法, 血糖, 胰岛素
摘要:目的:主要观察不同造模方法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STZ腹腔注射.观察模型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检测采用化学比色法,胰岛素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两种造模方法均能提高模型大鼠的体重、血糖数值,血糖值的变化表现为高脂高糖+STZ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01,差异极其显著,高脂模型组与高脂高糖+STZ模型组相比,P<0.001,差异极显著;胰岛素检测结果表现为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01,表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高脂高糖+STZ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模型组与高脂高糖+STZ模型组比,P<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脂高糖+STZ模型组的大鼠其血糖值升高极为明显,但是其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明显.而高脂饲料饮食所致模型大鼠其体重、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升高极其显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症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就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查阅近30年的相关文献报道,分别从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就其现状予以综述.通过整理分析文献发现:(1)相关文献数量较少;(2)动物实验文献更少,且多数由国外学者完成;(3)早期临床试验不尽规范;(4)防风通圣散是中医临床治疗肥胖症的常用方剂,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牛蔚露;万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f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中医对溃结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基于中医药对本病治疗作用做扼要综述.

    作者:王坤;张伟;查安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6 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小鼠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四氯化碳及脂多糖建立IgA肾病模型.定期观察镜下血尿,观察IL-6,TNF-α.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仙草胶囊小鼠组肾组织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国东;文惠韬;马晓露;禹长杰;向少伟;乔莉;许健;何小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囊立消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囊立消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出血和凝血时间及对大鼠体外血栓的影响.结果:该药能扩张小鼠耳廓微循环动静脉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小鼠尾出血和凝血时间,降低大鼠体外血栓的重量.结论: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作者:祝司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变应性鼻炎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测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将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作者:贾清华;王东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训练组、溶剂对照组、药物组和药物+运动训练组.大鼠游泳运动训练给药4周后,颈椎脱臼处死,测定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大豆苷元、大豆苷元+运动训练组对大鼠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大鼠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大豆苷元对运动训练大鼠具有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改善大鼠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钟声;曾靖;江丽霞;肖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汤并中药雾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琉松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将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内服并外用做雾化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盖中盖、龙牡壮骨冲剂、TDP照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补肾活血汤并中药雾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石宝营;胡平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论治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患者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入侵,营卫失和或胃肠郁热,复感风邪,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通达,郁于腠理而发病.目前.中医治疗本病,主要从病因论治、从脏腑论治、从卫气营血论治、从八纲论治等方面着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徐文静;张恩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导管冲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58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导管冲洗.结果:有效56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官卓娅;田彦华;侯俊伟;赵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研究概况

    综述了中药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如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结晶法、薄层色谱法;新兴的提取分离技术,如加速溶剂萃取、超声提取、超临界CO2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分子蒸馏、气相色谱法、膜分离、毛细管电泳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前景.

    作者:刘华钢;陆峥琳;赖茂祥;成晓静;刘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术配合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3年10月-2008年1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58例.结果:本组58例切口除2例(形成窦道)外均一期愈合.术后1~3周患者局部症状明显改善;3~6周血沉恢复正常.58例均获随访,随访10~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50例(86.2%),好转6例(10.3%),无效2例(3.5%),总有效率96.5%.结论:手术配合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是肯定的;有提高治愈率,缩短卧床时间,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国栋;李志忠;焦根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庀冲剂联合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

    采用白庀冲剂联合阿维A治疗,32例重症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4.4%,观察到治疗过程中,脓疱型银屑病起效时间短,多于2周内起效,其次是红皮病型银屑病和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白庀冲剂与阿维A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皮肤黏膜的干燥症状.因此,得出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是安全有效的,配合中药治疗能起到增强阿维A的疗效,尤其是对皮肤黏膜干燥的改善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缩短了病程,既能提高治愈率,又可减少毒副作用.

    作者:宫淑敏;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方剂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通过阐述方剂的学术流派、复杂的病因病机、方剂鉴别及单药配伍几方面在方剂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冀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然;刘立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从痰论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从痰的色、质、量、味、咯出难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关秋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豆类及其制品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豆类及豆制品摄入是否为乳腺癌的保护因素,为人群乳腺癌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994-2008年间有关豆类及豆制品摄入和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罔制作和保存系统评价的专用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6g,其中4篇为中国学位论文.异质性检验结果:Q=114.56,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合并OK=0.74,95%CI(0.55,1.00),Z=1.99,P=0.05,按检验水准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经常摄入豆类及其制品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建议妇女每天撮入豆类食品如豆腐,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王萍玉;谢书阳;李有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治法探析

    通过对<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学习,认为该书外治法组方选药别有特色;适应病范围专而又广;种类多详而实用;不少确有简便验廉之特点,有进一步研究之价值.

    作者:李昀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针刺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综述近年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方法:将2005年起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机理探讨及针刺、电针疗法、穴位注射、针刺加物理疗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肯定了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顺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可根据病情给予补液、降温、调整饮食等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腹泻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72h内的大便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便人轮状病毒(HRV)抗原检测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袁雪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PPH加消痔液注射术治疗ⅢⅣ期环状内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PPH手术配合消痔液术治疗重度内痔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手术配合消痔液组(简称治疗组)、PPH手术组(简称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对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愈率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缩短手术后康复时间即恢复工作需要的时闻.减少复发率.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上看.PPH加消痔液注射术与单纯PPH术均能明显减轻术后出血,减少术后痔核脱出.结论:PPH配合消痔液注射术是治疗重度内痔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安全,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姜华;肖振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残废,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学对该病尚无特异性疗法.近年来,中医药对AS的治疗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优势日益突出,但是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中医对AS的概念尚不统一,缺乏规范的诊断分型,中医特色的临床调研还很少等.学会独立地运用中医学理论思考,不断发现并弥补这些缺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医诊治AS的水平.

    作者:蔡平;夏建龙;王辉文;顾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