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芦荟皮康液治疗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58例

赵保平;祝东友

关键词:艾滋病, 皮肤损害, 中医药疗法, 芦荟皮康液, 外用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芦荟皮康液治疗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s8例艾滋病患者选芦荟皮康液外用治疗12个月.结果:计数资料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芦荟皮康液对艾滋病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茵抗病毒消失,促进伤口愈合.修复皮肤损害的功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中草药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茵耐药性的影响,探讨预防及延缓耐药茵产生的方法.对象和方法:以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本院细菌室培养分离出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本次研究对象.时患者病历做回顾性调查.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结果:中草药的使用是铜绿假单胞菌耐CAZ、CIP的共同影响因素,而对耐IPM无影响.结论:对症中草药大量使用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作者:马丽君;王会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络腧穴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初探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将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学、腧穴学合并,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成一门针灸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并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作者:孟向文;王卫;魏连海;潘建明;刘建卫;郭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脂肪性肝病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为深入研究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评价诊断方法,筛选防治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选择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十分必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是指:具备人类脂肪性肝病的特征;病变有一定发展过程,从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至终的肝硬化,即病变有相对明显的分期.符合人类脂肪肝的演变过程;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模型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造模停止后病变逆转缓慢,便于进行药物干预试验.对国内外有关脂肪性肝病的造模方法及结果进行了总结性研究.

    作者:韦艾凌;官志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服用中草药汤剂调整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中草药汤剂调整女运动员月经周期,使其黄体期与比赛时间相吻合,使运动员能在佳运动状态下参加比赛.方法:对陕西省15名女散打队员和10名艺术体操队员,采取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益气补肾延经中草药处方汤剂,服药前及服药后测试血浆孕酮、血清睾酮、血红蛋白、雌激素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等生化指标,对照分析实验结果.结果:服药1周期间,观察受试者无月经来潮,无小腹胀痛、下坠、腰部酸因、全身不适等主观感觉.生化指标显示.服药后队员的孕酮和睾酮指标明显升高,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变化不明显.服药期间,运动员均能完成各项动作技能要求,保持较好的竞技水平.结论:服用益气补肾延经中草药处方汤剂后,按时推迟了月经周期,在服药期间队员竞技能力保持着佳运动状态.

    作者:王全会;杨锦彪;卢升虎;章志强;黄强;郭巧铃;孙克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论案例教学法在医药类院校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医药类院校的学生具有课程任务重、实验多等特点,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正是对症下药.对于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案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平癜灵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对34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中药平癜灵(系列制剂)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愈率为97.97%,并设立对照组,对其疗效、疗程、副作用、治法、方药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梁常兵;巩继梅;常尊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方桂芍联用验证录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的药物联用,以桂枝、白芍两味药物为.以桂枝、白芍各三两等量为多,用于表证能解肌和营卫,施于里证为化气调阴阳.桂芍不等量联用的方剂,多适于治疗表里兼证者.因其适应证和药量变化.其功能则复杂而多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

    作者:唐学敏;张雪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朴炳奎教授辨证求本治疗肺癌学术经验

    朴炳奎教授从医近50年来,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治病求本,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传承与创新并举,中西互参,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补充完善中医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识颇深,并研制中药新药益肺清化膏和颗粒.余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归纳总结如下,以求共勉.

    作者:周雍明;朴炳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天津市文气管哮喘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哮喘防治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提高支气管哮喘中医药防治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调查抽样选的中医院1年内门诊和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和演变规律.结果:初步明确了哮喘发作期证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哮喘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演变的规律.结论:哮喘发作期证型和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以及哮喘证候在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存在的演变规律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张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三维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分为3组,第1组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第2纽单纯用推拿疗法;第3组单纯用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结果:治愈率1组为86%,2组为67%;3组为45%.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杨廷辉;祝元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脏腑层次证候多重性及辨证层次性看脏腑辨证细化分型

    从五脏层次观、辨证层次观等两方面,论述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对脏腑辨证进行细化分型的必要性.并提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及证候的细化分型研究应该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杨梅;鲁法庭;严石林;张学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及滥用的原因

    在我国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日趋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滥用抗生素产生的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两个方面阐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指导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同时也让患者清楚的意识必须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盲目的使用抗生素不但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还会留下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目前社会上引起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①医生临床用药的原因;②患者自身的原因;③政府机构部门对抗生素管理及制度的原因.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该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同时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及配合.

    作者:吕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舒肝健脾化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健脾化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口服脂必妥片,3片/次,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口服舒肝健脾化瘀颗粒,每次6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瘦素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血清学指标及肝脏彩超明显改善,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瘦素.结论:使用舒肝健脾化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韩素萍;田锋亮;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针刺对MGH模型大鼠乳腺组织PCNA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和预防MGH癌变的机理.方法:对空白组外各组均造模.模型组、自愈组不治疗,对抗组于造模的同时行针刺治疗,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行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处死动物.采集各组乳腺组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NA、BCL-2.结果:PCNA含量治疗组低于自愈组、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无差别(P>0.05),对抗组低于模型组(P<0.01).BCL-2阳性表达积分治疗组、对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与空白组无差别(P>0.05).结论:针刺对大鼠MGH的乳腺病理改变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可加速其复常,通过阻断乳腺增生向乳腺癌发展的进程,发挥对MGH的治疗作用和对乳腺癌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卫华;李青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性血管生成研究概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是主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冠心病治疗性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性血管生成中的主要药物和方剂.

    作者:李勇;杨关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汤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60例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现在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期不良的习惯,使本病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且西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而传统的中医疗法对本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几年来,用中药结合针刺对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单用针刺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针刺镇静6个穴为主治疗失眠症60例

    目的:观察针刺镇静6个穴为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镇静6个穴为主治疗失眠症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针刺镇静6个穴为主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作者:邹铁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芦荟皮康液治疗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58例

    目的:观察自拟芦荟皮康液治疗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s8例艾滋病患者选芦荟皮康液外用治疗12个月.结果:计数资料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芦荟皮康液对艾滋病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茵抗病毒消失,促进伤口愈合.修复皮肤损害的功效.

    作者:赵保平;祝东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肺脾论治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从肺脾论治气虚夹湿证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证属气虚夹湿的21例治疗组方选参苓白术散舍玉屏风散加减并加服盐酸西替利嗪,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为78.3%,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证属气虚夹湿的慢性荨麻疹从肺脾着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宁旭;黄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06年6月中旬,汉沽区留庄村因水源污染而突发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至2006年8月中旬,本院发热门诊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72例(均治愈),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