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师新宁;卜春霞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糖尿病, 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管理方法,为构建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与经验.方法:对三个月内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30例)进行连续的动态血糖监测,二组(30例)进行指尖血糖监测.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别在第3个月时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 一组在第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并且CGMS能发现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结论: 通过正确使用CGMS,进行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发挥CGMS的优势,使病人获得更良好的糖脂代谢控制;借助于CGMS直观的血糖图,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效果.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鸡胚模型在医学实验中的应用

    鸡胚模型的发展已有很久的历史,近年随着鸡胚免疫机制的研究,其特殊的免疫系统更为众多医学界学者所发现,大量应用于病毒、肿瘤等医学研究中,为许多新药的药效、肿瘤的促血管生长研究带来不少方便,此文从鸡胚在医学实验中几个领域的应用加以概况,做以下综述.

    作者:贺新媛;张桃;杨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0例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79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26例,占68.42%;显效及有效9例,占23.68%;无效3例,占7.89%;试验组41例患者痊愈36例,占87.80%;显效及有效4例,占9.76%;无效1例,占2.44%,总有效率达97.56%.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分析痊愈率有差异.结论: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能明显改善蛇丹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护理诉求和护理上的技术要点.方法:结合工作实践,对高龄产妇在不同产程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护理技术要点.结果:就如何给予产妇正确心理支持,总结了护理对策.结论:心理干预能使高龄产妇有心理准备进入产程,顺利平稳完成分娩.

    作者:陈金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方法治疗.结果:在研究组的50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为49例,总有效率为98%,其中显效患者42例,好转患者7例,无效患者1例;在对照50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为39例,总有效率为78%,其中显效患者31例,好转患者8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肺心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这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后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德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万洁;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计20例,其中16例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支持,4例进行AF系统内固定支持.结果:术后对20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随访,复查CT检测与X线表现患者胸椎生理曲度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良好,术后患者的椎管面积(正常值91%)较术前(正常值45%)呈明显增高状态,额面角cobb角从术前的9.4°±1.6°变化为术后的无cobb角显示,均P<0.05.患者平均愈合周期为3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呈显著性恢复.结论:针对临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高、微创,实施条件局限性小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何县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用药治疗.口服药物组给予2-4天左右的药物进行口服,静脉用药组则主要给予1-3天左右的用药治疗,在治疗一周之后进行随访工作,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用药一周之后,静脉用药组患者在咳嗽的治疗方面要劣于观察组患者,且治疗费用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用药并不能够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增加了抗生素的不合理性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黄愿飞;晏春英;沈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护士上夜班的压力源调查及探讨

    目的:探讨并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方法:我院根据美国医院中关于对护士压力的程度调查表,并结合工作之中的护士所出现压力的来源表,进而制定出<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表>.结果:特殊护士组所产生的压力要比一般护士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妊娠护士创建出现代化、人性化、人文化的工作安排.

    作者:郭苏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工作关系的沟通技巧

    目的:为处理好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促进供应室、临床之间的和谐发展,共同保证服务质量与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方法:更新服务理念,搞好供应室与临床工作的沟通与协调关系,经常沟通与心理交流.结果:有效的工作协调关系,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有利于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重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调,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是搞好供应室管理的重要保证.减少因临床遗留问题造成供应室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影响.

    作者:段黎清;赵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人员可通过护患间有效的沟通来帮助患者促进和恢复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尊重理解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患者对医疗单位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茹新;姜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并总结盐酸氨溴索的不同给药途径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医院儿科诊断为哮喘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实验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较对照组短,患者的满意度高,且各项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起效快,且患者满意度高,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兰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对食道癌术后咳痰的影响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食道癌术后咳痰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食道癌手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和肺不张并发症出现的例数,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的患者人数、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满意度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改善食道癌术后患者的通气障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并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均有明显减轻,对照组相比于实验组其SCL-90评分较低且差异明显.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韩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28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规律.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28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误诊现象,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H2受体阻滞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均治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一些患儿在出现皮疹前常常表现出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

    作者:王相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征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收治疗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8岁56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发病年龄、发病例数以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较多,比例为5.2∶1,随着患儿的年龄的增装发病例数也随之增高,其中有例患者为14~18岁, 例患者为8~13岁.病症类型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占89.3 %,胃溃疡3例,占5.4%,其他溃疡共有3例,占5 4%.患者在就诊时有脐周、上腹以及部位不固定的疼痛44例,没有出现腹痛的12例,幽门梗阻有5例,并发出血5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抑酸治疗后出血症状消失,症状逐渐缓解后康复出院. 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无节律性无周期性腹痛,且容易并发幽门梗阻及出血,胃镜仍然是临床确诊的主要手段,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抑酸治疗.

    作者:李发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康复策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习惯的不断改变,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常见疾病,其中冠心病患病率随年代而增高,因此对冠心病治疗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溶栓)、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创伤小、恢复快、简便、术中风险较小等优点,在冠心病治疗中被采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它能有效避免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建.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结果表明,药物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原有冠脉病变的加重总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1]. 而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不仅局限于冠心病本身的治疗,还包括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同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治疗,可减少PCI术后血管的再狭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密闭式回血在血液透析留置导管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采用密闭式回血方法,并加强护理,减少导管感染.方法:观察50例留置导管患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密闭式回血在留置导管中运用的益处.结果:5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1例,结论:采用密闭式回血方法并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精心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资料中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占74.20%,发热占61.3%,精神行为异常占41.9%,抽搐占30.0%,恶心呕吐占12.9%,意识障碍占16.1%,伴有口周疱疹占9.7%,肌肉疼痛占3.2%.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检查异常占38.7%,脑脊液生化检查异常占64.5%,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占58.1%,脑脊液压力异常占35.5脑电图检查异常占67.3%,影像学检查异常占16.8%.结论: 头痛、发热及精神行为异常是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入院的首发症状,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多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田永攀;郭霞;潘成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炎止咳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