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运用及体会

罗开艳

关键词:静脉输液, 护理程序
摘要:本文对150例内科病人在静脉输液时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体会:制定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标准;设制预期目标,效果评价时既要注重操作也要重视病人方面的情况;知识面窄,沟通能力差将影响护理程序的运用;树立穿刺失败即为输液并发症的观念.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管理方法,为构建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与经验.方法:对三个月内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30例)进行连续的动态血糖监测,二组(30例)进行指尖血糖监测.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别在第3个月时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 一组在第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并且CGMS能发现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结论: 通过正确使用CGMS,进行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发挥CGMS的优势,使病人获得更良好的糖脂代谢控制;借助于CGMS直观的血糖图,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效果.

    作者:师新宁;卜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指发生中风以后所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脑卒中后康复训练是综合协调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利用疗养院优势,运用康复综合手段对30例脑中风后遗症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许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能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洪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姑息关怀护理

    当人们面临死亡或患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时, 他们需要姑息关怀.姑息关怀(Palliative Care) 是对那些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进行的整体的关怀照护.镇痛、控制其他症状、减轻精神心理和社会创伤、缓解宗教困扰是主要的宗旨.进行姑息关怀的目标是帮助终末期病人和家属获得尽可能好的生存质量[1].姑息关怀护理应开始于病人疾病被诊断的那一刻起, 直到病人死亡过程中的全面照顾.它把疾病急性期治疗与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结合在一起, 使那些面对生命受到威胁的病人和家庭感到舒适和支持.在疾病和死亡的整个过程中, 努力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需要.

    作者:邬妮娜;徐丽;祝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8例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分组:首发分裂组、初现分裂组.对首发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奥氮平进行诊治,对初现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齐拉西酮进行治疗.用PAN-SS判断首发分裂组所用药物和初现分裂组所用药物的效果.通过TESS(即为:症状量表)来判断首发分裂组的不良状况和初现分裂组的不良状况.结果:在通过奥氮平治疗的首发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6.44%;在通过齐拉西酮治疗的初现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3.05%.明显首发分裂组和初现分裂组的疗效相当,因此P>0.05,无统计学明显特性.结论: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相当,疗效均好,并且副作用少.

    作者:张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生活方式的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通过对我科96例患者(男70例,女26例)的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到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疾病的预防和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58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半年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2.76显著高于%)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30.60%),观察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69%)两组患儿优良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上疗效优于酮替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显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脐带的奥秘

    本文详细论述了脐带功能、结构以及脐带异常情况所能导致的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后果,阐述了助产过程中对于脐带操作的注意事项.

    作者:方小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8例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结合相关的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双管齐下,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临床价值大.

    作者:樊永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构成情况.方法:对2008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7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我院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为(48.0%),其次为高血压肾病(29.3%),肾小球疾病(18.7%),系统性红斑狼疮(2.7%),多囊肾(1.3%).结论: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构成情况,对于早、中期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瑞格列奈用于Ⅱ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临床对比分析瑞格列奈用于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格列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实验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对照组治疗后对应指标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用于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控制餐时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荣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护理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6例胎膜早破患者经精心治疗以及护理后,足月分娩31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14例;51例患者经期待疗法保胎至37周-40周分娩,胎儿均顺利产出,其中经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31例;另外,4例患者不幸提前终止妊娠.新生儿84例均健康生长,无死亡或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为下生殖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保胎以及胎儿的顺利生产十分重要.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宫颈糜烂患者,给予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个月进行复查,一次性治愈率为98.2%,改善率为1.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类型的宫颈糜烂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比无无明显差异,其中中度糜烂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重度糜烂.结论:采用LEEP刀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治疗,手术时间短,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钱明珠;洪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喂养20例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腺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小儿急性胰腺炎常发生在4岁以上儿童,具有发病急、病势危重、救治不当死亡率高的特点[1].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非手术支持治疗,患者多需禁食及胃肠减压治疗,若长期得不到营养支持,将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肠内营养可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且不会加重胰腺炎病情,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我科在2011.3-2013.6期间收治20例急性胰腺炎患儿,治疗期间行鼻空肠喂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范美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应重视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首先做好急躁期的护理.护士应该关心、体贴病人,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护士应该对此解答.才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陶佳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拟乳通方治疗乳腺增生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本报告旨在观察自拟乳通方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病例的60例经钼靶X线拍片示乳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口服自拟乳通方治疗.患者全部随访,观察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口服自拟乳痛方,疗效显著.结论:自拟乳通方可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的临床症状,钼靶X线拍片示增生包块教前缩小.

    作者:程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干科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干科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控制血糖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2年3月~2012年9月住院的25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综合降糖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空腹血糖下降.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施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运动疗法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张山;孙玺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用药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比老年组与青年组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了解老年人用药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将行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根据年龄分组,就病因、诱因、用药情况、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病情重、病情复杂、治疗用药矛盾、治疗效果欠佳,诱因中药物性出血用药多为非甾体抗炎药.

    作者:龙晓东;王梓;王锦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00例急性脑损伤临床病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与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等多种原因有关,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电图异常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损伤不同部位与心电图异常表现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发现,动态观察,采取综合性治疗.

    作者:樊继军;马彦;段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