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伊臻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化系疾病的发生、发展,老年消化疾病就成为摆在内科医生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症状、原因、诊断办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作者:谢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类风湿因子(RF)对梅毒抗体检测试验的影响.方法:使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法(RPR)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者进行筛查,并对其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试验,以区分被RF影响产生的RPR假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结果:从1796例血清标本中测出RPR阳性105例,TPPA阳性76例,RF阳性23例,RPR、RF同时阳性20例,TPPA阳性3例,RPR假阳性血清的RF浓度为8IU/L患者有78.9%.结论:RF对RPR的检测产生一定干扰作用, RF对RPR假阳性干扰的低浓度标准为8IU/L,使得部分检测出现假阳性,需要在梅毒诊治过程中对RF的影响加以重视.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39例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3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效果.结果:序贯组患者与静脉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序贯组治疗成本(69.78元)、成本效果比(0.82)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敏感性分析证实成本-效果分析趋势一致.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成本更低,表现出较好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肇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炎止咳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喘及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应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是具有公益职能和市场属性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建立有效的服务模式,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邯郸市第二医院作为一家典型的、历史悠久的二甲医院,笔者将对其实施均等综合效能服务模式的过程进行探讨,克服当今医疗服务的种种弊端,转变早已僵化的医疗传统服务模式,推动开展多年的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发展,创新均等高效的公立医院服务模式,以为更好完善医院的公益职能和市场属性的结合提供借鉴.
作者:杨献忠;高寒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管理日益受到卫生部的重视,有数个技术规范下发,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1].为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我院分别于2009年9月29日、2010年8月30日、2011年9月28日和2012年8月22日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近四年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78例重度痤疮住院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定时定期分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住院的痤疮患者75.58%有焦虑症状,30.23%有抑郁症状.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在痤疮患者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资本的视角建议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潜能,打造满意护士,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周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疾病中一种多见的疾病,是指肛管失去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齿线下移消失,原有生理功能不复存在,故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有效的治疗方法行手术治疗[1].而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在术前就可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大多数患者因恐惧手术而紧张、焦虑,严重者可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2].因此,手术室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外,还应懂得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即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适宜身心状态[3].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时处于佳心理状态.2011年7月-2012年6月,对我院63例住院行混合痔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与同期63例常规组患者相比,效果满意.
作者:施冰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门诊调剂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20例门诊处方调剂差错情况.结果:门诊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差错43例,占35.83%,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差错32例,占26.67%,收费人员录入错误导致差错45例,占37.5%.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是长期的工作,应该加强防范意识.
作者:纳仲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检测试剂盒(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94.4%;观察组治疗前后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检测方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疗效动态监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52例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5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经3-6个月回访,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无关节腔感染及粘连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功能训练指导对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小芳;顾春江;汪玲;张莉敏;丁伟国;陶初华;俞钰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合用氟比洛芬酯在剖宫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ICA),随机均分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于术后2、6、12、24h各时点对两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Ramsay镇静评分法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I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合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临床使用.
作者:李曦;代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积极意义.方法:将社区内孕周满4周至30周的120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采用主动的心理干预,干预组采取系统的孕期心理干预.在产后一周至两周内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结果:干预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 8 33%,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完善母亲角色,提高母婴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玉霞;蒋月昕;许宗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ystatinC 在肝癌中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肝癌发展的影响,可以为肝癌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35例临床原发性肝细胞癌石蜡标本和30例临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CystatinC的表达差异比较.可见,CystatinC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表达.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论;CystatinC的表达情况与肝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关,可能有抑制肝癌进展的作用,为临床上了解、治疗肝癌提供帮助.
作者:林丽琳;苏钦坡;翁剑武;刘彪;王凤;黄秀清;吴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用护理干预来控制老年者的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者分组:调控组、干预组.对调控组中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30例病者展开纯粹的药物控制.对干预组中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30例病者展开纯粹的药物控制+护理干预.结果:无论是服药的落实度,还是生活状况、血压的调节、控制状况,干预组的系列状况均比调控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护理干预来控制老年者的高血压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药物控制好,能使老年高血压者的生活状况得到优化.
作者:陆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及对策,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进行安全合理用药指导与常规性用药,分析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5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34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也能够大限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受到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保护的健康.
作者:浦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浅谈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骨折也就成为老年期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迫使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使骨折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为对现阶段我国小儿外科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外科患儿50例,其需要进行的手术为阑尾切除手术、嵌顿疝复位并内环修补手术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索带切除手术.给予患儿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采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后,50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手术全部成功,并且在术后的回访中并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具有提高手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用药治疗.口服药物组给予2-4天左右的药物进行口服,静脉用药组则主要给予1-3天左右的用药治疗,在治疗一周之后进行随访工作,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用药一周之后,静脉用药组患者在咳嗽的治疗方面要劣于观察组患者,且治疗费用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用药并不能够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增加了抗生素的不合理性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黄愿飞;晏春英;沈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