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华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发生.脑瘫的病因很复杂,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本文介绍了脑瘫的发病情况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
作者:王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针灸推拿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疗法,也是目前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方法.本文探讨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并基于中医养生观,论述了针灸推拿法防治亚健康的作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中医养生观指导中医针灸推拿疗法防治机体亚健康状态的前景.
作者:孙万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是逐年提升,心脑血管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面对众多的降压药物选择,机制需互补,副作用相互抵消为优.
作者:徐伟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能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洪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我院住院抑郁症患者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应用品管圈干预治疗,观察康复治疗效果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经品管圈干预后康复治疗参与患者明显增加,IPROS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住院抑郁症患者能够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姚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途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收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例,感染率为12.85 %,其中下呼吸道部位感染多,占81.25 %,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发生感染占12.54 %,是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绍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轻瘫例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胃轻瘫症状.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将所有4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筛选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86例患者采取石膏固定31例,夹板固定27例,内固定术23例,骨牵引术5例;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1~36d,平均20.8d.所有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强中后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忠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液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患者信息系统中选择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且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发于用药后5-30min.结论:在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应结合患者的体质状况,慎重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各种反应,尽可能地控制不良反应.
作者:蒋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一般老年人患有多种内科疾病,患病时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病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且有些疾病症状不典型,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本文阐述来了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相应的症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防止疾病症状的加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胡春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怀孕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边瑜琳;李玉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护理人员可通过护患间有效的沟通来帮助患者促进和恢复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尊重理解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患者对医疗单位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茹新;姜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丽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长春西丁注射液治疗4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每天15mg疗程14天,并与胞二磷胆碱28例进行对照,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4天对生活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长春西丁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结论:应用长春西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缺损程度,改善生活状态,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陈龙泉;姚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心内科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的46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量表为其进行焦虑状态评估,为发生焦虑障碍者实施对症治疗,分析焦虑障碍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8例有焦虑障碍,发生率为17.3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例好转,好转率87 50%,汉密尔顿量表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症易使患者发生焦虑障碍,阻碍临床治疗,实施抗焦虑治疗,可有效缓解此症状.
作者:周亮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鸡胚模型的发展已有很久的历史,近年随着鸡胚免疫机制的研究,其特殊的免疫系统更为众多医学界学者所发现,大量应用于病毒、肿瘤等医学研究中,为许多新药的药效、肿瘤的促血管生长研究带来不少方便,此文从鸡胚在医学实验中几个领域的应用加以概况,做以下综述.
作者:贺新媛;张桃;杨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综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详细的阐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应用、类型、方法,展望其发展.结论:医学图像分割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满意分割所有图像的分割方法.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对小儿的佝偻病进行预防和诊治.方法:在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1月2日到2013年2月2日之间,共选44例患有小儿佝偻病的婴幼儿,男女比例:23∶21,年龄:3个月到2岁.为初期的佝偻病的有28例小儿,为激期的佝偻病的有16例小儿,将44例患有小儿佝偻病的小儿分班诊疗,班名: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班和对比班的病例数一致.此外,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小儿的病症情况以及年龄、认知情况等均不相上下.对实验班的22例小儿通过维生素AD药物诊治.对对比班的22例小儿通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来诊治.之后,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的佝偻病的诊治情况.结果:效果分三个层次:甲等(即为:很明显)、丙等(即为:一般明显)、乙等(即为:不明显).在实验班中,属于甲等、丙等、乙等的小儿分别有:18、3、1,对应层次的概率:81.82%、13.64%、4.55%.在对比班中,属于甲等、丙等、乙等的小儿分别有:8、9、5,对应层次的概率:36.36%、40.91%、22.73%.实验班和对比班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佝偻病属于可预防的病症,所以要注重预防,在发现佝偻病后,早日就诊,进而使佝偻病的患病率得以降低.
作者:余林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学监护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符合人们对生命健康质量的迫切追求.本文就药学监护的发展和药学监护工作开展的模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药学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傅丽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