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雷丽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以保障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针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相关工作环节展开调查,对可能出现差错的部分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通过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能出现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并加强防范后,该中心在出门与未出门差错发生率上都有显著性降低.结论:通过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除了可以有效降低错误率,还能保障临床的用药安全与有效.

    作者:邢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手术中缝针的管理体会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要求在熟练的操作之余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这对洗手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心脏手术使用的器械种类繁多,一次性物品如沙布缝针亦很多,特别是缝针的种类繁多,除了一次性的板针之外,多的时候使用缝针多达80颗之多.由于心脏手术大部分需在体外循环下实施,时间越短对术后越有益,对缝针进行有效的管理,我手术室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盛冬梅;郎颖;刘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几种常见老年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般老年人患有多种内科疾病,患病时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病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且有些疾病症状不典型,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本文阐述来了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相应的症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防止疾病症状的加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胡春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 2012年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78例临床疗效,观察其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月,平均16月,均骨性愈合.术后患肢功能按Harris评分:优52例,良19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牢固坚强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李惠锡;张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护理工作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溶栓治疗和护理,20例心梗病人临床治愈 18 例、有 1 例出血,1例心律失常,再通率达到 90%,平均住院时间 (7.5±1.3)d.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部分冠脉再通或减少梗死面积,挽救濒死的心肌,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思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及观察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及监护资料,总结治疗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结果:①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易出现单器官功能衰竭(OF)、双器官功能衰竭(DOF)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主要原因为机体严重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也会导致机体环境稳态出现混乱;②加强对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情绪,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的关键.结论:制定科学的抢救方案与护理观察制度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关键措施,应积极推广.

    作者:谭可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某院2011年度27例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到的27例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累及的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虽然低,但后果严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素英;胡娜;于慧;孙维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关键影响因素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全能干细胞特点.近年来,文献报道很多组织可以分化为MSCs,尤其是脐血和骨髓.目前骨髓MSCs研究方法较成熟,但其随着年龄增长分化能力逐渐下降和治疗作用也相应降低.而hUCB-MSCs因其独特的特点如无伦理问题,来源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等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中.目前hUCB-MSCs分离成功率比较低,其培养方法众说纷纭,国际上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本文对hUCB-MSCs的培养方法及关键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郎长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颅脑外伤的护理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虽皆可单独发生,但须警惕其合并存在;其中,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现就从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三个方面,浅谈颅脑外伤的护理.

    作者:唐友芬;郑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7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并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程早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缺血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下肢主干动脉广泛闭塞缺血的方法.方法:2006年8月-2011年10月,我们应用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主干动脉广泛闭塞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5-76岁,平均50.5岁.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6例.全部患者均有夜间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皮温低等慢性缺血性表现.结果:18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血供均明显改善,生活自理.结论:通过动静脉转流术避免了截肢,该术式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远期通畅率高等优点.并且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巨伟;仇晓华;陈为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72例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以不断提高治疗质量,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所有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绝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50例痊愈,20例有效,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可以对消化性溃疡起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不断加大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探讨、研究,改进治疗措施与方法,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马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1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康复出院107例,好转20例,死亡23例.结论:加强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减少病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对照组软接式7号采血针和实验组51/2头皮针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局部淤血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0%,局部淤血率16%.头皮针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率7%.结论: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理想.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所规定的日剂量DDD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药品的消耗比较指标使用药品度(DDDs)进行比较,DUI为药频度和用药的总天数的比值,合理用药规定值应该≤1.结果:本结果表明,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9例(89%),共应用抗生素21种,以头孢他啶的使用率高;联合用药时,主要是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使用较高的7种抗生素中,只有头孢他啶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沈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外科护理中如何巧妙运用语言与患者沟通

    在整体护理模式的结构中,与患者语言沟通占重要位置,但常因语言用词欠妥而使沟通失败.所以增强语言技巧的修养就凸显出来了.现就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称呼的语言技巧,解释病情的语言技巧,劝导的语言技巧,安慰性语言技巧等运用的几点体会作一概述.

    作者:郭姝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门诊护士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门诊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注射器及输液器针头等锐利器械,经常发生针刺伤.而门诊病人的病情各不相同,特别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性传染病的逐年增多,更给临床针刺伤发生后的继发感染增加了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分析针刺伤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防护对策,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腹痛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腹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其多为腹部诸多脏器疾病的共同表现.且大多数的腹痛可能是功能性的或由内科疾病所引起,故又称内科性腹痛.但也不容忽视其中的一小部分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且需紧急作出诊断及处理,否则延误病情对患儿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儿科医师对小儿腹痛具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临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诊断是治疗的依据,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快速性尤为重要.

    作者:黄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重症哮喘共60例,均给予加强龙、氨茶碱静脉给药,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祛痰药物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后病情未见好转,给予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h、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后12h、24h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高青;曹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