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痛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黄强

关键词:小儿腹痛, 诊断与治疗, 分析
摘要:腹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其多为腹部诸多脏器疾病的共同表现.且大多数的腹痛可能是功能性的或由内科疾病所引起,故又称内科性腹痛.但也不容忽视其中的一小部分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且需紧急作出诊断及处理,否则延误病情对患儿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儿科医师对小儿腹痛具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临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诊断是治疗的依据,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快速性尤为重要.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伤CT改变与预后的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病人CT检查所见改变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颅脑外伤病人,深入仔细地研究其CT检查结果所呈示的脑中线移位、颅内血肿量、基底池消失、弥漫性脑肿胀改变状况,按照脑中线移位长度、具体血肿量、基底池消失的平均评分(CES)为患者分组,对比CT改变不同的患者在预后状况方面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的58例病人,共10例死亡.脑中线移位:<5mm者5例,5mm~10mm之间者18例,>10mm者35例,死亡率分别为0.00(0例)、5.56%(1例)、25.71%(9例),>10mm者死亡率比另两组更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肿量:<50ml者41例、50ml~100ml者14例、>100ml者3例,死亡率分别为9.76%(4例)、28.57%(4例)、66.67%(2例),>100ml者的死亡率更高,但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ES评分:<10分者28例,>10分者30例,死亡率分别为0.00(0例)、33.33%(10例),>10分者死亡率更高,且与<10分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外伤病人预后效果与其CT改变中的脑中线移位量、血肿量、CES评分皆有一定差异,但是除CES评分外差异不显著.

    作者:赵宏文;李珊;黄进帮;曾文勇;李春鸿;杨龙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眼部细菌感染治疗中洛美沙星滴眼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眼部细菌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接受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4例接受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膜囊分泌物与角膜溃疡面刮出物中细菌培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学培养显示细菌均彻底清除,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眼部细菌感染治疗中,洛美沙星具有显著局部杀菌能力,可为患处快速吸收,见效较快,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眼部细菌感染佳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发明和输尿镜技术(URS)的发展,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已经转向闭合性微创技术为主.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两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在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中,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组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无显著差异(P>0 05),第一代组PSP评分改善在治疗后第4周末与第二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8周末第二代组的PSP均分改善优于第一代组(P<0.01).结论:两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4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到第8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才出现差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更好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作者:潘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妊高症孕妇100例,对100例患者在围产期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产时护理以及产后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结果:100例孕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未出现妊高症心脏病、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子痫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有2例孕妇出现了产后血液循环衰弱症状,经临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临床处理后得到缓减.孕妇出院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满意95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结论:对妊高症孕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很好的控制产妇的血压水平,降低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顺利的完成分娩,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支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的探索和体会

    社区护理一词源于英文,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根据美国护理协会的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本文针对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作用及其体会.

    作者: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方法:100例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原药瓶、输液器、排气、液体瓶内的残留液计算残留剂量,对照组为护士日常输液流程,实验组为研究人员严格干预下输液流程.两组残留药物平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残留余液平均含量为0.18;实验组为0.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可减少药液的残留.

    作者:李新聪;刘玉春;李白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产儿静脉高营养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在早产儿早期成长发育中,静脉高营养在临床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2例)作为探析对象,将62例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1例作为试验组,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进行静脉高营养;另外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经口喂养或者经鼻喂养.分别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观察,测量两组早产儿每天的身高、体重变化,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等.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早产儿的体重都有增加,试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能接受静脉高营养,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静脉高营养能促进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增加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缩短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的早期生活质量及体质质量是有效的,对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华;吕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监测(QPS)对医院护理管理作用的研究

    QPS监测为质量监管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监测数据为存在的隐患问题防范提供支持.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质量小组会议讨论,制定出整改措施,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李忠;陈晓荣;王静;王韵萍;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底动脉硬化进展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单位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进展情况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10年~2013年我单位离退休干部参加年度体检为眼底动脉硬化的共538人,年龄≧60岁,以此为总样本分为两组连续观察4年进行分析,第一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组,共377人,第二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控制不满意组,共161人.结果:第一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35例,占第一组9.28%,第二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98例,占第二组60.87%.结论:长期保持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可降低眼底动脉硬化进展程度,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作者:高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核查措施在血源科各环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核查措施在血源招募,初筛,血液采集各环节中的应用,保证血液质量,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核查措施在实施前的人员培训,在招募,初筛,采血过程中的各环节认真核查. 结果:在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728名献血者在招募,初筛,采血过程中的身份核查,物料核查,血液采集,标本留样,献血证发放,标本交接各环节核查.通过核查措施的落实,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间采集血液相比,血液采集各环节都有效的避免了各种人为差错,并取得显著成效.结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教育,各个工作环节均按照规定进行核对,减少人为差错,已取得显著成效,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病人用血安全.

    作者:梁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外营养支持的风险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在监护室急性胰腺炎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3-2013.2在本院监护室治疗的76例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系统护理情况,记录体重变化、支持时间、各项血常规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体重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较少.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性护理,可帮组患者更好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美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重症哮喘共60例,均给予加强龙、氨茶碱静脉给药,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祛痰药物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后病情未见好转,给予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h、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后12h、24h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高青;曹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以糖尿病(DiabetesMettitus,DM)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1],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y, DN)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死亡者占DM的27%-3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DM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国内已达16.8%-23.48%,而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DN的发病率为 20%-40%[3].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统计资料也发现DN所致ESRD的比例达15%左右[4], DN所致的ESRD患者需要长期的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在此期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DN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护理同仁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现将DN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些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1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康复出院107例,好转20例,死亡23例.结论:加强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减少病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分娩和引产证实胎儿畸形的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产妇在分娩之前的B超诊断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出有22例为胎儿畸形,漏诊1例,诊断率为95.0%,有14例为神经管畸形胎儿,诊断率为86.7%,有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率为100.0%.结论:B超诊断胎儿畸形具有安全性、准确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2年12月西药处方400份,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合理用药15分,不合理用药率3.7%.其中药物间相互拮抗5份,选择药物不当3份,用法用量不当3份,无感染诊断使用抗生素2份,重复用药2份.多因素回归显示药费、年龄和使用药物种数为影响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比率比较低,多为药物间相互拮抗引起,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作者:卢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7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并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程早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急性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4名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霞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了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率为12.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有效的改善咽痒、咳痰、气急等症状,疗效显著,另外远期疗效十分显著,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建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