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姚建良

关键词:加味小柴胡汤, 咳嗽变异型哮喘,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了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率为12.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有效的改善咽痒、咳痰、气急等症状,疗效显著,另外远期疗效十分显著,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课稿

    说课程即是对某一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阐述课程的本质特点,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手段的改进.笔者针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及课程特色五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骨折8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骨折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骨折的临床疗效,促进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取得患者良好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苗;张楠;张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研究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临终关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临终关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临终关怀治疗;结果:临终关怀组优良率(62.5%)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37.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行临终关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闫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

    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针对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护理风险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护理技能十分重要,其影响着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蒋芳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用护理干预来控制老年者的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者分组:调控组、干预组.对调控组中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30例病者展开纯粹的药物控制.对干预组中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30例病者展开纯粹的药物控制+护理干预.结果:无论是服药的落实度,还是生活状况、血压的调节、控制状况,干预组的系列状况均比调控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护理干预来控制老年者的高血压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药物控制好,能使老年高血压者的生活状况得到优化.

    作者:陆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外科护理中如何巧妙运用语言与患者沟通

    在整体护理模式的结构中,与患者语言沟通占重要位置,但常因语言用词欠妥而使沟通失败.所以增强语言技巧的修养就凸显出来了.现就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称呼的语言技巧,解释病情的语言技巧,劝导的语言技巧,安慰性语言技巧等运用的几点体会作一概述.

    作者:郭姝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藻酸盐敷料在肛周脓肿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011%利凡诺尔纱布条湿敷,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d、对照组29d,P<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的愈合.

    作者:何晓红;李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幼儿先心病术后乳酸水平监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幼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液乳酸的变化情况,探讨乳酸监测在幼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200例,应用两种分组方法,对患儿体外循环转流停止、术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血液乳酸水平进行监测,观察血液乳酸水平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各时段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单疾病组各时段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复杂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乳酸水平可反映组织缺氧情况、疾病严重性及预后情况,术后早期监测乳酸水平,尽早发现循环衰竭,休克和其他脏器损害的存在,可早期进行治疗,纠正组织缺氧状态,从而防治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李倩倩;拜合提亚尔;李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60min内完全恢复.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5月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肝部分切除术、B组胆总管切开术.结果:70例得到随访,随访1~4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明显比胆总管切开患者好,结石残留率以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时,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明显高于胆总管切开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廖继云;刘邻;雷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盐酸哌替啶与山莨菪碱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哌替啶和山莨菪碱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阴道分娩、精神紧张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临产后(宫口开大2~3cm)采用镇痛泵皮下泵入盐酸哌替啶(用生理盐水配制,浓度100mg/10ml),按1ml/h泵入,同时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mg;对照组临产后仅采用盐酸哌替啶(用生理盐水配制,浓度100mg/10ml),按1ml/h泵入. 结果:实验组50例中,用药至宫口开全时间为(350±31.0)min45例,占90%,(460±62.0)min38例,占76%.对照组(350±31.0)min2222例,占44%,(460±62.0)min12例,占24%,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替啶配伍山莨菪碱能有效调节产妇的紧张情绪,使产程缩短,而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洁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并观察CT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在符合率方面非常高,并且经过CT扫描后,对60例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了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CT技术在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江丹琴;王君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方案优选研究

    目的:分析多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求有疗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把168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四组.A组为43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治汤;B组为38例,内服西药消炎痛、双嘧啶胺醇、卡马西平;C组36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汤加本药消炎痛、双嘧啶胺醇、卡马西平;D组41例,内服中药四重金钩汤配以中医针灸治疗.结果:A、B两组与C、D两组的有效率有显著的差异,A与B、C与D组没有显著差异;A、B、C、D四组间在治疗以后的疼痛减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A组3例、D组2例用药次日出现腹泻,经采取饭后量少多次服用方法后得以缓解.B组9例、C组8例出现饮食不佳、头晕等轻微症状,各有3例恶心、反酸的症状结论:中西药结合、中药加针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得以确认,在治疗的方案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药加针灸治疗的方案在安全性上更高一筹,证明此治疗方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佳方法.

    作者:刘海(女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抑制骨髓引起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毒副反应.因此,科学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保证.

    作者:解彤彤;阚翠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3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患者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2例(131眼),术后第一周佳矫正视力≥0.5 的有31 眼,占23%,佳矫正视力0.3~0.5的有85眼,占65%,脱残率为88%,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的有15 眼, 占12%.结论: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会有缺陷,对其所致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监测,是产品安全有效的保证.使用者对不良事件的搜集和报告则是监测的基础环节.应加强监管,健全机构、专人负责,宣传培训、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奖惩分明.

    作者:蔡君玲;汪红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红外止咳贴佐治小儿肺炎及临床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考察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方法:选择76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常规的抗感染和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和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持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来手术器械在医院的消毒管理

    随着医学工程学的交叉,骨科植入性手术、关节镜手术等得到广泛开展.此类手术必须使用一些特殊器械,这类器械针对性强,价格昂贵,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而采取租用的方式.由于这类器械在各医院之间流动频繁,使用频率高,而使用后器械处理常常不规范,致使清洗质量得不到保证,医院感染隐患较大.如何控制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消毒灭菌质量,已成为医疗界的难题.卫生部发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已明确规定此类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作者:马荷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常见的疾病,由于其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性小动脉痉挛,因此,易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损害,并发症会涉及脑、心、肝、肾及胎盘,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本文综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及治疗原则,以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马志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深静脉置管是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1].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静脉高营养、外周静脉损伤、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及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抢救等.但因留置时间长,是一种创伤性治疗[2], 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因此,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显重要,这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吴英林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