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玲;汪红志
药学监护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符合人们对生命健康质量的迫切追求.本文就药学监护的发展和药学监护工作开展的模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药学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傅丽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整个肛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占87.3%,且多发于成年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其是痔出血,对人体危害较大,严重者可造成重度失血性贫血.因此,针对痔出血,我科应用咖啡酸片治疗肛门疾病患者88例,取得理想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开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实施社区护理,使糖尿病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采用电话指导,发放宣传资料,运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血糖监测.通过实施社区护理使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增强生活信心.10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高.
作者:林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房缺失后,社会人群以及患者人群对乳房重建的态度,了解人们对乳房疾病及修复技术的认识及疑虑,让医生更好与患者沟通,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发出问卷共560份,通过百分比构成法对560份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被调查者中,支持进行乳房重建的占92.36%,而在不支持者当中多出于对手术风险、效果及对技术方法不了解,且经医生详细介绍后仍选择不支持的达66.5%;患者支持率为33.5%,其中手术风险为主要的反对因素.结论:社会人群对患者乳房术后重建态度是积极的,但与患者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值得我们深思.同时结果也反映获得的有关信息不足,也对当今医疗持一定怀疑态度,医务工作者,政府部门应加强宣教工作.
作者:冀航;王肃生;梁刚;侯春;廖结容;罗嘉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降压汤降压疗效以及对LVH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人,A组给予降压汤200ml,次/d,B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1次/d,C组降压汤联合苯那普利,总疗程12周.每周门诊监测血压1次;采用SONOS-4500型超声心动仪,测定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睡眠、头晕头疼、耳鸣、面赤潮红等)改善.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指标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血压,A组、B组与C组比较:C组降压明显(P<0.05),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其中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明显 (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A组与C组明显优于B组(P<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降压汤能明显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左室肥厚,与苯那普利药物相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在改善患者睡眠、头晕头疼、耳鸣、面赤潮红等症状方面降压汤明显优于苯那普利,降压汤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征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收治疗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8岁56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发病年龄、发病例数以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较多,比例为5.2∶1,随着患儿的年龄的增装发病例数也随之增高,其中有例患者为14~18岁, 例患者为8~13岁.病症类型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占89.3 %,胃溃疡3例,占5.4%,其他溃疡共有3例,占5 4%.患者在就诊时有脐周、上腹以及部位不固定的疼痛44例,没有出现腹痛的12例,幽门梗阻有5例,并发出血5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抑酸治疗后出血症状消失,症状逐渐缓解后康复出院. 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无节律性无周期性腹痛,且容易并发幽门梗阻及出血,胃镜仍然是临床确诊的主要手段,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抑酸治疗.
作者:李发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现代社会中预防高血压病应从青少年、壮年就开始.有资料表明,发现高血压病病人在饮食、用药和监测等方面自我管理较欠缺,血压控制不理想,终导致死亡或致残.通过全面、系统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共同行动,以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使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病人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认知,监测血压,加服降压的药物、改善不均衡的饮食习惯、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正确的时间有规律的量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保持比较平稳的血压.因此,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高血压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个完整的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临床应用较广泛,小儿因为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多,相互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输液时不影响患儿保暖和肢体活动,所以小儿输液时,大多选择头皮静脉.抢救危重患儿时关健的一步就是及时保证静脉穿刺成功,才能尽早使用药物抢救患儿生命,因小儿静脉穿刺困难同时也影响到护患关系,医护质量,及患儿的康复,因此如何做到儿科穿刺一次成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周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R 后脱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1200例行THR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THR 患者中仅5例术后发生人工假体脱位,且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3例采用手法复位,2例行翻修术.结论:THR早期脱位强调以预防为主,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手术技巧,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全面的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人工关节脱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据资料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半数.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频谱治疗仪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治疗组再此基础上采用频谱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论:治疗组采用频谱照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作者:向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急性发作时病情凶险,若急救不及时,则可导致较高病死率或致残率.在抢救过程中,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为了排除护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提高急救护理的整体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医护人员应学习和掌握抢救技能,制定护理策略.本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姜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即入院前实施过院前急救;对照组55例,入院前未采取任何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转运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有效转运时间更短为(0.95±0.13)(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89.45%)明显高于对照组(69.73%)(P<0.05);研究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前急救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并能使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黄耀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胶体治疗和血管升压药对急诊剖腹产手术低血压治疗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1月以来收治的60例急诊剖腹产手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血压下降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压下降率(60.0%),两者间的差距相比较(х2=2.425,P=0.037<0.05).结论:乳酸林格氏液等晶体液对急诊剖腹产手术低血压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参芪升阳补血胶囊,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肖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3月份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常规护理以及治疗的基础上落实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肢体恢复结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徐金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开创以气、血、痰、郁、火立论辨治杂病之说,多为后世取法遵从,越鞠丸即是后世医家为推崇而喜用的有效方剂.丹溪治病,以痰为重,诸病多因痰而生.因此,探讨朱丹溪治痰思想,是研究其整个杂病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细读<丹溪心法>、<金匮钩玄>、<格致余论>等文献,亦发现丹溪善治杂病,更重治痰.本文分析了其治痰思想及临证方药经验,以备临证参考.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应用中的护理措施.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云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以此来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荔枝核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为指标综合考察提取时间、回流时间以及乙醇的用量与浓度,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荔枝核皂苷的提取工艺为A3B3C3D2为佳提取工艺.结论:采取正交实验提取荔枝核中的总皂苷,然后通过比色法对荔枝核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此来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由于荔枝核总皂苷可起到有效的降糖功能,因此提高提取工艺可促进荔枝核总皂苷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电子胃镜病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相关性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组成研究者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一祥;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