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琴
目的:探讨生化质量控制的要点以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加强管理.结果:通过对生化检验各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生化质量,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只有加强生化检验过程中每个质量控制的要点,才能保证结果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服务于临床医生和患者.
作者:吴凤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5月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肝部分切除术、B组胆总管切开术.结果:70例得到随访,随访1~4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明显比胆总管切开患者好,结石残留率以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时,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明显高于胆总管切开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廖继云;刘邻;雷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0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712例,随机平均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效果.结论: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照组平均得分2.1分,观察组平均得分4.3分;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以后的外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波;史娟;马昌丽;傅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轻瘫例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胃轻瘫症状.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将所有4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58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半年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2.76显著高于%)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30.60%),观察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69%)两组患儿优良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上疗效优于酮替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显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相关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8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除3例死亡,2例转院治疗外,其余75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配合精心、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持患者生命和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方便、经济、实用的营养疗法.
作者:朱怡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综合阐述医学图像配准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主要方法.方法:阅读国内外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相关权威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类型、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融合的前提,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及人类健康,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张海英;王为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的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饮食尤为重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有效、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玉平;王桂香;梁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特点、方法、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经验进行比较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尽量降低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风险性,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接收的114例实施临床麻醉的患者,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其中行全身麻醉的45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室性早搏症状;69例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也仅有1例患者没有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没有因为麻醉原因在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结论:高龄患者因其身体机能比较特殊,在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都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让高龄患者都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建超;吴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推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及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总结分析术前、术中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2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6-24 h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左右出院.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及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优点.细致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春丽;何雪莲;张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作为血液净化中心领头羊的护士长能力提升对所在专科单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数年的工作体验进行阐述和总结以及专科单元各种满意度调查为依据. 结果:通过系列途径培养和提升后,有效的促进了护士长管理能力及其所带领团队的成熟成长,护理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对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控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成本低,效果肯定.
作者:付玉珍;郭海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50±5.2)岁,排除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将上述48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7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郝荣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护士在面临护患纠纷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提出了对护士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提升护士在处理纠纷时的应激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尽可能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何明亮;李倩;庄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26例,占68.42%;显效及有效9例,占23.68%;无效3例,占7.89%;试验组41例患者痊愈36例,占87.80%;显效及有效4例,占9.76%;无效1例,占2.44%,总有效率达97.56%.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分析痊愈率有差异.结论: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能明显改善蛇丹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失眠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易入睡或易于觉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近应用耳尖放血疗法配合针刺治疗中医辨证属虚中加实证的失眠患者59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资料治疗后痊愈8例(26.7%),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失败6例(20%),总有效率为80.0%.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妇泌乳和子宫收缩采用产后按摩的对其影响.方法: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当中对60例采用传统分娩护理,实验组在传统分娩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按摩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组产妇的子宫收缩以及产后泌乳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要比对照组的始动时间明显要早,产妇的三天后的泌乳充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产妇产后三天后子宫的收缩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的产后护理采用初期子宫和乳房按摩可以使泌乳的始动时间缩短,使其泌乳量明显增加,产妇子宫收缩情况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常学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原因及进行有效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胎膜早破120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定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发生羊水污染6人(5%),新生儿窒息3人(2.5%),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