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分析

廖继云;刘邻;雷欣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手术,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5月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肝部分切除术、B组胆总管切开术.结果:70例得到随访,随访1~4年,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明显比胆总管切开患者好,结石残留率以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时,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明显高于胆总管切开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产后出血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100例产后出血护理过程,探究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出血护理的10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影响产妇出血的因素,并通过产前预防、产时监测和产后护理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概率,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影响孕妇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凝血障碍等,同时通过护理,孕妇产后出血状况有效改善(79%);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是提高孕妇生产质量的主要环节,进而降低孕妇的死亡率.

    作者:杨汝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女妊娠期常见症状的护理指导

    怀孕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边瑜琳;李玉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并发切口脂肪液化35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结果:35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6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21天.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间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针对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预见,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何军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科手术应用瑞芬太尼与常规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探讨骨科手术中采用常规方法与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需行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常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有效率,总结两种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对比两组研究结果,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瑞芬太尼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在94 00%,常规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为75.00%,瑞芬太尼组麻醉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麻醉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相比,瑞芬太尼组手术镇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瑞芬太尼作为麻醉剂应用于骨科手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术后患者清醒时间较短,减少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骨科手术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葛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非老年AP组为对照,初步分析老年AP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等特点.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次数明显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提高;肺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Apache-Ⅱ评分≥8以上的发生率明显提高;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两项评分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致病因素中,胆源性因素均居第一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ERCP手术居第二位,对照组酒精性因素居第二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特点主要为:复发次数少;以胆源性和ERCP术后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发症多,病情较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杨森;赖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女性常见性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MPC是子宫颈的一种炎症.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多,由性病病原体引起的MPC也逐渐增多,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本文探讨了性病的危害性,以及常见病的来源,提出了预防性病的对策.

    作者:薄其安;赵敬媛;刘明刚;刘宇松;刘洋;崔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隆鼻术中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ePTFE隆鼻手术中发生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进行ePTFE隆鼻手术的42例资料,手术前后采取一系列预防感染措施的21例为观察组,未采取这一措施的21例为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统计两组资料的感染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秀者14例,良好6例,较差1例,总优良率为95 2%,对照组优秀者10例,良好8例,较差3例,总优良率为85.7%,两组手术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患者手术后感染率为4.8%(1/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TFE隆鼻手术中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后的预防感染措施,对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喘息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吕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纠纷现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不断地在变化,护理纠纷和医疗纠纷正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眼球中,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诊疗时间短、风险性大、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急诊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40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纱布条填塞宫腔.结果:4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切除子宫.结论;宫腔纱布填塞易掌握,值得基层产科医师参考.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并对X线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出现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同时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痰检、常规检查,配合X线检查确定终检查结果,并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X线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误诊可能性,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X线检查非典型性肺结核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上述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经过痰检结果表明,52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阳性,26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阴性.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病灶部位位于肺右上叶、右中叶外侧、右中叶内侧位置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为80%左右;患者的病灶部位左上叶前段以及后段、左后基底以及左外基底诊断正确率高,为100%;X线总诊断正确率为91.03%.结论:X线诊断结果和终确诊结果具有正相关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征的掌握与充分研究,同时经常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结果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误诊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X线诊断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准确率.

    作者:平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月经失调、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月经失调、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8例月经失调、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服用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月经失调、痛经患者给予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造成整形美容手术效果不理想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通过对整形美容手术后效果不理想的临床表现的分析,找出其主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患者手术期望值要求极高、过分挑剔等.而客观因素主要是由于术前手术设计出现偏差、手术操作不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出现不可预知的医疗问题等.本文针对浅谈造成整形美容手术效果不理想的主客观因素不仅从提高专业医师、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合理有序地安排手术等常规方面着手,还提出要加强整形美容外科医护人员的医学心理学教育,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作者:黄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

    糖尿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的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饮食尤为重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有效、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玉平;王桂香;梁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学监护发展与模式分析

    药学监护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符合人们对生命健康质量的迫切追求.本文就药学监护的发展和药学监护工作开展的模式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药学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傅丽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247位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124位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治疗组的123位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持续四周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89.3%,改善心电图情况的有效率为74.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78.2%,改善心电图情况的有效率为66.2%,治疗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不是很明显.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張跃民;朱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血细胞检验是指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不但为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因此,血常规检测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防止临床诊疗中出现误诊及漏诊,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作者:昝立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1疗程,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50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单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7%,对照组有效率6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作者:孙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烫伤患儿创面多重联合治疗一例

    患者,女,1+岁,因全身多处开水烫伤1天,在当地卫生院救治后病情未见好转遂转入我院,查体:T39.0 ℃ P155次/分 R48次/分 SPO2 90% 急性面容,神萎,烦躁,哭闹较正常弱,全身皮肤组织可见多处大面积烫伤,表皮脱落,红白相间并部分灰白,头颈部、四肢、躯干总烫伤面积40% (深Ⅱ°-Ⅲ°重度) .烫伤后因家属未及时将患儿衣物脱下,故致创面烫伤面积大,尤以躯干、四肢、臀部为重.

    作者:李伊熙;但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采用甲基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总结其相关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该组患者中共完全缓解19例,占63.33%,部分缓解8例,占26.67%,无效3例,占10.00%,总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90.00%.结果可见,经治疗后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无效人数,高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双冲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采用系统化护理,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根本上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张朝霞;崔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