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神经内科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相关经验

朱怡芳

关键词:神经内科, 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经验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内科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相关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8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除3例死亡,2例转院治疗外,其余75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配合精心、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持患者生命和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方便、经济、实用的营养疗法.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0例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原发病治疗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组的50例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并化验患者的血和尿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复查发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这方面,具有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益气养阴、治疗心律失常等功效,并且在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洁;张新军;阿巴白克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4月到2012年6月诊治的128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综合性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潘立酮、莫沙必利、抗抑郁药、镇静剂及中药制剂的治疗.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方法,128例患者中显效9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绪障碍有关,临床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治愈率高.

    作者:周世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4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4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45例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减慢,血气分析结果改善,另有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胀、面部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无创呼吸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苪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72例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以不断提高治疗质量,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所有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绝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50例痊愈,20例有效,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可以对消化性溃疡起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不断加大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探讨、研究,改进治疗措施与方法,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马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类风湿因子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类风湿因子(RF)对梅毒抗体检测试验的影响.方法:使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法(RPR)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者进行筛查,并对其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试验,以区分被RF影响产生的RPR假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结果:从1796例血清标本中测出RPR阳性105例,TPPA阳性76例,RF阳性23例,RPR、RF同时阳性20例,TPPA阳性3例,RPR假阳性血清的RF浓度为8IU/L患者有78.9%.结论:RF对RPR的检测产生一定干扰作用, RF对RPR假阳性干扰的低浓度标准为8IU/L,使得部分检测出现假阳性,需要在梅毒诊治过程中对RF的影响加以重视.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了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 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 45%; 2例治疗失败而行全了宫切除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娠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了宫切除.

    作者:谢文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住院健康教育

    糖尿病(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加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对减轻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王连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60min内完全恢复.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对血透患者做好专业护理和心理护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科学护理知识做好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积极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结论:血液净化对肾脏起到一个替代的作用,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排除体内毒素;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宋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牙颌套加中药凝胶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牙齿敏感症是一种牙齿受到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和机械(刷牙.咬硬东西)刺激时感觉酸软疼痛的症状,是牙体上牙本质刺激后产生的一过性激发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即可消失,这类病人如稍遇冷风刺激(即使是一般能耐受的温度)也非常敏感,患者常诉说冷也不行,热也不行,更是怕甜,怕酸,进食困难,该病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病共有的症状,它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牙颌套加中药凝胶治疗牙齿敏感症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淑梅;候燕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治疗中氢氧化钙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治疗中氢氧化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对于治疗年轻恒磨牙牙髓炎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自明;叶波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其中33例患者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另外7例患者进行半月板全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1.3±8.1分,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6.4,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保留患者半月板良好生理功能以及形态,显著降低患者膝骨关节炎的发生,该方法对患者损伤小,治疗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黄维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病死率 10%~13%[1].近年来AMI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地提高,AMI 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其中对AMI病人的护理,从急性期到康复期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现将有关AMI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但目前农村体育教师还存在着学历偏低、数量不足、观念陈旧、道德意识不强、知识和技能欠缺、科研意识单薄等素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理念、专业技能和知识素质;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张恩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用于尖锐湿疣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中心进行尖锐湿疣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全部患者采取MUC-3多功能微波手术器进行治疗,手术完成24小时后,对照组患者于浓度达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坐浴,观察组患者采用聚维酮碘软膏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7例患者痊愈,占全部患者的74%,10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0%,3例患者病情复发,占6%,治疗有效率为74%.治疗组47例患者痊愈,占全部患者的94%,3例患者发生感染,占6%,没有患者病情复发,治疗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微波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进程,使患者的复发率和感染率获得有效降低,从而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出现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急救护理;B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结果:B组患者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救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住院接受救治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 2012年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78例临床疗效,观察其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月,平均16月,均骨性愈合.术后患肢功能按Harris评分:优52例,良19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牢固坚强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李惠锡;张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索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方案,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饮食护理疗法,观看护理效果.结果:对饮食疗法护理满意患者43例,尚可患者17例,不满意患者3例,总满意率为95.16%.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饮食疗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糖尿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孟霞;戚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研究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临终关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临终关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临终关怀治疗;结果:临终关怀组优良率(62.5%)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37.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行临终关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闫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