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峥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妇产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钟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妇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接收的妇科实施腹腔镜患者228例,排除其他重大脏器疾病及基础性疾病患者,对她们在围手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实施腹腔镜手术的228例患者,通过对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科学、规范护理后,让手术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延平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现况,分析有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一所学校、一家企业和一个乡镇20~60岁的教师、企业职工和农村居民各12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延平区居民具有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8.61%.老师健康素养依次高于企业职工、农村居民,其原因与文化程度构成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也越高.结论:由于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不同,今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传播方法,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徐良珍;周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情况,分析影响其增补叶酸的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方法:对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30例农村孕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采用自制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叶酸的知晓率为70%(91/130),对叶酸功能知晓率为61.54%(80/130);正确按时服用叶酸率57.69%(75/130);低龄和高龄、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对叶酸的认知度低.结论: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不够,应给予针对性宣教,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焦开琼;刘治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接收并诊断为胆结石患者118例,按其完全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分别实施上述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案,观察患者术中状况及术后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而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情轻(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儿轻.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及正确护理方式,为提高患者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临床有效预防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措施以及正确护理方法.结果: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中大部分均具有相关过敏史,且过敏性鼻炎以及哮喘疾病所占比例较高.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患者与其使用造影剂种类及注射方法无关,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抗过敏以及抗休克治疗后,所有患者过敏相关临床反应均消失,未出现死亡现象,临床治愈率为100.00%.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前应尽量了解患者相关病史,排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患者,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提高临床抢救护理效果.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不同剂型的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的药物配伍.方法:将注射用奥硝唑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分别进行药物配伍.结果: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联合使用时,输液管及茂菲氏滴管内有乳白色絮状物及白色沉淀,而奥硝唑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联合使用时无此现象.结论: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配伍比较稳定.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液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患者信息系统中选择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且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发于用药后5-30min.结论:在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应结合患者的体质状况,慎重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各种反应,尽可能地控制不良反应.
作者:蒋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全能干细胞特点.近年来,文献报道很多组织可以分化为MSCs,尤其是脐血和骨髓.目前骨髓MSCs研究方法较成熟,但其随着年龄增长分化能力逐渐下降和治疗作用也相应降低.而hUCB-MSCs因其独特的特点如无伦理问题,来源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等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中.目前hUCB-MSCs分离成功率比较低,其培养方法众说纷纭,国际上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本文对hUCB-MSCs的培养方法及关键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郎长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根据基层医院偏远、医疗专业水平欠佳、经济条件差,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这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在住院天数上,观察组为(30.45±3.85)d,对照组为(42.37±5.51)d;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为(2781.5±23.5)d,对照组为(3089.7±35.5)d;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上,观察组为(88.5±3.5)分,对照组为(71.7±5.1)分.经过以上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高效,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魏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CRP,cTnI,CK-MB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稳定性心绞痛且接受PCI治疗患者100名,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50人.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7天分别采静脉血检测CRP,cTnI,CK-MB指标变化,并在术前,术后30天分别观察肝功能(ALT)指标.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续贯治疗,能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
作者:甄利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60例单纯子宫肌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两组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比较两组的护理实施效果,分组情况为每一组30例,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根据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住院天数和总费用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主要体现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倪海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以及LC的其他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注意事项.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急性胆囊炎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进行该手术患者手术成功75例.进行胆囊分离时出现破裂情况有5例,插管引流患者有3例,且全部在手术结束后一天内取出.手术一般在5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结束,手术平均耗时73分钟.我科收治80名患者皆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较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不大.但该手术容易发生胆管破裂等并发症,严谨仔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进行B超检查、确定适应症等都可以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钱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是以抢救心血管外科重症为主的治疗体系,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且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临床风险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心血管外科重症室护理风险事件常见种类、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心血管外科重症室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护理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6例胎膜早破患者经精心治疗以及护理后,足月分娩31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14例;51例患者经期待疗法保胎至37周-40周分娩,胎儿均顺利产出,其中经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31例;另外,4例患者不幸提前终止妊娠.新生儿84例均健康生长,无死亡或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为下生殖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保胎以及胎儿的顺利生产十分重要.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差异.方法:选择全麻开胸患者38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间的镇痛及躁动情况;术后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时SBP、DBP、HR均有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D组SBP、DBP、HR相对稳定,而F组却明显升高(P<0.05),5min后两组趋于稳定.D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上明显短于F组,D组术后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相对与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更有优势.
作者:赵彦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我院15例肠外瘘患者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方法:15例肠外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同时,分别在肠外瘘的不同时期给予阶段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均治愈,自愈11例,手术治疗4例,住院时间35天~72天.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时间7~18d,平均10土3.6d;肠外营养支持(PN)+肠内营养支持(EN)3~8d,平均5土1.2d;全内营养支持(TEN) 14~43d,平均20土8.6d.结论:对肠外瘘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间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推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及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总结分析术前、术中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2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6-24 h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左右出院.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及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优点.细致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春丽;何雪莲;张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促进慢性胃肠道患者转化不良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对药物治疗积极的配合,进而达到一种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和心理评估,拟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通过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黄月云;臧娴;李刘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