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钦;王宝云;胡鹏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剖宫产妇进行优质护理(优质组),观察并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产后产妇下床活动的时间、初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进行术后48小时的疼痛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与普通护理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48 小时疼痛评分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初乳时间被推迟.结论:临床上为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其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灿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生活方式的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通过对我科96例患者(男70例,女26例)的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到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疾病的预防和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84例患者,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方法,观察并发症及随访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发生胆漏、腹痛、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者23例(25.00%),而对照组发生呕吐、胆漏等并发症27例(29.35 %),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护理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护理之中,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均对于并发症的影响相同,但循证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躯体健康效果明显,而个性化护理更侧重于解除患者的情感障碍.
作者:龚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R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发现,护理干预后患者SR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优质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患者睡眠质量,调整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萍;朱祥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取针灸分期疗法,其中急性期针灸患者52例,静止期针灸患者45例,恢复期针灸患者41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急性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针灸患者(P<0.05),静止期针灸患者与恢复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介入时间因为发病的早期(即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周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万洁;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门诊应用美宝疮疡贴治疗小面积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54例小面积烧伤感染创面全程规范应用美宝疮疡贴,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54例病人均治愈,未植皮,无功能障碍.结论:美宝疮疡贴有利于小面积烧伤感染创面的愈合,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显著.
作者:许兴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调节透析液的温度与钠浓度对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透析过程中发生症状性低血压次数超过75%的患者30例,分别接受低温高钠、常温高钠、常温标准透析各10次共900台次,监测患者发生低血压次数及平均动脉压.结果:低温高钠组与常温高钠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与常温标准组平均动脉压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高钠组发生低血压人次数显著低于常温标准组 (P<0.01).结论:低温高钠透析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一种方便、有效、经济的预防措施.
作者:杜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通过利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8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实验治疗组在给予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基础上,外加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经过治疗,连续观察两组患者的瘤体缩小情况、栓塞综合征以及患者体内甲胎蛋白的情况.结果:相比较两组患者的瘤体缩小情况无明显差异,实验治疗组患者的栓塞综合征治疗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实验治疗组患者的甲胎蛋白下降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术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病痛延长生存期,而且能有效的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的.
作者:米热阿依·麦麦提热依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6例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总结其应用体会.结果:46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9.7%.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玉芬;沈献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刘启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以及LC的其他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注意事项.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急性胆囊炎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进行该手术患者手术成功75例.进行胆囊分离时出现破裂情况有5例,插管引流患者有3例,且全部在手术结束后一天内取出.手术一般在5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结束,手术平均耗时73分钟.我科收治80名患者皆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较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不大.但该手术容易发生胆管破裂等并发症,严谨仔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进行B超检查、确定适应症等都可以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钱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硬腺炎(SAP)的临床观察要点、方法和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科62例SAP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情况.结果: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57例痊愈出院,5例因年龄大、病情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SAP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经过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落实,疗效满意.
作者:饶慧燕;敖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指发生中风以后所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脑卒中后康复训练是综合协调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利用疗养院优势,运用康复综合手段对30例脑中风后遗症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许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37例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对比采用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2例的病例资料,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2%,两组并发症情况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好,手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廷旭;薛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013近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638例标本进行培养药敏检测.结果:638例中解脲脲原体感染267例占41.8%(其中单独Uu感染217例占34.0%,混合50例占7.8%.)药敏结果显示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有高敏感,而对喹诺酮敏感性低.结论:Uu是生殖道的主要感染菌.Uu对不同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高敏感.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作者:杨伟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VSD治疗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均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体温、血象正常,伤口局部无窦道,无感染.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及轻体力劳动不受限.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效地解决了软组织缺损的难题,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及时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先惠;余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病例共120例,对其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学检出率为90.83%, 其中革兰阴性菌株(G-)占 72.16%,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主要病原菌,占60.2%.革兰阳性菌株(G+)占25.77%.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0.34% 和10.35%.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在 30%以上的是氨苄青霉素 55%,培氟沙星37%,复方新诺明40%和阿莫西林/棒酸52%;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普遍较高,在 50% 以上的是青霉素c74%,头孢唑啉 75%, 复方新诺明 76%,红霉素73%,氨苄青霉素 51%,阿莫西林/ 棒酸52%, 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50%.粪肠球菌体外耐药试验主要表现为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 50%)耐药.结论:T2DM的存在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易于被病原菌侵袭和繁殖,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故应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的检测, 对控制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牟晓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