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例分娩致阴道血肿的护理体会

关冰蕾

关键词:分娩, 阴道血肿,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血肿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生的6例阴道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保护会阴技术及缝合技术,是预防血肿的关键.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4例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在我院接受扁桃体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观看其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出血1例,术后24h出血1例,术后4d-6d出血为3例;61例符合WHO 0级疼痛标准(无痛或稍感不适),占95.3%;3例为I级疼痛标准(轻度疼痛)占4.7%.术后感染1例;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在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利;吴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1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对照组7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结果: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能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其中治疗组的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有效率(77.2%).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但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艾来提·吐拉甫;丽克孜·赛夫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脑CT值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通过CT值检测,指导临床制订适合的微创治疗方案,降低巨大血肿的病死率.方法:病例来源于患者86例,按实际手术的时间分成0~3小时组,3~6小时组及6小时以上组进行对比.应用美国GE公司F-Ⅱ多层螺旋CT机进行头颅扫描,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层厚10mm,间距10mm,一般扫描10~12个层面.根据血肿大小及密度变化, 进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其近期疗效,确定适合的穿刺时机,以期为临床提供客观化指标,观察3个月后ADL指数评分,判定其远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0~3小时组64.0%,3~6小时组88.0%,6小时以上组50.0%.结论 CT值作为客观化指标,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中起到重要地位,结合发病时间,可以确定佳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潘宝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肾活检病理检查的应用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某院2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肾脏病人进行肾活检,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总结分析.结果:肾脏病病理与临床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结论:肾活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远霞;曹家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目的:综合阐述医学图像配准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主要方法.方法:阅读国内外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相关权威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类型、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融合的前提,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作用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现代社会中预防高血压病应从青少年、壮年就开始.有资料表明,发现高血压病病人在饮食、用药和监测等方面自我管理较欠缺,血压控制不理想,终导致死亡或致残.通过全面、系统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共同行动,以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使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病人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认知,监测血压,加服降压的药物、改善不均衡的饮食习惯、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正确的时间有规律的量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保持比较平稳的血压.因此,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高血压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个完整的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安全防护及其临床应用的意义

    目的:麻醉术后病人统一护理管理下,对常见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安全系数.方法:记录分析2012年5月9日-12月9日麻醉恢复室838例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处理、及体会.结果:全麻762例中并发症40例,其中神经系统15例,呼吸系统4例,消化系统8例,循环系统7例,泌尿系统1例,术后低体温5例.腰硬联合麻醉38例,其中并发症4例;其他麻醉28例,其中并发症2例.结论:我科麻醉恢复室主要收治全麻术后病人为主,统一护理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原因的并发症,及时处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腺肿块6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乳腺肿块良转移、复发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1 年 1 月接收治疗的66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中属于良性肿块的有 34 例,属于恶性肿块的有 32例,分析患者诊断治疗的具体情况.结果:患者中,恶性肿块有32 例,良性肿块有34例,恶性肿瘤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er 分级结果显示:从Adler等级上看,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II级和III级,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0级和I级,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被确诊为初次复发的恶性肿瘤以及再次局部扩散的量刑肿瘤患者,应该及时切除患者的乳腺.

    作者:吴国飞;蒙节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0例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并观察每位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作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所有骨折病人心态良好,思想顾虑解除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了解患者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短时间内得到康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作者:李忠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护理工作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溶栓治疗和护理,20例心梗病人临床治愈 18 例、有 1 例出血,1例心律失常,再通率达到 90%,平均住院时间 (7.5±1.3)d.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部分冠脉再通或减少梗死面积,挽救濒死的心肌,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思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辨证论治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眼底脉络淤阻、损伤而致血溢脉外的眼球内出血性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视力下降和眼内出血.症状与病种、病程及其部位有关.临床分为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热迫血行型、心脾两虚型.曹仁方主任是苏州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五十余年,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从师于曹仁方主任,遂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顾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减重训练与口服二甲双胍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

    目的:研究减重训练与口服二甲双胍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减重训练和口服二甲双胍减重治疗,观测减重前后相应的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和体重增减状况等.结果:减重前后FSH、E2、P、PRL、GLU 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明显降低(P<0.05);体重指数和腰臂围比值明显减小.结论:减重训练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内分泌紊乱情况、恢复排卵和月经周期的良好办法.

    作者:孙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及改革策略

    医院药剂科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医院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协助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药剂科管理在医院管理中重要性的分析,从多方面指出药剂科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药剂科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药剂科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改革方案.

    作者:蔡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变教学模式减少护生锐器伤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通过改变带教模式后的效果. 方法:调查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在我院实习满8个月的全部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新的带教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带教方法. 结果:两组发生锐器伤的人数及各类锐器伤人均受伤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除改变带教方法外,还要加强护生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另外实习单位提供有效的防护工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能进一步的减少护生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范昌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挂线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治疗高位肛瘘时为避免使用传统挂线产生较严重的后遗症,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方法:使挂线按照手术者设定的方向缓慢切割、引流,即通过改变肛管与瘘管两侧橡皮筋的压力面积来产生压强差,导致不同的切割速度和距离以达到定向切割目的;并将效果与传统挂线做比较.结果:使用定向挂线治疗的患者未出现肛管畸形、肛门漏气漏液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通过肛管测压检验其影响,显示诸项指标无显着改变;对比效果优于传统挂线,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定向挂线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挂线导致的后遗症,并能较好地完成对挂线的要求.

    作者:韩伟;周学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igital panel radiography,DR)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肋骨骨折2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给予所有患者进行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DR)双能量减影检查患者胸部后前位X线影像,对获得的标准影像、骨组织影像、软组织影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比较骨组织像显示的不同节段肋骨骨折的显示率清晰度与标准像图像之间的差异.结果:2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发现52处肋骨骨折,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对肋骨后段的显示率为97.3%、对肋骨腋段的显示率为98.3%、对肋骨前段的显示率为100%,总显示率为98.5%;标准胸片对肋骨后段的显示率为94.3%、对肋骨腋段的显示率为82.3%、对肋骨前段的显示率为92.2%,总显示率为88.5%,两种技术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的肋骨骨折的显示率高于标准胸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宫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房术后重建意愿的统计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乳房缺失后,社会人群以及患者人群对乳房重建的态度,了解人们对乳房疾病及修复技术的认识及疑虑,让医生更好与患者沟通,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发出问卷共560份,通过百分比构成法对560份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被调查者中,支持进行乳房重建的占92.36%,而在不支持者当中多出于对手术风险、效果及对技术方法不了解,且经医生详细介绍后仍选择不支持的达66.5%;患者支持率为33.5%,其中手术风险为主要的反对因素.结论:社会人群对患者乳房术后重建态度是积极的,但与患者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值得我们深思.同时结果也反映获得的有关信息不足,也对当今医疗持一定怀疑态度,医务工作者,政府部门应加强宣教工作.

    作者:冀航;王肃生;梁刚;侯春;廖结容;罗嘉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功能锻炼为主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功能锻炼甩臂为主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方法:对16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后不作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为主,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3个月后达到骨折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由于上肢重量持续牵引,所以极少发生骨折重新移位.早期功能锻炼可避免长期外固定和制动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中药外洗可加速血液循环,并有消肿、松解粘连作用.

    作者:石国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79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26例,占68.42%;显效及有效9例,占23.68%;无效3例,占7.89%;试验组41例患者痊愈36例,占87.80%;显效及有效4例,占9.76%;无效1例,占2.44%,总有效率达97.56%.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分析痊愈率有差异.结论:中药结合针刺综合治疗蛇丹能明显改善蛇丹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探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8例异位妊娠病人,将其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有21例患者,选择静注甲氨喋呤,B组有19例患者,选择口服米非司酮,C组有18例患者,选择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进行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的疗效都好.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进行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疗效,是一种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