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宫海燕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技, 肋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igital panel radiography,DR)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肋骨骨折2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给予所有患者进行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DR)双能量减影检查患者胸部后前位X线影像,对获得的标准影像、骨组织影像、软组织影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比较骨组织像显示的不同节段肋骨骨折的显示率清晰度与标准像图像之间的差异.结果:2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发现52处肋骨骨折,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对肋骨后段的显示率为97.3%、对肋骨腋段的显示率为98.3%、对肋骨前段的显示率为100%,总显示率为98.5%;标准胸片对肋骨后段的显示率为94.3%、对肋骨腋段的显示率为82.3%、对肋骨前段的显示率为92.2%,总显示率为88.5%,两种技术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的肋骨骨折的显示率高于标准胸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638例妇女生殖道标本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2013近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638例标本进行培养药敏检测.结果:638例中解脲脲原体感染267例占41.8%(其中单独Uu感染217例占34.0%,混合50例占7.8%.)药敏结果显示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有高敏感,而对喹诺酮敏感性低.结论:Uu是生殖道的主要感染菌.Uu对不同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高敏感.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作者:杨伟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接收并诊断为胆结石患者118例,按其完全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分别实施上述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案,观察患者术中状况及术后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3%,而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情轻(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儿轻.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模拟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作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专业名词多、知识点分散、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在教与学各环节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因此,笔者在人体解剖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了模拟教学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其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护理实践,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进行总结探讨.

    作者:吴伊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产儿上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探讨早产儿上呼吸机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上呼吸机治疗的早产儿68例,电脑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3.21±1.21)天,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6.21±1.12)天,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治愈32例,放弃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28例,放弃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十分满意18例,满意13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1.18%;对照组十分满意6例,满意19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73.5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结论:给予早产儿上呼吸机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志花;肖静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1例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迅速清除毒物,终止毒物对胰腺及心脏等各脏器的毒理作用;加强对胰腺炎的监护,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防毒宣教工作.结果: 患者各检验指标均正常,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二甲苯中毒致急性胰腺炎患者,配合治疗过程给予相应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恽芝蕾;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mg,1 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 次/d.两组疗程均为4 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微球蛋白、CRP.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能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倪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论肝病的预防

    我国是各种肝病高发的国家.目前,许多肝病还无法彻底治愈,而肝病患者一旦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地步,其病情更是难以控制.因此肝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人们应针对肝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简述肝病的症状,并提出日常保健和中医理论两方面有效预防肝病的建议.

    作者: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镇痛三联针应用在初产妇活跃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产初产妇活跃期肌肉注射杜冷丁以及静脉推注安定和山莨菪碱(简称镇痛三联针),观察其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进入活跃期后给予杜冷丁肌肉注射联合安定和山莨菪碱静脉注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第一产程的进展、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应用三联针后,可加速产程的进展,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可降低剖宫产率,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姜莲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3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患者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2例(131眼),术后第一周佳矫正视力≥0.5 的有31 眼,占23%,佳矫正视力0.3~0.5的有85眼,占65%,脱残率为88%,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的有15 眼, 占12%.结论: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6例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总结其应用体会.结果:46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9.7%.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玉芬;沈献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08例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其中3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前后血沉分别为58.6±15.48和15.27±4.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等可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古丽那扎尔;李倩;米娜瓦尔·霍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浆置换结合激素冲击治疗重症狼疮性脑病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脑病的疗效.方法:18例确诊为狼疮性脑病患者予行血浆置换3-5次,同时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了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2例无好转(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1例自动要求出院),1例因狼疮性心肌炎死亡. 结论:血浆置换能使迅速清除体内自身免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陆猛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红外止咳贴佐治小儿肺炎及临床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考察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方法:选择76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常规的抗感染和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和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持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外止咳贴合并规范化的临床护理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目的: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方法: 分析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存在资金缺乏、系统不完善、应急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结论: 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经费保障,完善基层应急工作管理架构,建立协调机制,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理论水平等措施,提高基层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王继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是全院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科室之一,当今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小皇帝,三、四个大人陪同一个患儿来住院已是常事,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期望与对患儿的疼爱成正比例增长.如何减少护患纠纷及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也是困扰儿科护士的难题.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质量等要求很高,有时甚至苛刻,危及护士自身安全,有的家长会动手打骂护理人员.

    作者:杨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以五加生化胶囊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且具备人流适应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I组17例,以五加生化胶囊治疗,II组11例,以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周,I组术后阴道流血及宫缩疼痛的情况均轻于II组,P<0.05,I组周身乏力、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与II组相比,均为I组小于II组,P<0.05.结论:医师选用五加生化胶囊为进行无痛人流的妊娠妇女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可有效缩短阴道流血与宫缩疼痛时间,使患者身心状况在术后实现快速转归应用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何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对象: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46例.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6例不同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相关疾病,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按照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疾病评定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良好,在终止妊娠的治疗中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为91.89%,在紧急避孕的治疗中33有效,有效率为86.84%,在子宫疾病的治疗中35例有效,有效率为85.37%,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13例有效,有效率为81.25%,在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57.14%.结论: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米非司酮显示出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等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金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剖宫产子宫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治疗前经过超声及血清β-HCG检查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4例患者因在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而行刮宫术,术中出现大出血而转入我院.按照患者的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50例患者中有4例接受药物治疗,均成功;42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并在B超监测下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成功39例,失败3例,成功率92.86%.外院转入的4例患者,1例行子宫切除术,3例开腹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术.患者术后均积极预防感染,术后监测血β-HCG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发病率升高,临床易误诊,早期超声诊断尤为重要,对疾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婵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咽管瘤术后的护理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大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所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结合我科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尿崩症22例(84.6%),电解质紊乱18例(69.2%),高热12例(46.2%),癫痫发作4例(15.4%),视神经损伤2例(7.7%),上消化道出血1例(3.8%).

    作者:王利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