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芝蕾;王玉霞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慢性功能性便秘中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盆底肌群运动失调等原因导致的.根据南京市中医院对1021例慢性便秘患者分析结果显示[1],盆底失弛缓型约占功能性排便障碍的55%,其中单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占34.3%,合并其他功能性排便障碍者占20 7%.我院自2011年起采用疏肝行气活血法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谌建平;雷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脑病的疗效.方法:18例确诊为狼疮性脑病患者予行血浆置换3-5次,同时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了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2例无好转(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1例自动要求出院),1例因狼疮性心肌炎死亡. 结论:血浆置换能使迅速清除体内自身免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陆猛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用药治疗.口服药物组给予2-4天左右的药物进行口服,静脉用药组则主要给予1-3天左右的用药治疗,在治疗一周之后进行随访工作,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用药一周之后,静脉用药组患者在咳嗽的治疗方面要劣于观察组患者,且治疗费用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用药并不能够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增加了抗生素的不合理性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黄愿飞;晏春英;沈鲜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宣教形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宣教的形式分为3组,即医护人员入户宣教(简称A组)、网络课程宣教(简称B组)、以上两种形式结合宣教(简称C组),每组50例,通过了解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与满月访时的母乳喂养情况变化,比较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A、B、C三组纯母乳喂养例数及所占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为期1个月的不同形式健康宣教后,与初访各组相比,满月访各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满月访时C组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A、B两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满月访时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以使产妇正确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接受科学知识,从行为、心理及哺乳技巧上获得帮助,而医护人员入户宣教联合网络课程宣教更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单纯网络宣教或是医护人员入户宣教.
作者:班文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门诊处置室是换药患者聚集场所,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的场所.诺管理不善已引起交叉感染,而导致院内感染.为控制院内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率.我院外科处置室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作者:张丽君;吴英伟;崔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不同剂型的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的药物配伍.方法:将注射用奥硝唑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分别进行药物配伍.结果: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联合使用时,输液管及茂菲氏滴管内有乳白色絮状物及白色沉淀,而奥硝唑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联合使用时无此现象.结论: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配伍比较稳定.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Roy适应模式在帕金森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2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优秀率;结果:观察组优秀率(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率(32.26%),两组患者优秀率比较(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春;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妇胎膜早破的原因及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对收住我院的胎膜早破的产妇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并予实施,定时进行效果评价,摘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l2月期间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38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7人,羊水污染5人,无新生儿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感染发生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慧英;陈军;谭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分析多焦ERG和闪光ERG在判断白内障手术视力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283例(283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多焦ERG和闪光ERG检查,并测量患者手术前后的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后如发现患者伴有视路病变则排除.根据术前视力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前视力<3.7,B组患者术前视力>=3.7,每组患者再按照术后视力各分为三组,A1、B1组术后视力<=4.0,4.04.5,比较A1、A2、A3组之间及B1、B2、B3组之间多焦ERG和闪光ERG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多焦ERG和闪光ERG各参数与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多焦ERG全视网膜及各环a Latency b Latency Amplitude b Amplitude a A1、A2、A3组之间及B1、B2、B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闪光ERG 视锥细胞反应a波峰时、a波振幅、b波峰时、b波振幅A1、A2、A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波峰时B1、B2、B3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b波峰时、b波振幅与术前视力呈正相关,与术后视力无关.B组患者b波峰时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与术前视力无关.闪光ERG 大视网膜反应a波峰时A1、A2、A3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a波峰时、a波振幅、b波峰时、b波振幅B1、B2、B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波振幅、B波振幅与术前视力正相关,a波峰时与术后视力正相关.结论:多焦ERG对于判断白内障患者视网膜功能的作用有限,闪光ERG对于轻中度白内障患者视网膜功能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郭新艳;杨广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过程,即消除病因、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对皮肤的护理、病情观察等.结果: 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经过治疗护理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儿采取系统的护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重症哮喘共60例,均给予加强龙、氨茶碱静脉给药,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祛痰药物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后病情未见好转,给予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h、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后12h、24h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高青;曹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研究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诊治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院方收治的129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结果:129例患者痊愈,没有出现持续异位妊娠,没有产生并发症,尿HCG、手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正常.结论:从诊治异位妊娠的效果来看,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碧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以此来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荔枝核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为指标综合考察提取时间、回流时间以及乙醇的用量与浓度,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荔枝核皂苷的提取工艺为A3B3C3D2为佳提取工艺.结论:采取正交实验提取荔枝核中的总皂苷,然后通过比色法对荔枝核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此来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由于荔枝核总皂苷可起到有效的降糖功能,因此提高提取工艺可促进荔枝核总皂苷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 择取2009年1至2013年1月在我院医治的94例阑尾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各47例.其中比较组选用传统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实验组则选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将两个组别的手术创口大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创口大小为(1.5±0.6)cm,比较组的则为(5.3±1.9)cm(P<0.05);实验组的下床时间(11.5±1.5),比较组的下床时间则为(16.5±2.5)小时(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2.5±0.9)天,比较组的则为(6.0±0.6)天(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9.3±0.7)min,比较组的则为(22.1±0.8)min(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优点,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能较好的获得患者的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进行分析,以总结手术室护理经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210例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0例患者的腹腔镜辅助下的胆囊切除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中护理配合良好,并未出现出血、电灼伤、术后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中细致、周全,可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并提高手术治疗的质量.
作者:聂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方法:采取分组方式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患者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结果: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方式.
作者:张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肾囊肿采用腹膜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6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开放性去顶减压术(对照组)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观察组)预后加以对比.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但观察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无腹膜或血管损伤、无尿瘘、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上述并发症3例,占10%,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性肾囊肿采用腹膜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具较高安全性,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不良反应,保障手术成功及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邓道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作者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一年内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选择40例产后妇女.然后,把她们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身心恢复都很迅速,护理效果也较好.其中,治疗组护理有效率高达9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8%.对比患者满意度,对照组(75%)明显低于治疗组(10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整体护理应用到产后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产妇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