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燕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护理实践,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进行总结探讨.
作者:吴伊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 2012年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78例临床疗效,观察其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月,平均16月,均骨性愈合.术后患肢功能按Harris评分:优52例,良19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牢固坚强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李惠锡;张健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尿动力学检查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尿动力学检查的操作技巧与护理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罗舒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计划生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就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护理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6例胎膜早破患者经精心治疗以及护理后,足月分娩31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14例;51例患者经期待疗法保胎至37周-40周分娩,胎儿均顺利产出,其中经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31例;另外,4例患者不幸提前终止妊娠.新生儿84例均健康生长,无死亡或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为下生殖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保胎以及胎儿的顺利生产十分重要.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慢性功能性便秘中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盆底肌群运动失调等原因导致的.根据南京市中医院对1021例慢性便秘患者分析结果显示[1],盆底失弛缓型约占功能性排便障碍的55%,其中单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占34.3%,合并其他功能性排便障碍者占20 7%.我院自2011年起采用疏肝行气活血法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谌建平;雷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着重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作者:刘明钊;韩丹;郝光超;龚发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大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所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结合我科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尿崩症22例(84.6%),电解质紊乱18例(69.2%),高热12例(46.2%),癫痫发作4例(15.4%),视神经损伤2例(7.7%),上消化道出血1例(3.8%).
作者:王利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对产妇身体、心理健康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产检的34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宣教,观察组进行重点产前宣教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优缺点宣教.比较宣教后,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 17.65%低于对照组的 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作好产前宣教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荣;乔占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及正确护理方式,为提高患者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临床有效预防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措施以及正确护理方法.结果: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中大部分均具有相关过敏史,且过敏性鼻炎以及哮喘疾病所占比例较高.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患者与其使用造影剂种类及注射方法无关,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抗过敏以及抗休克治疗后,所有患者过敏相关临床反应均消失,未出现死亡现象,临床治愈率为100.00%.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前应尽量了解患者相关病史,排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患者,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提高临床抢救护理效果.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的是日常护理.护理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NIHS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HADM)进行评定.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的NIHSS评分由治疗前的(27.6±8.24)降低到(14.6±7.54),HADM评分由治疗前的(21.5±±3.56)降低到(11.5±4.79);对照组的患者的HADM评分由治疗前的(22.0±3.97)降低到(20.6±5.02),NIHSS评分由治疗前的(26.9±±7.67)降低到(19.2±7.97).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的治疗后的NIHSS和HADM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修复作用显著.
作者:金艳红;方晶晶;郑素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讨安全护理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脑卒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观察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意外事件总发生3例,占3.23%,而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全护理能有效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琼彦;陆金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了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病因及特点,从而预防和减低动脉瘤的发生率.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145例血液血液透析患者男性84例,女性61例,年龄在30-85岁之间,透析7个月-13年,每次透析2次12例,3次133例,规格16号内瘘穿刺针.结果:145例患者中28例发生了假性动脉瘤,其中前臂桡动脉瘤25例,占89.3%,上臂耾动脉瘤3例,占10.7%.有2例患者动脉瘤直径>3厘米,1例男性33岁,患者因动脉瘤巨大,动脉分流量过多,心搏出量增加诱发心力衰竭,行动脉结扎术后,于对侧上肢行内瘘再造术;1例女性患者54岁,因动脉瘤膨大,皮肤变薄,胀痛明显,行动脉瘤两端结扎,内瘘再造.其他内瘘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瘤体较小,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讨论:内瘘动脉瘤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新内瘘过早使用,操作技术差,血液反复外渗形成血肿,反复同一部位或区域穿刺,透析结束按压穿刺点方法不正确等都是诱发动脉瘤形成因素.小的动脉瘤便于护士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确保血透顺利进行.大的瘤体皮肤变薄,凸出皮肤表面,患者感觉皮肤肿胀,搏动性胀痛,影响生活质量,瘤体小可行弹性绷带保护,明显扩大达3厘米应手术治疗.小结:护理人员通过了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熟练的内瘘穿刺法,把握新内瘘成熟穿刺时间,有计划地轮流更换穿刺点,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及日常自我血管护理.
作者:戈冬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丹参片中丹参、冰片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取薄层色谱法,采用硅胶G高效预制薄层板,分别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1)和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对丹参和冰片进行鉴别.结果:两种物质的均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斑点清晰,颜色明显,阴性对照品无干扰.结论:采取硅胶G高效预制薄层板并分别在环己烷-乙酸乙酯(6∶1)和苯-乙酸乙酯(19∶1)展开剂中能够对丹参和冰片进行准确鉴别,值得关注.
作者:曹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统计出现质量问题的卫生统计数据,分析其具体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统计数据填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统计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价值的认识不足.其中,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价值的认识不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占据了有质量问题数据的57.67%.结论:应当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尤其需要加强卫生统计工作价值的宣传教育.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曲肽组30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奥曲肽组有效率93.3%,垂体后叶组有效率6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曲肽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郭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护士在面临护患纠纷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提出了对护士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提升护士在处理纠纷时的应激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尽可能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何明亮;李倩;庄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已成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可同期修复缺损部位,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和外形,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43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的体位要求,皮瓣观察与按摩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作者:苏云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的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饮食尤为重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有效、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玉平;王桂香;梁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