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安全防护及其临床应用的意义

杨春霞

关键词:全麻恢复期, 并发症分析:护理, 术后安全, 意义
摘要:目的:麻醉术后病人统一护理管理下,对常见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安全系数.方法:记录分析2012年5月9日-12月9日麻醉恢复室838例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处理、及体会.结果:全麻762例中并发症40例,其中神经系统15例,呼吸系统4例,消化系统8例,循环系统7例,泌尿系统1例,术后低体温5例.腰硬联合麻醉38例,其中并发症4例;其他麻醉28例,其中并发症2例.结论:我科麻醉恢复室主要收治全麻术后病人为主,统一护理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原因的并发症,及时处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泄泻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30例分析

    目的:探索慢性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首先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然后采用加入大黄,或炒炭或生用或酒制入药,剂量视病情加减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22例治愈,6例病情好转,2例治疗无效,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有1例病情好转,2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73.3%,治疗有效率为93.3%.结论:大黄加减治疗慢性泄泻效果不错.

    作者:龙云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应重视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首先做好急躁期的护理.护士应该关心、体贴病人,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护士应该对此解答.才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陶佳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妊高症孕妇100例,对100例患者在围产期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产时护理以及产后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结果:100例孕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未出现妊高症心脏病、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子痫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有2例孕妇出现了产后血液循环衰弱症状,经临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临床处理后得到缓减.孕妇出院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满意95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结论:对妊高症孕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很好的控制产妇的血压水平,降低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顺利的完成分娩,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支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防治问题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肝硬化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即当疾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时,应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发生;而当肝硬化形成后,更应积极的辨证施治,缓解病情及延长代偿期;当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并发症后,在辨证治疗并发症使其消失后,要防止并发症再次发生.虽然目前对肝硬化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必定会为肝硬化的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外科开展的一种治疗良性胆囊病变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住院期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也会发生术后出血、胆漏等多种并发症,故做好术后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利于手术口愈合,还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快速恢复健康的保障因此总结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作者:刘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控制出血方面及血止后3个月内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恢复情况.结果:1 治疗组在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治疗组:治愈率67.5%(27例)好转率30%(12例),未愈率2.5%(1例),观察组:治愈率47.5%(19例),好转率45%(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止血效果及远期疗效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提高和巩固疗效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玉青;边瑜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烧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烧伤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研究,分析影响因素,为烧伤患者康复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和抑郁者与其年龄、性别、家庭、婚姻及医院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慧芳;杨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讨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 择取2009年1至2013年1月在我院医治的94例阑尾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各47例.其中比较组选用传统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实验组则选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将两个组别的手术创口大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创口大小为(1.5±0.6)cm,比较组的则为(5.3±1.9)cm(P<0.05);实验组的下床时间(11.5±1.5),比较组的下床时间则为(16.5±2.5)小时(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2.5±0.9)天,比较组的则为(6.0±0.6)天(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19.3±0.7)min,比较组的则为(22.1±0.8)min(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优点,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能较好的获得患者的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通过了解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研究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手术疗效的对比可知,交锁髓内针法是疗效佳的治疗方法,按疗效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其余的方法为: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治疗法等;从术后愈合的情况来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愈合速度慢,其次是加压钢板治疗方法,愈合时间短的是交锁髓内针法,三种方法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结论:采用三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对疗效均比较满意,但是如果患者软组织损伤比较严重,那么就应该首选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

    作者:郭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但目前农村体育教师还存在着学历偏低、数量不足、观念陈旧、道德意识不强、知识和技能欠缺、科研意识单薄等素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理念、专业技能和知识素质;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张恩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护理规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有效作用

    目的:护士护理规范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护士护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化:①护理管理;②护理学习;③护理操作.结果:护士护理规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应用中有效.结论:经过培训使护士护理规范化,医务人员的感染知识积累,意识增强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受到一定的约束,减少了医院感染隐患的发生,保护病人与医务工作者.

    作者:梁永秀;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0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712例,随机平均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效果.结论: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照组平均得分2.1分,观察组平均得分4.3分;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以后的外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波;史娟;马昌丽;傅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目的:为对现阶段我国小儿外科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外科患儿50例,其需要进行的手术为阑尾切除手术、嵌顿疝复位并内环修补手术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索带切除手术.给予患儿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采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后,50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手术全部成功,并且在术后的回访中并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具有提高手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心理干预提高执行处突救治任务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了心理援助干预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处突救治任务中护理人员的角色冲突可引发心理问题,提出了对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作者:李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梗塞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作一总结探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血液透析护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目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技术更是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重要手段.血液透析技术要求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本身的操作存在诸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技术的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吴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必要性

    分别从脾胃科、皮肤科、妇科临床中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合理用药、合理饮食、调节情绪和合理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护理.观察和记录护理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和血糖控制的变化.结果:干预护理后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饮食控制、遵医嘱服药、日常运动、焦虑情绪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和干预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护理后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总优良率和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干预护理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干预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卫生院的管理

    卫生院的日常行政管理,是卫生院为了实现年初卫生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制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医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卫生院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和计划.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

    目的:通过调查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细菌污染情况,探讨血透感染的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细菌污染情况.结果:透析液入口处的平均茵落数为 (67±26) CFU/m1、透析液出口处的平均茵落数为 (272±88) CFU/ml、反渗水的平均茵落数为 (66土27) CFU/ml,常见细菌为枯草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结论: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管理过程中,有多种环节可能造成污染,应加强血液透析中心各环节的监测工作.

    作者:徐培发;张凤容;陈晓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