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琳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重症哮喘共60例,均给予加强龙、氨茶碱静脉给药,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祛痰药物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后病情未见好转,给予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12h、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后12h、24h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高青;曹海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多见于年轻女性的骨科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引起该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对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通过分析临床病例的诊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该病,并对推进该病治疗方法的改善上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冠;王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强化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达到影响其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法: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果:让患者、家属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健康.结论: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永红;张荔荔;蒋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扫描椎弓根及椎体旋转角参数测量方法对小儿脊柱侧弯(scoliosis)矫形术中的准确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小儿脊柱侧弯患儿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5-14岁,平均8.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2例,所有患儿术前均采用64排CT扫描,常规测量内倾角及椎体旋转角及进针的深度,进针点行三维空间定位,并测量椎弓根松质骨冠径及矢状角,进行指导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精确定位.术后行低剂量的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率及冠状面Cobb's角平均矫正角度.结果:在总置入椎弓根螺钉56枚中,置钉偏差2枚,置钉准确率96.43%,未见穿透椎弓根侧壁及椎体前壁者,且未见椎弓根膨胀性改变及血管、神经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冠位主弯Cobb's角的平均矫正角度为35.6°(25°-55°).结论:术前CT测量椎弓根相关参数及椎体旋转角度对指导小儿脊柱侧弯(scoliosis)矫形手术的置钉定位准确性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具有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梁峰;胡月光;陈后平;张问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至食道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X光机定位下经口置人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结论:食道支架置入及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治疗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及食道气管瘘安全、有效、创伤小.
作者:邓成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011年3~2012年3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2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采用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清洁护理的实验组和实施传统口腔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伤口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清洁度达优4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5.0%;对照组清洁度优13例,良28例,差11例,优良率78.8%.实验组在3d和7d愈合患者共53例,占88.3%,而对照组对应仅有32例,占61.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冲洗技术更利于深入口腔内部清除腔内污垢、血迹及异味,且对术后创面清洗效果良好,有效预防创口感染,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创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卢洁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治疗组选择LEF联合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CTX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LEF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0.0%;CTX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6.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治疗组经过24周的治疗,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TX治疗组尿蛋白量及血浆白蛋白虽然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总有效率低于LEF治疗组(P<0.05).LEF治疗组出现白细胞降低及腹泻各1例,CTX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白细胞降低及转氨酶升高各2例;LE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果: LEF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对1例高龄高血压合并抑郁症实施社区综合护理的体会.结果:患者经21天系统治疗与护理,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由31.84分降至17.66分,BP由140/90mmHg降至120/80mmHg;追访6个月,患者未复发抑郁症,治疗依赖性良好.结论:系统、全面、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药源性抑郁症治愈率,保证预后.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情况,分析影响其增补叶酸的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方法:对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30例农村孕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采用自制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叶酸的知晓率为70%(91/130),对叶酸功能知晓率为61.54%(80/130);正确按时服用叶酸率57.69%(75/130);低龄和高龄、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对叶酸的认知度低.结论: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不够,应给予针对性宣教,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焦开琼;刘治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了31例严重创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经验,做好急救处理、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钱小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术,对照组采用经肛门闭式修补术.结果:经相关统计处理,通过观察手术前后LONGO ODS评分、排粪造影和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具有手术简便、出血少、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结论:改良pph术联合经肛外直肠粘膜下注射术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要改变社区人群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那么行而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从事南浔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和健康教育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总结出城乡健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做认真的分析,并寻求有效的改善方法是对今后城乡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作者:郑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散结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孕酮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活血化瘀散结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贾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下36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中出血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均1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d,开腹手术82例浆膜下肌瘤28例,壁间肌瘤48例,阔韧带肌瘤6例,平均出血6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易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综合征,也是现如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手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等,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作者:张晓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某院2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肾脏病人进行肾活检,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总结分析.结果:肾脏病病理与临床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结论:肾活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远霞;曹家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了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制定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并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监督和促进医护人员坚持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手卫生.认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作者:陈君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疾病中一种多见的疾病,是指肛管失去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齿线下移消失,原有生理功能不复存在,故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有效的治疗方法行手术治疗[1].而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在术前就可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大多数患者因恐惧手术而紧张、焦虑,严重者可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2].因此,手术室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外,还应懂得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即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适宜身心状态[3].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时处于佳心理状态.2011年7月-2012年6月,对我院63例住院行混合痔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与同期63例常规组患者相比,效果满意.
作者:施冰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向相应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很多医院纷纷为所在乡镇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对于疾病的防控以及健康保护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科学的记录,以居民个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而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本文主要对健康档案在我国乡镇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吴世稳;潘绍兴;罗秀兰;向廷儒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