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对口腔冲洗方法运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分析

卢洁霞

关键词: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口腔冲洗, 护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011年3~2012年3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2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采用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清洁护理的实验组和实施传统口腔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伤口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清洁度达优4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5.0%;对照组清洁度优13例,良28例,差11例,优良率78.8%.实验组在3d和7d愈合患者共53例,占88.3%,而对照组对应仅有32例,占61.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冲洗技术更利于深入口腔内部清除腔内污垢、血迹及异味,且对术后创面清洗效果良好,有效预防创口感染,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创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患者医院内感染肺炎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医院内感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产科对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68例新生儿医院内感染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我院采取的诊断与治疗手段,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依据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口吐白沫、咳嗽、鼻扇、紫绀,以及呼吸音的降低与粗糙、肺部罗音的出现,基本确诊.同时,依据胸部X线与血培养试验等结果终确诊.血培养显示出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因而,我院针对不同病原选取抗生素进行治疗,并积极治疗患儿的原发病症.治疗结束后,68例患儿中,共1例死亡,67例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新生儿医院内感染肺炎,应该及时观察典型性临床表现,并积极进行胸部X线与血液培养试验,积极诊断.在确诊患者后,立即进行对症治疗,方可保证积极的临床疗效,维护患儿健康.

    作者:耿玉霞;冯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家属应对方式与内科急诊危重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家属应对方式与内科急诊危重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类内科急诊危重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对家属应对方式的不同干预分为观察组(急诊家属干预组)和对照组(急诊常规处置组)各32例,比较两组临床差异,分析家属应对方式与内科急诊危重患者病情、焦虑情绪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危重患者的干预处理实践.结果:急诊家属干预组的患者在HAMD总分、焦虑及睡眠障碍、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家属应对方式与内科急诊危重患者焦虑情绪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加强对家属的干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获得较好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韩秀颖;王春艳;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4月到2012年6月诊治的128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综合性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潘立酮、莫沙必利、抗抑郁药、镇静剂及中药制剂的治疗.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方法,128例患者中显效9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绪障碍有关,临床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治愈率高.

    作者:周世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并对X线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出现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非典型性肺结核在X线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同时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痰检、常规检查,配合X线检查确定终检查结果,并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X线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误诊可能性,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X线检查非典型性肺结核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上述78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经过痰检结果表明,52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阳性,26例患者痰检结果呈阴性.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病灶部位位于肺右上叶、右中叶外侧、右中叶内侧位置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为80%左右;患者的病灶部位左上叶前段以及后段、左后基底以及左外基底诊断正确率高,为100%;X线总诊断正确率为91.03%.结论:X线诊断结果和终确诊结果具有正相关性.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征的掌握与充分研究,同时经常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结果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误诊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X线诊断对于非典型性肺结核的准确率.

    作者:平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护理工作的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诊抢救过程中小儿洗胃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急诊洗胃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2例急性中毒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急性中毒患儿进行抢救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了相应的处理及解决办法.结论:小儿急诊洗胃是抢救小儿急性中毒简易而实用的方法,值得我们推广.

    作者:景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疼痛控制对开胸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

    目的: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检查出甲状腺I~Ⅱ度肿大100例患者,全部采取Beckman 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4.5±11.5)d;治疗之后,患者甲状腺均恢复正常.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怕冷、乏力的症状已经改善,其它的症状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65例的甲状腺I度肿大者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5例Ⅱ度肿大患者,10例恢复正常,25例缩小到I度肿大.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T3、T4、FT3、FT4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意义.

    作者:甄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为收集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期间就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是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复发率及无效率低.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但目前农村体育教师还存在着学历偏低、数量不足、观念陈旧、道德意识不强、知识和技能欠缺、科研意识单薄等素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理念、专业技能和知识素质;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张恩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伴下肢骨折非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伴下肢骨折非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之间收治的20例精神分裂症伴下肢骨折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施康复护理,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实验组的10例患者全部治愈.对照组的10例患者也全部治愈.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魏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 年 5 月就诊于我院的95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例,急性心绞痛患者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4例,各类患者各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将患者按照送进医院所花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第一组,21例,第二组,49例,第三组,25例;分别记录每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结果显示,第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第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9%,第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6.00%.结论:各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率差别较大,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能及时发现而耽误了治疗的佳时机,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作者:黄兰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中药调剂管理虽然已经比较规范,但仍然存在着偏差现象,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管理.本文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原因和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比较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社区18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给予健康指导,8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183例患者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从27.87%上升到4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作者:陶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泄泻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30例分析

    目的:探索慢性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首先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然后采用加入大黄,或炒炭或生用或酒制入药,剂量视病情加减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22例治愈,6例病情好转,2例治疗无效,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有1例病情好转,2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73.3%,治疗有效率为93.3%.结论:大黄加减治疗慢性泄泻效果不错.

    作者:龙云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腹部切口一期愈合,术后3~5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使患者免受剖腹之痛苦,具有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手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的优点.其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姜树兰;张茹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及观察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及监护资料,总结治疗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结果:①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易出现单器官功能衰竭(OF)、双器官功能衰竭(DOF)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主要原因为机体严重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也会导致机体环境稳态出现混乱;②加强对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情绪,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的关键.结论:制定科学的抢救方案与护理观察制度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关键措施,应积极推广.

    作者:谭可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分析了我院接受并治疗的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情况,并对这22例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实验研究,分析总结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症护理治疗中的应用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治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95.51%.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更能减少病患痛苦,在肺病治疗护理方面应用与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卢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12月来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护理干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疾病本质、发作先兆、避免诱因、紧急措施处理、吸入剂的正确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方面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在1秒钟FEV1 (用力呼气容积)和PEF (峰值呼气流值)上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疾病,增强其疗效.

    作者:苏琼;唐沛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20年来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区也不例外.剖宫产率的上升使母婴近远期患病率上升,孕产妇病死率不能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有些地方达到60%,我院2010年剖宫产率为33.8%.本文结合我院情况谈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点看法.

    作者:马琳;李荣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