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易红梅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下36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中出血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均1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d,开腹手术82例浆膜下肌瘤28例,壁间肌瘤48例,阔韧带肌瘤6例,平均出血6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目的:总结对妇产科手术病患的腹部切口进行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我站收治的35例妇产科经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其护理效果.结果:对35例病患实施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术中无菌操作以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状况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2/35),但经过对症治疗后全部病患治愈出院.结论:对妇产科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基层卫生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

    1前言 所谓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理沟通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理沟通还具有收集信息、证实信息、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的效益.

    作者:柳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万洁;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病死率 10%~13%[1].近年来AMI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地提高,AMI 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其中对AMI病人的护理,从急性期到康复期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现将有关AMI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干预护理体会

    1963 年,英国首先成功的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从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该手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临床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但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术后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就可能引起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肺炎、伤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术后护理日益受到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护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术后严格细致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非常重要,按时翻身拍背、调整患者的液体出入量,避免心、肺、脑等器官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局部引流情况,患肢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及有无关节脱位征象.术后麻醉过后即开始行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注意翻身时应翻向患侧.临床经验证明,主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此探讨一下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殷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6例,参考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讨论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求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治疗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35例患者则采用特殊办法的干预式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全部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经过了不同方法的精心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另外,观察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9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4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情况感到满意的有17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3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5例,总满意度为85.7%.结论: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取特殊办法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发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脂血症的临床防治现状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所引发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不断增加.重视高脂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将对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脂血症的危害性、发病机理及目前临床主要的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展现目前高脂血症的临床防治现状,探索和讨论有效防治高脂血症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陈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治疗感冒西药药物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

    合理选择感冒药物对治疗感冒十分重要,研究各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是指导合理用药的基础.感冒患者只有在明确感冒药物成分具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症状、年龄和工作性质及其它禁忌,对照药品说明书,才能真正科学地使用感冒药物.此外,在服药中还要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滥用,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文从感冒种类及划分、西药类抗感冒药物分析、成分的具体作用和正确选择抗感冒药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冯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颅脑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将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间100例新生儿颅脑损伤应用B超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B超检查中共检出92例颅脑损伤患儿(92.00%).其中,脑室出血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占本组损伤比例的80.43%.其次是PVL(8.70%)、脑水肿(4.35%)和脑梗塞(2.17%),其他4.35%.早产(48.91%)、胎儿宫内窘迫(27.17%)和低体重(22.83%)是导致新生儿颅脑损伤主要的三大因素.此外还有低体重、黄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低血糖和多胎等.结论:B超检查对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尽早推广新生儿出生后的颅脑B超检查,做好颅脑损伤筛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作者:袁国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变教学模式减少护生锐器伤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通过改变带教模式后的效果. 方法:调查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在我院实习满8个月的全部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新的带教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带教方法. 结果:两组发生锐器伤的人数及各类锐器伤人均受伤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除改变带教方法外,还要加强护生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另外实习单位提供有效的防护工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能进一步的减少护生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范昌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该如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护理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200名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100名.结论:肠内的营养护理可以高效的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而且过程较为安全,经济实惠,将其与肠外护理作比较,场内护理更有利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疗法.

    作者:永利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析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待的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出现风险的原因. 结果: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中,有237例为新生儿疾病,7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59例为高热惊厥159例,56例为神经系统疾病,64例为上呼吸道感染.23例在院前急救转运后24h内死亡,经过统计分析6例为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26.09%;7例为车辆、气候、道路等非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30.43%;10例为患儿自身病情导致的死亡,占43.48%.结论: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主要有医疗原因、非医疗原因及患儿自身病情原因,通过加强和规范儿科院前急救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及加大政府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扶持等,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外营养支持的风险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在监护室急性胰腺炎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3-2013.2在本院监护室治疗的76例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系统护理情况,记录体重变化、支持时间、各项血常规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体重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较少.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性护理,可帮组患者更好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美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乳汁淤积症产妇60例,对60例产妇的产生乳汁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产后乳汁淤积的主要原因有:未及时早吸吮、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异常、心理等因素导致拒绝哺乳等.根据产后乳汁淤积症产生的原因加强对产妇的对症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本组60例产妇均在3~6d内疏通乳腺管,消散乳汁淤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结论:加强对产后出现乳汁淤积症产妇的对症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手法按摩以及加强对乳头发育不良产妇的对症护理等,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会厌炎1例的护理体会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因咽痛、呼吸困难1小时急诊就诊.入院检查:BP 145/70mmhg,P 110次/min,R 30次/min,T 38 ℃,神志恍惚,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言语含糊不清伴严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间接喉镜下见咽部粘膜极度充血,会厌高度水肿.血常规提示:WBC 14.2×109/L,中性粒细胞0.818.初步诊断为急性会厌炎.立即置患者半坐卧位,面罩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心电监护,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急救药品.患者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继之出现窒息、呼吸骤停、昏迷.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5min后神志转清,待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耳鼻喉科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为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硫普罗宁,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各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等指标,临床应用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范钧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疗资源的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分析

    目的: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探讨医院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指标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运用医疗统计功能,指导医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我院面临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病床数量不够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调整后情况有所改善.结论:应合理运用医疗统计指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周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PACS与HIS接口融合的实现方法及比较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医院管理系统(MIS)迈向与临床结合,形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然而众多医院相关的信息系统间的接口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PACS的数据量占到医院数据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诊疗过程中病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选择优越规范的HIS与PACS系统接口设计,会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扩展性、稳定性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便利.

    作者:钟桂良;梁锦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细胞因子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细胞增殖因子Nestin、MAP2等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巢蛋白和MAP2细胞增殖因子的异常表达与自然流产发生有关.由于大鼠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对人类的自然流产发生具有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内巢蛋白和微管蛋白2的表达分布状况,为探明绒毛发育机制及预防自然流产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赵悦子;赵俊;刘学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