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余凤莲;孔令萍;刘丽萍

关键词:脑出血,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症的原因,护理措施及经验总结.方法:对年7月-2013 62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护理经验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的影响分析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细细地分析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的一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房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住院初产妇200例,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采取助产士产前教育,观察这两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剖宫产率的比较上,实验组为22%,对照组为5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产程平均时间的比较上,实验组为(311.4±152.1)min,对照组为(397.4±164.5)min,实验组显著地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实验组为90%,对照组为6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绝大多数的初产妇经验不足,缺乏生育的信心,为此,需要针对其临床情形,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助产士产前教育,这样可以让初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率,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

    作者:姜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探讨相因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05年10月-2012年10月内科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者均留取尿作细菌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并对产生病原菌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32例患者培养150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4.67%,G+占25.3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还出现了对碳烯酶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的耐药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且出现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自我管理与监测,把感染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梅月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选用腰硬联合麻醉能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38例.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中患者SBP、DB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老年患者在低平面腰硬联合麻醉下对呼吸基本无影响,也能较好的维持循环的稳定.

    作者:苗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随机的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后一段时间,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留置针在观察组留置的时间明显的长于对照组的,两者的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进行有别于常规护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保证患儿的有效治疗,并且可以方便护理人员的工作,合理的利用相关的资源.

    作者:张乃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分析

    医院检验科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接触的工作区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医院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监控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预防交叉感染,其现状与防护措施分述如下:

    作者:杨勇群;杨丹;钟贻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异形橡皮膏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橡皮粘膏在临床应用广泛且使用平凡,根据患者的不同用途,护士则需要准备的不同规格以备临床使用.虽然现在医疗市场有不同材质及不同规格的粘膏可供临床使用,但是,从科室成本及使用效果来看,橡皮粘膏的使用频率任然很高.为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及储存,护士往往会将大卷的粘膏裁剪成宽窄不同的条形,然后卷在废弃的注射器上以备用.优点是使用及携带方便、好取,也比较节省空间,便于储存;缺点是形状往往受限制,只能裁剪为条形如蝶形或P形等粘膏无法使用,且缠卷时间过长会影响粘膏的黏性,导致敷料等固定不牢.为了方便临床使用,节省制作时间,且保存粘膏的黏性,我科发明了异形粘膏的制作方法,经过试验和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析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的优化方式和技巧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探讨医患关系的方式和技巧,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132名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父母对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疑虑.结论:一方面可以针对患儿父母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改正,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自我检查,优化护理方式,缓和医患关系.

    作者:徐兴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60例,护理组(3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以及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满意率90.0%,对照组80.0%;护理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6.7%,对照组为23.3%;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率高,且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志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成功救治罕见的孕6月阔韧带妊娠一例的护理

    阔韧带妊娠又称腹膜外妊娠,妊娠物在两层阔韧带之间生长发育,胚囊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外侧为骨盆壁,内侧为子宫,底部是肛提肌,上面是输卵管.阔韧带内妊娠极为少见,各家估计的发生率也不一.据文献报道,1983年以来仅有两例报道,而且妊娠6月的病例仅有我科目前收治的一例,其他两例报道的病例均为早期妊娠患者,更加说明了我科收治的这一病例更加具有难度和复杂性,我科对这一病例成功进行了救治,使患者痊愈出院,也说明我科在诊治罕见的异位妊娠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供应室护士承担手术器械包装的体会

    我院于2008年外科大楼建成后对供应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并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JCI认证,在此期间我院尝试着实施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全部在供应室由供应室护士完成的模式,完善了手术器械的下收下送、清点交接、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以保证集中式管理能够顺利实施.

    作者:韩晶;毛艺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呼吸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责任责任制整体护理显著提高了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具有明显的差距,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雯;张春花;黄波;袁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我院接受的5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和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25例患者因为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14例患者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8例患者因为消化道病变发生溃疡而出血,其余3例患者因为急性胃粘膜发生病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1例患者因为胃癌而导致上消化道到出血.结论:临床上使用胃镜对该病进行辅助检查和诊断,便于及时发现和定位出血部位,找出引发出血的诱因,有利于治疗医师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相关治疗,快速止血,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段琼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56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总结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开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小切口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开腹治疗组治疗胆囊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较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手术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6例区域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方案,对比MAP、HR、SPO2的治疗前后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的MAP、HR、SPO2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麻醉前后MAP、HR、SPO2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麻醉前后MAP、HR、SPO2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后MAP、HR、SPO2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在临床的辅助麻醉上具有较好安全性,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较小,明显优于咪唑安定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启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做好儿科的护患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些较特殊的沟通技能.非语言交流是辅助语言交流的,其可以更好地用肢体语言去传达,使得接收者更好地接受信息.在儿科的护患沟通里,若可以恰如其分地使用非语言交流,就可以填补语言交流中的缺陷,对于能够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绍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产科护理的重要保障工作,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能故大限度的降低产科护理风险.本文在充分分析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外阴、阴道大块型尖锐湿疣17例临床观察

    目的: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瘤样增生,是临床常见性传播性疾病.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但是容易复发.对于病灶大的尖锐湿疣,治疗较为困难.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之间,通过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外用治疗外阴、阴道大块型尖锐湿疣1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为16.47天,治愈率100%,疗效快,不易复发,损伤小,易掌握,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陆萍;隋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康复训练、进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综述,提出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汪国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发热消退时间为(2.84±1.01)d,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6±1.11)d,痊愈天数为(5.31±1.07)d.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期间3例发生白细胞下降,1例发生血小板下降,未特殊处理,治疗后复诊均恢复正常.结论:本组患儿为手足口病轻症病人,一旦发现患者应积极治疗,要重点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疱疹伴发热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罕见,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范卫萍;俞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创伤性窒息6例救治分析

    创伤性窒息又称perthes综合症,也称创伤性发绀.当胸部或上腹部突然受到挤压,反射性引起深呼吸、会厌紧闭、声门痉挛、胸腔内压骤升,心脏大血管,特别是上腔经脉所属系统的无名静脉和颈静脉因缺乏完整作用的瓣膜,大量血液逆流到上腔静脉所属的分布区域,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相应复杂病理生理学改变,继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形态及功能改变.现将我院2011-2012年救治的六例创伤性窒息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治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