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琼芬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液常规异常结果检出率及分析参数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01月-2011年12月的1582名老年人(年龄≥60岁)作清洁中段尿尿液常规检测,并用SPSS14.0软件分析各年龄段与各参数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1582例老年尿液常规检测结果中,总阳性检出为856例,占54.2%,其中无症状者497例,占总人数的31.5%;各年龄段尿液分析各参数的阳性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定期进行尿液检测,意义重大,可及时发现和治疗泌尿系统等疾病.
作者:袁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把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对比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进行2年严格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40.08±15.17)mmHg,舒张压为(79.11±13.37)mmHg,对比组收缩压为(145.92±16.82)mmHg,舒张压为(81.92±13.62)mmHg,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心脑血管发生率为17.6%,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延缓靶器官功能损害.
作者:唐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以40例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时才确诊的孕妇为对照组,以40例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且经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孕妇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可使孕妇发生羊水过多、妊高症、胎膜早破及产后感染并发症.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使围产儿出现巨大儿、早产、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结局的发生例数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新式剖宫产术及其改进术后腹壁粘连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进行新式剖宫产和50例进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后腹壁粘连情况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腹壁粘连情况.结果:35例新式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粘连,20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粘连,改良组组患者在手术进行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患者出现腹壁损伤的人数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使患者的腹部粘连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和减少腹壁损伤人数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徐子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18岁以上职业性手外伤急诊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上给予一系例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其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瑞芝;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9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硬外膜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及黄麻碱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中,Ⅰ级和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高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分级中的Ⅰ级和Ⅱ级率,减少高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疼痛及不适感,局麻药用量与黄麻碱用量少,诱导时间较短,是一种安全、平稳、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傅佳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50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做好体位护理,输液输血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气腹压力,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 h,平均出血量350.0 ml.结论:手术期间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得当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术中安全.
作者:蒋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做好儿科的护患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些较特殊的沟通技能.非语言交流是辅助语言交流的,其可以更好地用肢体语言去传达,使得接收者更好地接受信息.在儿科的护患沟通里,若可以恰如其分地使用非语言交流,就可以填补语言交流中的缺陷,对于能够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绍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方法:选择市售的5家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丸为研究对象,以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项下的装量差异、溶出度、含量测定等为研究指标,评价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结果:各生产厂家的六味地黄丸在重量差异方面相差不大,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崩解时限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各生产厂家的马钱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目前市面上较为知名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的质量均能到达国家标准要求,但不同厂家的产品在具体指标方面由一定差异.
作者:黄威;叶英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推行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所开展的手术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未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就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进行总结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显著减少了医患纠纷,病患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日常护理中完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大大提高护理的实效性,防范护理所引致的医疗事故.
作者:伍仲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地西泮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50例患者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产后产程进展较为缓慢,我院针对此现象将产妇膀胱排空后,结合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使用,缩短了产程,临床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极大的缩短了产程,使产妇剖产率及难产率大大降低,增加了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极大的减轻了产妇产后出血的不良反应,增强产妇分娩时的信心,使其能够安全、舒适、轻松的进行分娩.
作者:杨芳;张兰萍;李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计80例.将其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气管扩张治疗以及氧疗等相关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临床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莫西沙星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余皓月;封明霞;陈照俊;曹国强;胡佳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老年患者住院跌倒,在医院频频发生, 这不仅给老年患者生理上增加了更大的痛苦,也给病人及家属精神上、经济上造成更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患者与医院产生的医疗纠纷,破坏了社会和谐,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加重医患紧张关系.这些不利于医院的建设发展,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根据临床护理的调查,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出防跌倒对策以及对防止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及护理有所帮助.
作者:曾蕾;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
作者:孙德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临床上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4.6±1.5)d,对照组显效时间为(7.3±3.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纯西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及一般规律,探索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某院在岗临床护理人员12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有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方法包含描述性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整体较高,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声望地位、发展因素、保健因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声望地位、发展因素、护龄、科室、职称等,其中护士长的自我效能感一般高.护士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历、科室、职称、护龄、职务、月夜班数等,不同科室和不同月收入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有所不同.而且研究发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呈正相关.讨论:临床护士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和发展因素认同偏高,月平均夜班数多的护士更注重保健因素;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会随着工龄和职务的增加而增强;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发展因素、护龄、科室月夜班数等是影响护士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朱才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骨科接收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37例患者,采取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予以复位及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固定3-4周以后,将夹板拆除.并且在手术以后的1-2年以内,对患者进行调查走访,根据调查走访的结果,研究分析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治疗的可靠性.结果:本组37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都在固定3-6周以后得以康复.在手术以后的1-2年调查走访中发现,愈合良好者33例,愈合一般者3例,愈合较差者1例.本组37例患者均没有畸形愈合,患者的功能基本恢复如常,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长期效果较为良好.结论: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虽然起效比较慢,没有西医治疗效果那么直接,但是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性较高,治愈效果显著,长期效果特别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强推广.
作者:王浩俭;潘建西;苟新源;袁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为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加亚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总结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采用异丙酚加亚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加亚剂量氯胺酮对严重创伤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麻醉安全性好、麻醉效果好,对患者影响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詹忠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总结临床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集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核心制度执行不力、护理人员欠缺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力资源不足及患儿参与、配合意识较弱有关.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完善人力资源配备,提高护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马杨薇;张晓霞;宗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药物独一味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消炎止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我97.2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一味胶囊对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阴道出血的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治疗,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沈雅峰;何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