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科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黄道群

关键词:感染科, 护理环节,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对感染科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以便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的安全与可靠.方法:对感染科中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护理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讲议评论,对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改善的对策,且将其归纳到下月护理工作内容当中.结果: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护理行为更加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且使得感染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对护理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与护理的质量,并且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升.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0~5岁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0~5岁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探究合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幼儿营养不良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对照正常幼儿,通过对生产情况、家庭情况和患儿身体素质情况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并对营养不良患儿行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早产、家庭经济状态、辅助食物搭配情况、患儿身体素质(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反复感染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与患儿营养不良有一定相关关系,经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100例患儿营养不良状况均有明显改善,15个月后100例患儿身高体重全部达到标准值范围.结论:干预措施实施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患儿营养不良干预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梅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析手术室护理的风险与对策

    手术室往往由于其特殊性以及加上社会发展而使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导致手术室常常成为医院各科室中风险及纠纷较多的科室之一,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为了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系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进行了观察并探寻其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严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专科化管理的实践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实施专科化管理已成为较大规模手术室管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爱娣;黄立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做好儿科的护患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些较特殊的沟通技能.非语言交流是辅助语言交流的,其可以更好地用肢体语言去传达,使得接收者更好地接受信息.在儿科的护患沟通里,若可以恰如其分地使用非语言交流,就可以填补语言交流中的缺陷,对于能够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绍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和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癌症病人的自觉症状中,疼痛发生率为高.病况患者至少有40%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至少8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疼痛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明显地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必须以整体观念看待疼痛患者,进行个体评估,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姚妹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一年以来收治的168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6.43%(81/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4.52%(71/84),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茂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科开展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医院呼吸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在全院展开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优质护理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开展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服务是融洽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提高医院信誉的有效保障,值得重视.

    作者:王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了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多次根管治疗,治疗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其随访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成功率为95%;对照组成功率为82.5%,治疗组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较传统多次的根管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可以降低随访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

    目的: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新型护理方式,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9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新型内科新型护理,对比分析其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7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91±1.05)d低于对照组(7.22±0.99)d.结论:新型内科护理方式较传统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赛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及对策

    在我国中药的发现、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来源丰富,中药在民间广泛流传,其组成的方剂是临床的传统剂型,能体现中医的辩证施治,可随证加减,具有服用方便、易吸收、副作用小等优点.毒性是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MRA表现,并指导临床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40例病例中,MRA检查阳性38例,其中椎动脉迂曲18例,硬化10例,二者均有8例,单侧椎动脉纤细2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42例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4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与心力衰竭相互加重矛盾的解决措施.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过治疗38例疗效果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较为理想,死亡4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以控制脑水肿为主,兼顾心衰的处理,脱水以呋塞米为主,辅以甘露醇,适当控制血压,调整血糖.

    作者:陆雪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恶性肿瘤手术配合中应用无瘤技术操作原则.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医源性传播.结论:无瘤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脱落,扩散或种植,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门诊尾号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3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有显著差异性,且治疗组患者骨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梅宗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张力性气胸与抽气治疗

    目的:新生儿张力性气胸抽气易合并纵隔摆动,抽气多少量不至于纵隔摆动,同时又缓解肺压缩症状,是本文讨论中心与重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病区张力性气胸16例进行分析,对照组: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患儿,观察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患儿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力性气胸16例,对照组9例为快速减压组,观察组7例为缓慢减压组,对照组5例发生纵隔摆动,观察组无纵隔摆动症状与体征.结论:气胸患儿缓慢减压,避免纵隔摆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各项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79.06%,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旭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评估骨科护理风险中评判性思维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11名,护士7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14名,大专10名,中专6名).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思维培训,培训6周后陆续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30名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评估内容,例护士与家属、患者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及患者的主动配合度等,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更能有效规避一些骨科护理中的风险,且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度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类职业技术学院分析化学的教改探索

    分析化学一直是药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面向高职大专生开展教学.依据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目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邱雯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治愈结果分为观察组(死亡组)8例和对照组(生存组)24例,回顾性分析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综合造成的,与患者年龄、体质情况、中毒剂量、药物使用剂量,中毒到抢救时间密切相关联(P<0.01).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病情凶险,进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干预思路,使得临床救治时能科学准确地评估死亡风险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从而保证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脱离危险,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云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儿科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用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保障了人们的健康,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同时,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是目前儿科临床中的重点和难点,治疗小叶肺炎的关键在于保证用药合理,避免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下面,本文简要探讨儿科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用药.

    作者:杨凤梅;杨克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