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昆
目的:探讨妇产科慢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慢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32例,对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27料理患者通过入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后收到良好治疗效果,5例出血量没有得到控制的患者通过对患者子宫进行处理后挽救生命,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妇产科血管内凝血的方法与多种妇产科疾病并发症具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该种患者要及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对于患者进行血、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的补充以及抓住有力时机对于患者的子宫进行处理.
作者:何俊英;沈雅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低位经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克氏针交叉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4周,4周后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逐渐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个月~1年,优23例,良5例,可2例,差0例.结论:骨折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低位经髁骨折具有达到解剖复位,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董洪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我院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实施气管插管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诊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患者气管插管临床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儿童由于缺乏自觉地防护心理和安全防范意识,容易发生伤害[1].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的新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近80%的家长表示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2].故通过入户检查儿童居家安全情况,评估儿童居家危险因素并提供健康教育干预等措施,评估居家危险因素在儿童家庭中改善情况,为伤害发生率的降低提供适用性、可行性的依据.
作者:陈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寄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慢性病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一半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慢性病,随之而来的多种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也逐渐增多,由于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多数患者家属选择在家进行康复护理.
作者:毛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04 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 例阑尾炎患者中,术后诊断:单纯性阑尾炎49 例,化脓性阑尾炎41 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6 例,阑尾周围脓肿8 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96例,未检出8例,符合率92%.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超声检查还具有经济、无创等特点.故而超声检查可作为急性阑尾炎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礼宪;岳馨;杨通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5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同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玉兰;靳美玲;陈楚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D=聚体对于髋关节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对2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中的D=聚体用vidas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在手术前后检查是否有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都不存在静脉血栓,但在术后患者血浆中D=聚体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结论:D=聚体含量在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血浆中越高,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张振芳;崔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收治的流量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其流行学特征,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疗,也为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本院设计的调查表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患者患病时间、性别、民族、年龄等信息进行比较、计算,记录患者的入院原因、住院时间、出院康复等数据,计算其构成比和采用率.结果:将两组患者分组比较后,在住院方式、患病原因、治疗、疗效、PANSS和NOSIE评分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医院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为这些患者提供救治和保护.
作者:陆中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某院门急诊的处方分析,了解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联合用药的相关问题
作者:仲崇梅;孟鹃;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愈后较好.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预防后遗症.
作者:陈永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以皮损多形性、瘙痒剧烈、易于渗出、反复发作和慢性化等为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本试验共观察70例病例,2010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观察本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丽萍;陈明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急症之一,也是胸科主要急诊病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占大多数,以青年男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该病复发率高,反复发作的患者,易形成血气胸、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认为肺大泡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明确的指标可以预测肺大泡的复发.因此我们对肺大泡早期诊治、对高复发患者的预测和干预等方面都无从下手,本文回顾了部分文献,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春齐;万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医疗的各种管理也趋于完善.比如我国对于医疗机构药师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在医疗机构中,药学部门必须要建立一套较完善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从管理模式到具体工作细节等各个方面来整体提高医疗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临床药师不仅担任着为患者配药及日常药品管理的职责,同时也承担着降低药源性疾病、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从而保障用药者身心健康的职责,尤其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更差,还可能伴有多种老年疾病,合理用药是保证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由于小儿身体各类系统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且皮肤嫩薄,所以极易发生烧、烫伤,特别是1至5岁的小儿易受伤,此年龄组占整个小儿烧伤的三分之二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在各类烧伤中,又以开水、热饭烫伤多.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康复慢、并发症多,常常危及患儿生命.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此类患儿58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夹板对预防唇裂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将五年内收治的326例(3个月~2岁)唇裂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第二组使用自制夹板护理,观察术后感染情况.结果:第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第一组.结论:使用自制夹板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6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皆来自我院收治,统计时间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策略,对他们病情转归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观察指标主要有呼吸频率、体温值、血压范围及脉搏次数等.结果:116例患者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策略后,各项生命体征相较于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除了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外,还应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策略,以此才能更好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存活率.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更有效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对照组有效率为6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并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技巧,评价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本人操作的98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8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发现合并其他疾病8例,其中一例为术后发现阑尾粘液腺癌,再次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术后切口感染.截止目前无一例术后肠梗阻.无一例腹腔残余感染消化道瘘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扰乱小,术中腹腔探查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方法.
作者:胡俊超;向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