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7例围术期护理

徐丽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方法及手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得临床治愈,症状好转或消失,随访6-12个月,无瘤体破裂、脑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全面护理的过程,除关注患者生命状况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社区护理,达到满意的愈后效果.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和急救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9月~2012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如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心理护理等,对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予以子宫切除.结果:81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76例在1h内得到纠正,5例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结论:早期诊断,恰当的护理,对抢救后阴道仍出血不止者应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术对中老年病人的认知功能产生的障碍(POCD),并为临床提供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择符合标准,需择期进行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在全麻手术之后的对应时间段以及出院前分别记录术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次数,并做智力认知评估(MMSE).结果:样本患者术后记录显示比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POCD现象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后引发的POCD与患者个人情况、病后镇痛、术前用药等等联系紧密,且病情多样.所以,要强化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观察记录.

    作者:周智丽;卢光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孕引产的心理护理体会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怀孕13~27周之间终止妊娠的方法,是人为终止妊娠的一项措施.此法对受术者心理和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不予采用,但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社会、家庭原因选择引产,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婚先孕、婚外孕及意外妊娠等本身及社会多种原因,仍有部分中期妊娠者需要终止妊娠.引产不但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我科通过责任护士掌握引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患者恐惧担心的问题,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的指导和心理护理.

    作者:苟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造瘘术后护理常规

    大肠癌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上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左右,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肠造口手术是挽救直肠癌病人生命的措施之一,每年肠造口数约10万例次,肠造口手术就是将病人的粪便出口由肛门改到了腹壁上,使病人生理和外观发生和很大的变化,因此病人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的调整和适应,常常会导致抑郁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湖北省荆门市大学生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实践

    荆门荆楚理工学院位于荆门市主干道--象山大道中部,位于繁华的闹市区,是荆门市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现有在校学生一万七千多人,学生来自于29个省市自治区,有来自于贫困山区的,也有现代大都市的.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功能锻炼器在普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普胸手术的开展也在逐年增加,呼吸功能锻炼器在围术期患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资料显示,呼吸功能锻炼器可以改善胸部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1].另外,呼吸功能锻炼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改善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器械,携带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掌握其使用要点,呼吸功能锻炼效果好,使用者可随时进行呼吸锻炼,依从性好[2].因此,普胸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器的锻炼是必要的,现将呼吸功能训练器在普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虹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片联合更年欣合剂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尼尔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予更年欣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7.7%,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以中医为主的药物联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家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分期治疗肾阴虚型月经过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阴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先后予补肾调经汤和行气活血汤,对照组仅予补肾调经汤,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6.7%,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中药分期治疗肾阴虚型月经过少疗效较好.

    作者:孙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降糖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降糖药联合行为干预,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60例非典型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如下两组进行治疗观察:A组采用750mg/d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进行治疗、B组仅使用750mg/d二甲双胍作为对照组;持续观察三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BMI、FBG、INS、IRI指标等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然而A组效果更显著.结论:降糖药与行为干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症状,但两者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浓度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分为血糖<7.1mmol/l,7.1~11.1mmol/l,血糖>11.1mmol/l,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高血糖水平使再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血糖水平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

    作者:杜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新护士影响的质性研究

    目的: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护士角色,确定工作目标.方法:剖析刚入院的30名新护士心理问题,制定对策进行干预.结果:新护士更快适应护士角色,制定近期目标.结论: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士素质,对提高临床工作适应能力,保证护理质量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护士在结束护生生涯,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时们由于刚进入临床,缺乏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因而产生困惑和焦虑,这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我院组建了心理活动小组对新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以下是我院在对新护士心理干预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成为提高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实力的重要标志[1].不少医学院校对基础专业课及临床医学课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对双语教学的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覃新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盆腔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与护理

    目的:分析盆腔手术后对患者进行DVT(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措施与相关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行盆腔手术的患者110例,护理组(60例)进行围手术期的DVT预防护理,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组DVT发生率5,0%,患者满意率95.0%;对照组 DVT发生率16.0%,患者满意率84.0%;护理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盆腔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DVT的全程性预防,可显著降低DVT发生率,并利于患者满意率的提高,临床可积极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基层卫生人员勇挑重担,作为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防保工作值得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徐金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6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杜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16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1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组116例,传统西医治疗组50例,6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组患者疗效差异、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评分相互间均无统计学差异(t=0.2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t=15.54,P<0.05),对照组(t=15.54,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92,P<0.05).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的有效率为95.6%,远大于传统西医治疗(65.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楠;陈贻华;王朝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加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安全高效,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A、IgG、IgM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病情轻重与IgA、IgG、IgM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治疗前后患者IgA、IgG、IgM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及疾病程度,为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效果.

    作者:牛婀娜;魏静钰;方敏;秦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小儿大面积烫伤后的护理技巧

    由于小儿身体各类系统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且皮肤嫩薄,所以极易发生烧、烫伤,特别是1至5岁的小儿易受伤,此年龄组占整个小儿烧伤的三分之二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在各类烧伤中,又以开水、热饭烫伤多.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康复慢、并发症多,常常危及患儿生命.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此类患儿58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标本不合格率季度统计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并定期监测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每季度统计标本不合格率,监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2年第一、二、三季度标本不合格率呈递减趋势,所占比例同样呈递减趋势.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标本不合格率,从而提高了分析前质量.

    作者:李娜;高文波;周玉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