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忠毅
目的:对心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心脏内团块有16例为粘液瘤,32例为血栓,3例为赘生物,1例为横纹肌肉瘤,超声诊断准确率98%.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病史、团块附着位置、形态、活动度、内部血流信号及其与周邻组织结构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占位性病变能作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潘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近年来,中医对该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对护士来说,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患之间的沟通相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及必要过程,而一定的护患关系总是体现在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中.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有关病人的全面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华丽彬;党茂林;杨梅;林文玉;张慧萍;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对113例患者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全面正确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所有病人均于1周左右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低、腹腔镜术后盆腔粘连率低、妊娠率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手术,同时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护理技术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快速康复的保证.
作者:白澜;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把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对比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进行2年严格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40.08±15.17)mmHg,舒张压为(79.11±13.37)mmHg,对比组收缩压为(145.92±16.82)mmHg,舒张压为(81.92±13.62)mmHg,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心脑血管发生率为17.6%,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延缓靶器官功能损害.
作者:唐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谈老年中风患者压疮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07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中风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对照组72例行传统压疮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72例行新型压疮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2.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2.78%.两组患者压疮产生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压疮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于创痛压疮常规护理措施,值得在老年中风患者压疮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贤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11名,护士7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14名,大专10名,中专6名).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思维培训,培训6周后陆续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30名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评估内容,例护士与家属、患者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及患者的主动配合度等,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更能有效规避一些骨科护理中的风险,且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度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江阴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2年随机抽取的江阴市307家餐饮单位2194份经消毒的餐(饮)具(包括碗类、杯类、盘类及其他类)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的消毒餐(饮)具标准为大肠菌群(个/50cm2)不得检出.用χ2 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样品2194件,合格1985件,总合格率为90.47%.杯类合格率95.80%高,碗类87.58%低,不同类别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2012年第四季度合格率95.36%高,第三季度84.51%低,不同季度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性宾馆合格率97.71%高,饭店、餐厅合格率86.20%低,不同类别餐饮单位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仍须加强.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165例脑梗塞临床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5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患者服用的药物分为治疗脑梗塞为主的药物和治疗并发症为主的药物,其中,治疗脑梗塞为主的药物包括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保护脑细胞药物和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为主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和治疗伴发病的药物.结论:我院脑梗塞临床用药基本合理;脑梗塞患者用药情况复杂,药物品种多,应依据个体差异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脑梗塞患者也在逐渐增加.虽然患者的临床表现很轻,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低,但是很容易复发,终会出现血管性痴呆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其在临床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现在高血压已广泛确认为引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但是通过一系统治疗高血压措施,脑卒中发病率也只是降低了 38% 左右,由此可知高血压脑卒中有非常复杂的发病机因.本文选取了 216 例患者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彦伟;刘宗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士法律法规和服务意识教育,预防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认清形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措施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管理、加护理文书管理.结果:通过对护士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教育,几年来无一例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结论;只有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教育,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爱芹;欧艳霞;汤永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患者行术前后准备与术后专业护理后,用电子结肠内镜行大肠息肉摘除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我科240例大肠息肉患者在行肠镜下摘除术前随机分组,并采取术前后心理关顾,肠道准备,饮食指导等一系列专业护理与一般护理的比较.结果:专业组经运用专业术前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心理状态良好达98.3%,成功完成息肉电切除术,无严重性并发症,成功率及满意度达100%.对照常规组心理状态良好达66.7%,并发症5%,满意度达47.5%.结论: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大肠息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内外微创手术,做良好的术前后专业准备,术后精心护理,保障微创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胡灵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重危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困扰临床的一道难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在与呼吸机使用相关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不同医院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为24%-76%[2,3].故呼吸机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因此,呼吸机管路使用后处置环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对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选择100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及45度双后斜位有阳性征象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X线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及附件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及周围结蹄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X线分析必须通过颈椎多体位拍片综合考虑,必要时辅以CT、MRI等特殊检查.
作者:刘晓晶;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受试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受试者的权益,如成立伦理委员会,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和GCP的相关规定有所出入,如何更加规范临床试验,真正使得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传染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室,主要是针对具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医治场所.在这种场所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传染因子,因而对于传染病的防治要非常的重视.在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中,比较常见的是有关物理、生物和社会心理三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的发生会发生在护理操作的任何一个过程.为了加强对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的了解,更好的保护护理人员,文章具体的分析了感染危险因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管理对策.
作者:武传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基层卫生人员勇挑重担,作为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防保工作值得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徐金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大出血的应急处理办法.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收的38名产后大出血孕妇的临床治疗数据综合与回顾,探讨有效的应急处理办法.结果: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不同,所适应的应急处理办法也有所不同.结论:可以根据普遍多发的大出血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应急处理策略.
作者:尤优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两种气管内导管消毒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6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对照组采用3%双氧水消毒,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时间;结果:两种消毒方法都有效,实验组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气管内导管的消毒快而有效,取材方便,经济适用.
作者:刘秀竹;廖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重要措施,也是检查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继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