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林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本院诊治的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统计两组的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升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200例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所有分娩孕妇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孕妇分娩期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增加分娩的信心.逐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高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心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心脏内团块有16例为粘液瘤,32例为血栓,3例为赘生物,1例为横纹肌肉瘤,超声诊断准确率98%.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病史、团块附着位置、形态、活动度、内部血流信号及其与周邻组织结构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占位性病变能作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潘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中药联用治疗预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着分组就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照组)及加强中药联合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但观察组疼痛症状消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1例,疼痛1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6例,10例,4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重要措施,也是检查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继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的护理风险及管理方法,使其更好的掌握糖尿病患者病情,更好得让非糖尿病护士了解有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从而达到对糖尿病病人更好的管理与及时的治疗.方法:对非糖尿病区的联络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对这些护士的实践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结果:让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得到更有效的管理.结论:当前非糖尿病病区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管理得风险性,及其作用,专业的培训加实践的操作,有利于提高非专业的糖尿病护理效果.
作者:王启丽;黄波;刘翠珍;张喜燕;柳韬;张雯;张春花;白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住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且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7例.结果:6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35例;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17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7例;继发颅内感染者15例.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能降低死亡率,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一种积极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注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处理可改善预后.
作者:蔡清风;泮双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部肿瘤放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75%,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熊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核心制度中重要的一项是护理交接班制度,它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自2010 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要求责护士对分管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护理交接班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预防事故发生的保障措施.护理晨交班往往是要求护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1].因此,交接班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而且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2].详细而全面的交班, 一方面有助于交班护士评价本班工作完成情况, 另一方面有助于接班护士合理安排本班的工作.在日常的交接班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漏交、重复交接的情况.
作者:曾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分析鄞州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情况.方法:根据各单位上报的报表汇总和实地核实全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数据.结果:鄞州区疾控中心装备冷链车1辆,常温冷库2台.低温冷柜4台.全区24家基层预防接种门诊共装备常温冰箱67台,其中医用冰箱35台,普通冰箱32台;配备低温冰箱25台,其中医用低温冰箱23台,普通低温冰箱2台.配备接种临时用小冰箱共计39台.结论:鄞州区冷链设备装备数量能基本保障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疫苗冷链设备管理中,急需补充和更新的为2-8℃的冷藏设备,医用冰箱是以后疫苗储存设备的选择方向.
作者:任美娟;马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后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本次观察的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共15例,占12.5%,其中严重并发症者4例,占3.33%,包括损伤胸膜者1例,损伤血管者1例,严重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者1例;轻度并发症患者11例,占9.17%,其中切口感染者2例,腹膜损伤者3例,皮下气肿者6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7.6天,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4天,出现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稍长于未出现并发症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临床医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同时注意严格控制后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培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精神科护士长是医院管理系统中的第一线管理者,其位置及作用至关重要,她是病房护士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一名素质好的护士长,不仅应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领导艺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神科护士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这对提高护理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张建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卫生监督执法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国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目前,我国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执法工作要有相应的对策,在执法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目前的卫生执法工作做得更好,才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治疗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有5位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研究与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资料,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后,再采取修补术进行治疗,将两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同时要记录好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研究中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位患者中,形成瘘管的患者有1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位,出现腹外疝复发的患者有2位.在分析与研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以后,再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前一次手术相比较,在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方面,再次治疗明显较高,其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腹外疝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无张力修补术,主要优点有:手术成功的概率比较高、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受到患者的年龄以及腹内压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以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进而使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苏永辉;吕生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US-201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利用光电比色法,配合体外诊断生化试剂进行检验的仪器,仪器工作时先检测标准液及待测样本液的吸光度,然后经过分析计算,测定出样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状态.本仪器由恒温吸收池装置、光电检测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以及打印机组成.主要应用于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仪器采用中文操作系统,开机时可自行检测系统有无故障,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提示用户,进行及时处理.每次检测结果可自动保存,多能储存200个检测结果.
作者:蔡伟;郭继英;李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药物降颅压,并且给予依达拉奉、纳络酮等及时调控患者的血糖血压,同时维持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的康复指导,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存活率,治疗组为90%,死亡1例,3例呈植物人状态,其他患者生活均能够自理;对照组为80%,死亡4例,4例呈植物人状态,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医护满意度上,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脑梗死患者,应当采取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的原则,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在实施早期的康复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作者:潘正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养心通脉汤医治冠心病的具体疗效.方法:随机将156例冠心病者分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78例.对中药组通过养心通脉汤医治,对西药组通过纯粹的西药医治.之后,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疗效,中药组的疗效比西药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养心通脉汤医治冠心病,效果很明显,有效率很高.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受试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受试者的权益,如成立伦理委员会,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和GCP的相关规定有所出入,如何更加规范临床试验,真正使得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惊恐障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48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和干预组(药物治疗加心理行为干预)各24例.用HAMA、CGI-SI、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治疗后HAMA、CGI-SI及TE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PD的焦虑情绪,减少症状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刘松云;冉超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由于小儿身体各类系统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且皮肤嫩薄,所以极易发生烧、烫伤,特别是1至5岁的小儿易受伤,此年龄组占整个小儿烧伤的三分之二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在各类烧伤中,又以开水、热饭烫伤多.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康复慢、并发症多,常常危及患儿生命.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此类患儿58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