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强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采用了加压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三种治疗方法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及分析后,可明显看出应用交锁钉与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应有钢板内固定方法的患者.结论:为了有效提高根据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完全考虑患者胫骨骨折特点,治疗选择佳的入路方式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项良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避免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发生,希望通过我们精心有效的护理及指导,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针对压疮发生的易发因素,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105例患者中带入压疮9例,入院后发生压疮3例.结论:由于认识性的提高,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增进,及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
作者:谢巧卫;吴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化学一直是药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面向高职大专生开展教学.依据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目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邱雯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部肿瘤放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75%,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熊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
作者:王婵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US-201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利用光电比色法,配合体外诊断生化试剂进行检验的仪器,仪器工作时先检测标准液及待测样本液的吸光度,然后经过分析计算,测定出样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状态.本仪器由恒温吸收池装置、光电检测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以及打印机组成.主要应用于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仪器采用中文操作系统,开机时可自行检测系统有无故障,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提示用户,进行及时处理.每次检测结果可自动保存,多能储存200个检测结果.
作者:蔡伟;郭继英;李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对绍兴市0-16周岁病残儿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试图分析影响新生儿及儿童健康的因素,以期为今后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儿童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父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机会偏大等因素均对所生育子女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现男性儿童病残罹患率高于女性儿童,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出生监测、宣传教育、把好病残儿父母再生育审批等措施,特别是针对合并多个影响因素的高危人群,努力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邵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总结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腰麻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10岁的小儿手术259例,先给予七氟烷诱导,再行腰麻后手术,术中给予丙泊酚维持镇静.观察患者在诱导期不良反应,并对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血压、心率、SPO2、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诱导期出现燥动215例,麻醉诱导时间平均为0.9±0.3 min,苏醒时间平均为10.2±3.1 min,咳嗽屏气5例.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心血管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腰麻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丽虹;史迎春;金英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是衡量医院的产科质量及对孕妇责任感的重要标志,现就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一年半1080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进行手术复位的74位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将其设定为治疗组,并采取中医手法进行整复治疗.选取同期的74位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在优良率方面能达到91.88%,对照组患者在优良率方面能达到72.97%,将两组患者的优良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没有出现再次骨折、断裂或者是畸形愈合的情况.结论:对于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整复治疗,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固定的较为牢靠、不容易出现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愈合率、能在初期采取功能训练,比较适用于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苟新源;应树华;王浩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秋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于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治疗时间应持续4周,一个疗程持续1周,停药之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治疗组有54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72%,有1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患者总数的16%,有9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任何变化,占患者总数的1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36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48%,有15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患者总数的20%,有24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任何变化,占患者总数的32%,总有效率为68%.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付路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详细介绍了医院流程管理的理论,详细的分析了流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对流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医院管理者如何更好的应用流程管理、合理的使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秋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治疗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有5位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研究与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资料,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后,再采取修补术进行治疗,将两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同时要记录好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研究中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位患者中,形成瘘管的患者有1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位,出现腹外疝复发的患者有2位.在分析与研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以后,再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前一次手术相比较,在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方面,再次治疗明显较高,其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腹外疝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无张力修补术,主要优点有:手术成功的概率比较高、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受到患者的年龄以及腹内压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以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进而使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苏永辉;吕生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国民间向来有利用生姜治疗某些疾病的习惯,本文以姜科植物的生姜的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揭示生姜的药用价值,为生姜的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陈晓燕;房春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9月~2012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如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心理护理等,对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予以子宫切除.结果:81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76例在1h内得到纠正,5例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结论:早期诊断,恰当的护理,对抢救后阴道仍出血不止者应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文对川芎的传统应用以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霍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正常分娩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住院计划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0例,按心理综合护理法实施,观察孕产妇正常分娩的效果.结果:与未接受心理综合护理的产妇相比,接受心理护理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并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新女;宁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用药规范培训在改善不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中心卫生院于2011年1月起开始实施用药规范培训,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3000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30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总例数以及重复用药、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疗程不合理、药物溶媒不合理、药理作用拮抗、毒副作用增加、药物间理化性质改变、特殊患者用药不当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处方.结论:开展用药规范培训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基层医院用药规范培训在改善不合理用药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张莞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4年分娩的初产妇以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产后或者治疗后42天、6个月后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以不同康复,在康复方法的应用中应体现规范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医疗原则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作者:王福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