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房春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不同方法处理肺大疱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6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59例手术成功,5例漏气,1例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功能、原理及操作规程以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并熟悉设备保养,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作者:徐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各项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79.06%,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旭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门诊抽血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方式与技巧,主要从微笑服务,语言的礼貌性,安慰性,科学性等五个方面论述,为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而努力.
作者:张海丽;都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产科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感染预防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预防和护理,4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占4%,2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占2%,1例患者出现肠胃感染,占1%,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1%.结论:对产科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论述了学生参与高职学院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高职学院图书馆实施学生参与管理的策略.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产科护理的重要保障工作,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能故大限度的降低产科护理风险.本文在充分分析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发热消退时间为(2.84±1.01)d,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6±1.11)d,痊愈天数为(5.31±1.07)d.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期间3例发生白细胞下降,1例发生血小板下降,未特殊处理,治疗后复诊均恢复正常.结论:本组患儿为手足口病轻症病人,一旦发现患者应积极治疗,要重点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疱疹伴发热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罕见,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范卫萍;俞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重要平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关系着医院的形象和利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也必然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门诊药房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门诊药房应从收据处方、检查处方,到调配药品,核对药剂,发放并交待和答复患者的询问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整个服务过程都需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特别应当注重排查并杜绝因药品调剂差错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作者:张梅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婚前保健宣传和对地贫双方阳性夫妇的跟踪随访对降低地贫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针对武宣县实施了婚前保健宣传,选取9765对婚检人员采用血球分析仪(五分类),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阳性评定标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2fl),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计算地贫初筛阳性发生率.结果:实施婚前保健宣传和对地贫双方初筛阳性夫妇的跟踪随访后,2011年-2012年,地贫初筛双方阳性的地贫基因诊断率和地贫同类型基因的产前诊断率都有所提高,而地贫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讨论:婚前保健和对地贫双方阳性夫妇的跟踪随访可以有效的降低地贫出生缺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廖木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11名,护士7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14名,大专10名,中专6名).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思维培训,培训6周后陆续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30名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评估内容,例护士与家属、患者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及患者的主动配合度等,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更能有效规避一些骨科护理中的风险,且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度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谈老年中风患者压疮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07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中风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对照组72例行传统压疮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72例行新型压疮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2.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2.78%.两组患者压疮产生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压疮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于创痛压疮常规护理措施,值得在老年中风患者压疮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华贤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肺癌是一种由细胞突变而来的克隆性疾病,是导致人类癌性死亡的首位疾病,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肺癌分为两种类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是指SCLC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全球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80%~9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对NSCLC疗效不确切,与化疗合用才能优势互补.随着肺癌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的不断改进,肺癌预后有了一定改善.近年来,随着大批新药的上市,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NSCLC新的治疗手段,为NSCLC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前景.本文将就NSCLC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蒋鹏;刘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护理的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经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配合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40例患者配合良好,占43.0%;30例患者配合一般,32.3%;23例患者配合度较差,占24.7%.观察组患者中有55例患者配合良好,占59.1%;35例患者配合一般,占37.6%;3例患者配合较差,占3.3%.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多数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认识不足,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个体化针对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BOE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通过观察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的变化,测定45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口服通腑合剂,解决便秘后脑水肿变化情况,并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程第1-4天,排便前与排便后患者对比,未排便患者所测阻抗出血侧大脑半球峰值均显著高于排便者,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一致.结论: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后,使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脑水肿监测峰值明显降低.
作者:王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MPS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类于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以下从不同方面探讨及分析了MPS的常见病因,诊断和治疗.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作者:董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主要措施,为提高特殊病理生理条件下的心衰治疗疗效提供方法,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以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这些患者治疗方案中主要使用的治疗设备和治疗用药,并客观评价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由此总结分析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结果:本次所研究的60例患中有明确诱发心衰诱因者47例,主要为肺部感染和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以持续性喘息、端坐呼吸、咳嗽、咯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及其双下肢不同程度浮肿为主;治疗措施中主要包括氧疗、利尿剂、抗身素、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及其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经治疗后57例患者顺利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5%,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总体而言,在综合治疗措施干预下,治疗效果满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治疗原则是保证一定的氧气供给量以提高氧饱和度,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缓解心脏前后负荷,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感染、心率失常等给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临床可酌情参考使用.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急性阑尾炎100例,对其感染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对阑尾炎患者感染因素的调查,可以得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术前处理、手术切口方式、病例类型以及是否留置引流管.结论:在对阑尾炎进行手术时,不仅要采取正规的手术治疗,而且还要提高对切口处的保护.
作者:王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析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中以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多,占33.3%,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服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机体出血、肾脏损害、哮喘和听力损害.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上的合理运用,也才能发挥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凤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ICU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识别、评价及处理,持续寻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探索风险管理对于ICU护理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估量出其可以有效回避的护理风险,不断改善护理的质量.全科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潜在风险识别的知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相关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辨别风险事故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为患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这样才能通过ICU护理风险事故的分析与防范,树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加强风险监控力度,落实好护理仪器的监控以及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雷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并分析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将我社区作为研究中心,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通过争取办事处领导,争取社区委员会支持,深入社区,定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体检、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随访等服务,准确诊断社区慢性病,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及高位人群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开展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前后,社区内慢性病新增人数、控制率、费用支出以及人群知晓率等.结果:通过对社区慢性病推行积极的全科医疗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社区内慢性病发病率及治疗费用,社区内慢性病控制率及人群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在社区中推行全科医疗模式可预防社区慢性病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