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作用

冯莎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自然分娩率, 健康分娩
摘要:目的:浅析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2012年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资料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人性化护理前1年的产妇资料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6.16%,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7.39%.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健康分娩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丙基硫氧嘧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丙基硫氧嘧啶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丙基硫氧嘧啶片单一用药,观察组31例,行丙基硫氧嘧啶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甲状腺体积比对照组小,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甲亢治疗中,丙基硫氧嘧啶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露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厚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体会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因为它含有其他乳品所没有的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如SIgA,因此能保护婴儿少患疾病:母乳喂养能给一种亲密性,并使之从孕期状态向非孕期状态成功的过渡,伴随吸吮而产生的催产素,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母亲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所需的营养物质,能通锅铲后闭经得以贮存,有利于产后的康复,亦有利于推迟受孕,此外,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笔者所在医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积极地向每个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

    作者:欧艳霞;汤永娟;吴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成为提高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实力的重要标志[1].不少医学院校对基础专业课及临床医学课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对双语教学的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覃新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式剖宫产术及其改进术后腹壁粘连情况探析

    目的:对新式剖宫产术及其改进术后腹壁粘连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进行新式剖宫产和50例进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后腹壁粘连情况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腹壁粘连情况.结果:35例新式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粘连,20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出现腹壁粘连,改良组组患者在手术进行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患者出现腹壁损伤的人数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使患者的腹部粘连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和减少腹壁损伤人数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徐子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涟水县1951-2012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涟水县1951~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1951~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多年来,涟水县麻疹疫情共出现15次流行高峰,流行高峰间隔时间3~6年.五个阶段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发病率高为1952年,达1753.40/10万,发病率低为1989年、2004年和2012年为0.结论:今后涟水县应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接种措施,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以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贯彻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和宣传.

    作者:谭玉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豆浆无论自制还是购买都应再次煮沸后食用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饭吃饱吃好,一天才有力气.豆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瓷饭)之一,早餐搭配一杯豆浆相信是许多人的首选.大家喝的豆浆无非就是家里自制或是街边购买,那么我们每天喝的豆浆卫生状况如何呢?

    作者:任怡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数明显均优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方法,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大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评估骨科护理风险中评判性思维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名,包括主管护师8名,护师11名,护士7名,助理护士4名(本科14名,大专10名,中专6名).对实验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思维培训,培训6周后陆续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130名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评估内容,例护士与家属、患者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态度及患者的主动配合度等,评估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护士更能有效规避一些骨科护理中的风险,且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度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评判性思维在骨科护理风险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50例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住脑出血病人50例,体会到本病的护理较为复杂,血压过高可引出再度出血,加重病情,血压过低可致脑缺血,脑梗死,甚至休克死亡.现将对50例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素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MPS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类于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以下从不同方面探讨及分析了MPS的常见病因,诊断和治疗.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作者:董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3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后我院予以临床护理,并就护理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53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46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2例患者疾病恶化进行手术治疗,3例患者自动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强化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紧急救治的成功率,对于提升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作用突出.

    作者:郭艳萍;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药物降颅压,并且给予依达拉奉、纳络酮等及时调控患者的血糖血压,同时维持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的康复指导,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存活率,治疗组为90%,死亡1例,3例呈植物人状态,其他患者生活均能够自理;对照组为80%,死亡4例,4例呈植物人状态,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医护满意度上,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脑梗死患者,应当采取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的原则,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在实施早期的康复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作者:潘正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的落实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干预措施的实施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分析,并对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我院于2009年01月~2011年01月住院患者因发生坠床或跌倒事件上报病例数和2011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对住院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之后跌倒坠床自伤病例数,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2011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对住院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之后跌倒坠床自伤病例数显著下降,运用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据数据统计跌倒坠床自伤相关因素中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护人员防范意识淡薄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实施在预防跌倒坠床自伤方面的效果明显,更能确保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谭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足口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儿童常见.手足口病(HFMD)为肠道病毒(EV)群属RNA病毒类的小RNA病毒科,其中可致手足口病者主要是科萨奇病毒(Cox),包括A组中的CoxA10、A16,B组中的B3,其次是EV71.近几年来本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且发病人群以婴幼儿居多,常有群体爆发案件报道.我国自1981年上海始见本病,现西医临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例如利巴韦林(病毒唑)、病毒灵等,均有一定疗效[1].中医药防治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伟;李艳;窦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评估健康教育在儿童居家环境危险因素中作用

    儿童由于缺乏自觉地防护心理和安全防范意识,容易发生伤害[1].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的新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近80%的家长表示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2].故通过入户检查儿童居家安全情况,评估儿童居家危险因素并提供健康教育干预等措施,评估居家危险因素在儿童家庭中改善情况,为伤害发生率的降低提供适用性、可行性的依据.

    作者:陈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0例痔疮手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钾血症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和健康指导.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2年50例低钾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病情稳定,四肢恢复.结论:及时合理的补钾,重视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是低钾血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小燕;张燕;罗群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异形橡皮膏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橡皮粘膏在临床应用广泛且使用平凡,根据患者的不同用途,护士则需要准备的不同规格以备临床使用.虽然现在医疗市场有不同材质及不同规格的粘膏可供临床使用,但是,从科室成本及使用效果来看,橡皮粘膏的使用频率任然很高.为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及储存,护士往往会将大卷的粘膏裁剪成宽窄不同的条形,然后卷在废弃的注射器上以备用.优点是使用及携带方便、好取,也比较节省空间,便于储存;缺点是形状往往受限制,只能裁剪为条形如蝶形或P形等粘膏无法使用,且缠卷时间过长会影响粘膏的黏性,导致敷料等固定不牢.为了方便临床使用,节省制作时间,且保存粘膏的黏性,我科发明了异形粘膏的制作方法,经过试验和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行72例鼻窦炎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在鼻内窥镜下对鼻窦炎患者进行鼻腔鼻窦病灶部位进行摘除或引流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鼻窦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之前对于上述72例患者进行鼻窦CT水平位以及冠状位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其中有38例患者患有上颌窦病变,在鼻内窥镜下对其进行上颌窦开放引流手术;18例患者发现有合并筛窦炎,因此在鼻内窥镜下对其进行筛窦以及上颌窦引流手术,对于16例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了鼻内窥镜下鼻道窦口病灶复合体摘除手术.结果:56例行鼻窦引流手术患者治疗后,其中43例患者引流畅通,占76.79%;病情有所改善患者12例,占21.43%;无效患者1例,占1.79%.16例行鼻内窥镜下鼻道窦口病灶复合体摘除手术患者,治愈10例,占62.5%;好转5例,占31.25%;无效1例,占6.25%.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鼻窦开放引流手术可以很好的为患者解决鼻窦口引流的问题,鼻道窦口切除手术对于严重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明显,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规范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护理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因此,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治疗鼻窦炎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廷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