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梅;蒋华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以40例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时才确诊的孕妇为对照组,以40例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且经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孕妇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可使孕妇发生羊水过多、妊高症、胎膜早破及产后感染并发症.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使围产儿出现巨大儿、早产、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结局的发生例数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带状疱疹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全部50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治愈率为100%,疱疹痊愈持续时间为(12.93±2.19)天,皮肤干涸时间为(8.24±1.41)天,新疹停发时间为(4.35±1.34)天,疗效显著.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皮肤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与优化.
作者:雷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简称DN,是一种典型的糖尿病并发症,近几年,利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这种症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糖尿病肾病的病名病因出发,综述了中医药方法取得的新进展.
作者:赵伟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糖药联合行为干预,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60例非典型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如下两组进行治疗观察:A组采用750mg/d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进行治疗、B组仅使用750mg/d二甲双胍作为对照组;持续观察三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BMI、FBG、INS、IRI指标等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然而A组效果更显著.结论:降糖药与行为干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症状,但两者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合理饮食、留置尿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4 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6h ±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 30±50 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无中转开腹,术后无病死情况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d±1d.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婴儿肠套叠系急症,患儿年龄小,需通过家长了解病史,增加诊断及治疗困难.到需要行手术治疗时,增加手术及麻醉风险,我院从2004年-2009年共收治9例患儿并行肠套叠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递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健康体检中心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成长起来,并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检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健康体检中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健康体检中心的初的意义消失,并逐渐的失去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健康体检中心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剖述,并相应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作者:顾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肌钙蛋白与儿童心肌炎的相关性及在诊断心肌炎中的参考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酶法测定38例心肌炎和26例非心肌炎患儿的血清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比较确定患儿病情变化.结果:表明肌钙蛋白与心肌炎患儿病情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肌炎患儿的CTnI明显高于非心脏疾患患儿,且患儿经心肌营养等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CTnI显著降低.结论:肌钙蛋白与儿童心肌炎有相关性,是儿童心肌炎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翟栋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夹板对预防唇裂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将五年内收治的326例(3个月~2岁)唇裂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第二组使用自制夹板护理,观察术后感染情况.结果:第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第一组.结论:使用自制夹板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高血压疾病在社区医院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水平.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0人.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管理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75%,用药依从率为70%,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58.33%,用药依从率为51.67%.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加强社区人们对高血压症状的了解,提高防治意识,改变生活习惯,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以及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作者:邹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60例,护理组(3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以及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满意率90.0%,对照组80.0%;护理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6.7%,对照组为23.3%;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急诊宫外孕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率高,且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志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用药规范培训在改善不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中心卫生院于2011年1月起开始实施用药规范培训,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3000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30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总例数以及重复用药、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疗程不合理、药物溶媒不合理、药理作用拮抗、毒副作用增加、药物间理化性质改变、特殊患者用药不当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处方.结论:开展用药规范培训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基层医院用药规范培训在改善不合理用药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张莞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阴道超声的手段对于妇科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妇科急腹症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采用阴道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使用GE型多普勒超声阴道探头诊断仪以及LOGIQ3型彩色多普勒阴道探头诊断仪,超声频率为5~8MHz.对比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评价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经病理学以及其他方式诊断有27例患者为黄体囊肿破裂,阴道超声诊断出24例,符合率为88.88%;有68例患者为异位妊娠,阴道超声诊断出63例,符合率为92.65%;有19例患者为急性盆腔炎,阴道超声诊断出18例,符合率为94.63%;有9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阴道超声诊断出9例,符合率为100%.阴道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0%.结论:阴道超声方式诊断妇科急腹症,对患者影响较小,准确率较高,不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较为严重的伤害,因此患者检查时医从性强,其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其探头距离病灶部位近,准确、快捷、方便、频率高,目前已经成为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头痛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因头痛而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2位,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患者的病因.结果:颅脑CT出现有异常现象的有52例,而神经系统中有异常的体征出现的有31例.CT检查中发现脑膜瘤的患者有30例,胶质瘤的患者有8例,颅内出现转移瘤的患者有4例,垂体腺瘤的患者有4例,丘脑内部出现少量出血现象的有3例,脑室内出现少量出血现象的有3例.结论:对于大部分的头痛患者来说,头痛可能是由于中枢的神经系统中器质性的疾病所引发,颅脑的CT检查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但是神经系统在检查时有阳性的体制,病程短并且有着持续性头痛倾向的患者仍然需要进行颅脑的CT检查.
作者:贺奇;李向东;田新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起病隐匿,特异性不强,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在表现不典型的甲减患者中,常因出现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及心肌酶显著升高而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炎.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减少,黏蛋白黏多糖聚集引起心肌黏液水肿有关,需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郭璐;殷学礼;吕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为我科2012年-2013年收治病人,年龄56~92岁,主要症状:夜尿增,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等待,尿后滴沥不尽等.1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不,9例出现尿潴留.
作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深静脉置管具有保护外周血管,穿刺次数少、安全、方便,减轻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置管期间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昕;康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滕州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强监管、重服务、抓民生、促和谐,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滕州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出初步的分析.
作者:张冠宇;宋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人数较对照组少2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药效持久,可使患者的血脂浓度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