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夕芳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与产妇体位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健康产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给予陪伴分娩与产妇体位变换,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陪伴分娩的同时,分别于第一产程采取自然体位,第二产程采取半卧位,能明显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夏春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大量出血一般指在短期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为一临床常见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另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接诊的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154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7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策略,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与恢复情况进行现察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症状完全缓解并恢复良好68例,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疼痛恢复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在止痛药使用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加速他们的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路书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4例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4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手法整复及功能锻炼后,治愈97例,占85.1%,好转16例,占14.0%,未愈1例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对所有患者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108例患者骨折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完全消失.6例患者在做剧烈运动或天气转冷时踝关节有轻微疼痛、紧张感,遂继续给予热敷、中药内服治疗.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踝部骨折疗效理想,但对于愈合不佳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发生.
作者:杨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而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为常见并发症.液体外渗后若处理不及时,常可致局部红肿、灼痛甚至形成溃疡,严重时可局部感染、败血症等,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易引起医疗纠纷[1].有报道称芒硝冰袋冷敷可以减轻创伤肿痛[2,3].为减轻因外渗而引起的静脉炎,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近年来,我们在发生输液外渗部位采用芒硝冷敷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秀云;王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改进软组织剥脱伤的治疗方法,选用全厚皮瓣原位回植治疗,降低急诊误诊并促进创伤的修复,减少伤残的发生.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软组织剥脱伤患者采取全厚皮瓣原位回植治疗的手术方法.患者入院治疗后,应先麻醉再消毒,再用稀碘伏、双氧水、等渗盐水反复冲洗创口.尽可能地保留剥脱组织,采取全厚皮瓣原位回植的方法,包扎伤口.术后抗感染、抗凝、抗体克治疗.术后一周后打开包扎检查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应随访1~3月,观察情况.结果:80例中全部成活73例,90%以上成活5例,90%以下成活2例.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随访2个月,相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全厚皮瓣原位回植治疗软组织剥脱伤有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应当用全厚皮瓣原位回植治疗软组织剥脱伤.
作者:朱杨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单位q8h,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判断疗效并进行对照.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氧分压、氧合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及脏器功能衰竭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及各种炎性反应指标,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瑞红;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文章主要对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及术后低钙血症的相关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某院70名患者为例,其中实施双侧腺叶全切除手术的共有5例,实施一侧腺叶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手术的共有20例,而实施双侧次全切除的则有13例.此外还有12名患者实施了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另有20例患者实施了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术中对患者甲状旁腺进行保护.结果:实施的70例手术中,共有23例患者出现低血钙症,其病症发生率达32.86%.其中5名患者进行了双侧腺叶全切除术,有14名患者完成了一侧腺叶全切除术+对侧次全切除术,有2名患者实施双侧次全切除术,1例实施了单侧腺次全切除术.依据患者症状实施治疗,取得有效控制.结论:在完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易发生低钙血症,且多属于暂时性低血钙,此外部分患者存在一定低钙症状,在完成适当补钙后,患者均可较好预后.
作者:方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经血液分析仪监测的标本血涂片形态学观察和白细胞分类,比较分析血常规化验中的600例正常血标本和2100例异常血标本,分析总结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600例正常血标本经血涂片分析出现10例异常,其中假阴性为1.7%,2100例异常标本经血涂片分析后出现952例正常,其中假阳性为45.3%.结论:血涂片观察与分析工作有助于提升疾病诊断率,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全面的诊断依据.
作者:陈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简易弹力胸带在减少心脏病经胸骨正中开胸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的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月~12月全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上,经胸骨正中劈开行心脏病手术的356例患者为观察组.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年龄在35周岁以上,经胸骨正中劈开行心脏病手术的39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骨固定及常规缝合切口,敷料覆盖,均未行胸带包扎固定胸部.观察组在心脏病术后仍采用相同胸骨固定及常规缝合切口,敷料覆盖,术后第一日均予以大小适宜的弹力胸带包扎固定胸部,两组术后应用抗生素均为同一生产厂家的头孢二代(盐酸头孢替安).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需口服或注射止痛剂38例(10.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例(48.7%)(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延期愈合、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例(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例(6.3%)(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1.2)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5.2±3.5)天.结论:经胸骨正中劈开行心脏病手术后,应用简易弹力胸带包扎固定胸部,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低住院日数及住院费用;且简易胸带具有价格低廉,使用简便,无创伤等特点,可行临床推广.
作者:罗良琴;金素;刘惠;廖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叫徐光华,祖籍河南,生于陕西,退休于清远,现在广州仁爱医院上班.系主任中医师,广东名中医.1962年从医,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书5本,有《金匮要略新编》,《千金诊法释评》,《千金养生秘诀》,《徐光华医学论文集》,《徐光华医文集》.获两项国家专利,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获“华医英才”与“民族医药之星”称号.1992年赴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交流,1995年受美国圣荷西世界传统医学联盟邀请作疑难病诊治学术报告.曾被多家报刊报道,多部辞典收载.
作者:徐光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显效,16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34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27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5例患者比较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观察组33例患者满意,15例患者比较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中医治疗,68例患者中有经中38例为显效,24例为有效,6例为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心律变化情况均较为明显.结论:采用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应得到大力推广.
作者:邓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承担医院内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危.卫生部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行业标准后,器械清洗效果受到大家的空前关注[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现代医院供应品种繁多,涉及科室广,使用周转快,每项工作均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如何评价现行的清洗方法是否正确,如何建立合理的清洗流程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者:马文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较多,以乳头状癌多见.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以其乳头状结构和特征性的细胞核形态,包括毛玻璃核、核沟、核内包涵体等特点而易做出诊断.[1]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情况下,良性乳头状增生(BPH)与PTC的鉴别非常困难,有一些明确的恶性指标,如毛玻璃核,主要依靠镜下的主观判断,且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仍可有透明核的出现.
作者:赵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缺血性中风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缺血性中风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的病人采用补阳还五阳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脑部血液循环保持通畅,不良反应极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永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栓通联合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2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丹参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可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急性脑梗塞治疗的病患156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79例实验组和77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①溶栓治疗;②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③脑代谢活化剂;④补充血容量.结果:根据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47%,对照组为73.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相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较单一的西医治疗,治疗的效果要更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亚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为青壮年,伴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因该病病情严重,病程长,且常继发其他合并症,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必须加强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我院共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25例,为了使截瘫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尽早使生活自理,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行了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使患者增强了治疗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高凤;姜琼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餐能力和行走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万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