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丹
介入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根据患儿先心病类型可分别采用VSD封堵术、PDA封堵术和ASD封堵术.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要很好的护理配合,才能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曾晓玲;吴礼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措施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结果:3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95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4%.结论:改变以往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新的护理观念,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病的治愈率及减少了复发率,有效地缩短恢复时间,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阎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主诉之一,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约25%患者无法工作.眩晕的发作原因十分复杂,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眩晕诊治规范,但立即解除患者的眩晕症状为当务之急[1].本人在临床上采用盐酸丁卡迪尔与舒血宁治疗颈性眩晕,改善眩晕症状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继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从护患沟通的视角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介绍我院有效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增进护患信任,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结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有效护患沟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研究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锦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因其有多种多样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且有多种疾病与阑尾炎有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症状,致其在急腹症中诊断失误率高,有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16%.总结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少见疾病与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旨在拓宽思路,加强医生责任心,降低诊断失误率.
作者:桂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帕金森氏病是锥体外系疾病常见的一种,中医称之为颤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西药治疗多给予左旋多巴、安坦等副作用较大,得病后多伴有抑郁症状,很多病人不能坚持治疗.笔者采用舒肝补肾法为主治疗帕金森氏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芬;陈红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妇女生命严重的疾病.我国政府重视宫颈癌的普查普治,特别是在我们这些贫困、边远山区,免费连续三年实行宫颈癌的筛查,让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宫颈癌的防治观念上,得到大大的提升,让她们懂得了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能大大提高广大妇女朋友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让宫颈癌患者能在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通过进行大力防癌知识的宣传,让老百姓知道怎样防癌,而且懂得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能明确病因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治的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吴华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通常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及人身风险等.随着护理职能的不断拓展、护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内涵及患者需求的变化,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严重缺失,护理工作的风险性不断上升,护理风险成为护理管理者日益关注的焦点.护理风险是医疗风险的一个分支,是可能会给病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或者可能会给医院带来额外资源消耗的事件.
作者:谭仕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农村由于其地理环境、人员素质、信息缺乏等各种因素使结核病防治非常棘手,因而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现状,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和高度的责任感是疾控人员不可缺少的关键素养.
作者:郑远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不同时期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14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急诊介入治疗组65例,治愈率为45例(占69.23%),择期介入治疗组78例,治愈率为42例(占53.85%),统计学比较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有效率、心绞痛率、病死率方面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急诊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择期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梗死部位血运状况,保护心功能.
作者:曲乐天;臧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针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防治,探讨临床经验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小组中67病例进行行脊柱后路手术分析,探询相应治疗的研究方法,其中有7例并发脑脊液漏,有2例创伤致硬脊膜损伤,有5例手术医源性损伤致硬脊膜损伤.结果:针对存在的病例问题,通过进行手术修补,以及漏口缝合等措施,配合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置管持续引流,可以使得伤口尽快恢复愈合,尤其是切口漏达到7~14 d停止.结论:进行手术修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切口缝合的严密性,同时防治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配合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置管持续引流,尽快得以恢复痊愈.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电生理室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心电检查冠心病患者85例,均依次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方式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阳性率等.结果:本次研究85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51例,检出阳性率为60.0%;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65例,检出阳性率76.5%.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两组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阳性率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类型.
作者:鞠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2年间收治的79例胆道手术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在47-68岁之间,女性34例,年龄在51-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防治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Ad5)腺病毒是无包膜的线性双链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其基因组长约36kb,基因组上分布着4个早期转录元(E1、E2、E3、E4)承担调节功能,以及一个晚期转录元负责结构蛋白的编码.E3为复制非必须区,其缺失则可以大大地扩大插入容量.目前多以5型(Ad5)、2型(Ad2)腺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型腺病毒载体浓度及纯度进行检测,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3,4].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临床工作中,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多,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配伍不当的话,会降低联合应用药的药效,增加其毒副作用,更有甚者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并结合日常的临床工作,根据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对比较常见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西药联用的禁忌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以达到提醒临床的目的,进而避免配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龙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淋病是国内外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病原体为淋病奈瑟氏菌.目前,临床上检测淋球菌的方法有很多且各有利弊,其中主要采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和细菌培养法两种.本文对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CR和细菌培养方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受术者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提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分析的方法.结果:受术者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焦虑心理、羞耻心理与抗拒心理,受术者的心理需求为盼望得到温暖、理解、同情、安慰和重视.结论:应重视女扎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受术者顺利
作者:廖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解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较好,并且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均较好,p<0.05.结论: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超声诊断体会.结果:术前超声检出139例(93.9%),其中单纯性阑尾炎48例,非单纯性阑尾炎91例;较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非单纯性患者的声像图体征更复杂,多见不规则低回声肿块、管腔内强回声伴声影及阑尾周围积液,少见靶环征及指状低回声肿块(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中,低频、高频探头结合使用,可明显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高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