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体验

韩铭

关键词:全科医生, 慢性病, 心理疏导
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收治50例在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进行病情调查以及测试.结果:绝大部分被检查者存在焦虑或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其中占总人数的75%-80%,心理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高达45%左右.结论:患者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全科医生应该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必要时可以让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以防延误病情.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及皮肤美容结合治疗痤疮700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及皮肤美容结合治疗痤疮的疗效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痤疮患者700例,采用中西医及皮肤美容结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及皮肤美容结合治疗后,患者痊愈616例,占88%,好转82例,占11.7%,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西医及皮肤美容结合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东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和诊断、治疗用药以及护理的综述,为医护人员快速全面掌握该种疾病知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沈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如何做好普外科临床的护理风险管理

    我科室通过提高护理风险的管理水平,对护理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范与处理.

    作者:符亚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介入治疗的5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心情平静,无局部血肿及穿刺点出血,无并发症出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整体护理,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郑伟;潘淑梅;王亚丽;张丽涛;张艳萍;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并比较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电生理室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心电检查冠心病患者85例,均依次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方式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阳性率等.结果:本次研究85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51例,检出阳性率为60.0%;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65例,检出阳性率76.5%.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两组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阳性率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类型.

    作者:鞠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关于甲状腺肿瘤的术后护理研究

    甲状腺肿瘤是我国临床疾病中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病变,多数表现为良性只有少数会发展成恶性淋巴瘤或癌症等.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患有甲状腺系统疾病,其中甲状腺肿瘤所占的比例为十分之一左右,整体的发病率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做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本文在简单介绍甲状腺生理功能和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术后护理和饮食禁忌做了简单分析和研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陈伟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及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现在消化道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如胃癌、食管癌为突出.本文就如乙醇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来分析消化道肿瘤形成的机制和临床诊断的途径及其治疗方法.

    作者:高燕琴;高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治疗及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临床当中,大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消除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杜丽娟;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颈病变与分娩方式的5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526例宫颈癌的筛查报告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宫颈病变与分娩方式的之间的关联,以期为临床上宫颈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宫颈病变的三步阶梯法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将受检者按照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统计分析各年龄段宫颈病变的发生率.结果:宫颈病变主要发生在35岁-50岁阶段,且平产史的妇女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和机率远大于剖宫产史的妇女.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重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治疗与预后措施.方法:选取我科自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重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的患者根据改良Hijdra计算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间歇性腰椎穿刺引流术,结合静脉注射镁离子及马来酸桂哌齐特.结果:恢复较好7例,其中3例恢复良好.结论:在常规治疗上予以镁剂,马来酸桂哌齐特以及间歇性腰椎穿刺引流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

    作者:南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38例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所下降,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既能很好控制血糖,又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焦建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LC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之特点广为医患所接受,因此通过对我院十多年来开展的LC术进行回顾性总结,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LC术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做好手术随访,缓解患者及家属顾虑,在手术过程中认真仔细、积极主动、随机应变,同时注意器械的消毒灭菌、设备的保养维修.只有不断地实践与总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韩杏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滴注缩宫素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探讨产后滴注缩宫素对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就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的25例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滴注缩宫素对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具有有效地治疗作用,同时,加强预防、分娩过程的监控和护理,对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光珍;杨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治疗后复发转移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比例明显减少,发生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4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5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治愈,其中1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化脓感染;2例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征象,对症治疗后均治愈.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患者均无腹腔内出血及残余脓肿形成,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株炎发生.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起病急,发展快,阑尾穿孔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宗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诊治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技术的成熟和医疗关系的紧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因此剖宫产后术后疤痕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疤痕妊娠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其发生率低,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易漏诊误诊,如未及时处理,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7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胡江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在血透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在透析过程中,采用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这种常见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组以及观察组进行对照的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对总共16例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相应的观察组采用普通钠常温透析,两组在同样每周进行一个疗程两次透析,各个组分别治疗六个月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其低血压反应发生率以及每个月进行一次透析前后血生化检查.结果:序贯透析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的降低,而且清除患者尿素氮清、肌酐以及血钾量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存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序贯透析能够有效的降低以及预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并且降低了患者钠负担以及透析费用,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能够有效的防止血液透析中的透析低血压.

    作者:许妙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腰间盘突出症与CT影像学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讨论腰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症状与CT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和CT检查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患者经过下腰痛评估量表的测评,轻度28例,中度18例,重度14例.Chmorl结节、经骨情况、矢状面髓核情况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密度、额状位和水平面的髓核突出大小、髓核压迫神经根与硬囊膜方式,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的轻重,P<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10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门诊治疗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8例分别应用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进行对照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54例,治愈26例,显效2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54例,治愈18例,显效23例,好转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均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但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口服吸收速度快,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方便、安全、高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谢秩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分析

    目的:对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对42指进行治疗,血管链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上有所形成,并将其作为血供.指体侧方中线为皮瓣轴线,对皮瓣进行设计,中节指体中远端作为皮瓣的转折点,通过逆行转移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缝合修复皮瓣携带的创面指神经断端与指背神经,或对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进行缝合修复,使手指感觉得到重建.结果:通过8-18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皮瓣成活,皮瓣质地和外形良好,有效的恢复了关节的活动度.结论:通过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手术操作非常的简单方便,可靠的血供、指固有动脉和神经的确保都对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另外手术的并发症较少,手指感觉的重建使其成为有效的手术修复方法.

    作者:石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