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诊治体会

胡江辉

关键词:剖宫产率, 术后疤痕, 终止妊娠, 发生率, 子宫破裂, 医疗关系, 生命, 生活水平, 剖宫产后, 漏诊误诊, 临床症状, 患者, 大出血, 特征, 切除, 控制, 技术, 处理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技术的成熟和医疗关系的紧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因此剖宫产后术后疤痕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疤痕妊娠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其发生率低,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易漏诊误诊,如未及时处理,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7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患者,报道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139例康复护理

    目的:旨在临床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心脏及相应的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13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均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病患,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康复护理.结果:139例病患在接受康复护理之后,只有13例再发生梗死现象.平均住院天数15天,出院时,全部病患生活均可自理.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心脏和相应的机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恢复,避免或是减少病患卧床及并发病的发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丹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及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8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照组30例仅仅以常规治疗,同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2.9%,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为(3.82±1.96)mg/dl;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6.7%,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为(5.53±3.16)mg/dl,两组在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胆红素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茵栀黄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鲍莹;程尧;沈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及应用研究.方法:摘取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对其进行两年的社区干预与系统管理,具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社区联系、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同时,还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专案管理,跟踪监测并且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等.对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记录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高血压会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还要记录患者对高血压行为形成率的控制效果.结果:通过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护理,使患者能够提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使患者正确了解高血压会导致的危害,自觉按时服药,使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同时,通过综合护理,患者能够控制自身行为,提高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形成率,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数据,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疾病,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家庭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家庭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B组患者采用常规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A组患者除B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外,加以健康教育干预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6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哮喘防治知识和诱因,可以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梁秀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危重病人护理转运单在急诊科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采用危重病人护理转运单提高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把急诊科2012年1月~3月期间的108例危重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评估,比较两组的成功转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结论: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填写危重病人护理转运单可以有效的评估病人的转运危险性,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应对策略与转运的成功率,降低了在转运中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隽;曾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理论在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舒适护理理论在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运用方法.

    作者:郭文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症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18-40岁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咳嗽症状,研究组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不适、气促、胸闷、发绀、乏力、痰菌阳性以及SPO2<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青壮年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结核性胸腔积液老年患者病情相对比较严重且复杂,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老年人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洪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就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性提出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的措施.

    作者:申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7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护士应掌握熟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作者:崔庆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制萝卜汤用于术后腹胀的食疗护理及观察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我对我院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服用自制萝卜汤能使胃肠蠕动提前,且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12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在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进行分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爱霞;李文婷;贺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讨论关于早期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上面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按摩疗法、穴位推拿、药物治疗、语言训练、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家长康复教育方面的指导.效果: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护理健康指导以提高患儿治疗的效率,大限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和家庭减轻了负担.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效果的主要关键.

    作者:高蓓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出血症状进行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出血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本组2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均全部康复,术后随访无晚期术后出血现象,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对患者术中出血的情况起到缓解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因术中出血而发生死亡的几率.

    作者:马晓娟;马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观察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

    目的:对不同时期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14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急诊介入治疗组65例,治愈率为45例(占69.23%),择期介入治疗组78例,治愈率为42例(占53.85%),统计学比较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有效率、心绞痛率、病死率方面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急诊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择期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梗死部位血运状况,保护心功能.

    作者:曲乐天;臧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Sehonlein-HenoCh紫癜(HSP),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炎.

    作者:杜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6位、98位,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化疗性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只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香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关于4-苯基氨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白血病的活性研究

    抗菌活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在治疗癌症等方面表现出的抗菌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苯胺喹唑啉类化合物分子,以JANEX-1为先导化合物,结构修饰两个系列共18 个目标化合物.合成了6 个未曾在文章中出现过的关键中间体,其结构通过1H-NMR 验证.并且通过对体外抗人白血病K562细胞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该种化合物抗白血病活性要比JANEX-1要高.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例带状孢疹误诊反思

    2011年5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一中年女性拿着外院的CT片到我院针灸科要求治疗.CT报告示:诊断:(1)L4-5,L5-S1膨出并轻度突出.(2)L3,L4,L5,骨质增生.

    作者:江保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制防压伤垫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儿科,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病人的一至认可.减少因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与之同时存在的护患纠纷但是在儿科,由于患者年龄与认知程度的特异性,患儿往往不能像成人患者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留置针,减少硌伤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就需要一种既附合无茵要求,又能充分减少因患儿活动量增加而发生的静脉留置针硌伤为此,我科护士共同设计了一款防恪伤垫,应用于儿科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家长的好评.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琳;邢娜;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所产生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县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三家县级医疗出现的120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皮肤及消化系统为常见受损部位.结论:加强药物使用监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晋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子宫切除术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00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用于术前准备:分析术前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延误率和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患者术前准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术前准备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