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探析

周芳

关键词:抗菌药物, 妇产科, 合理应用,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93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制度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联合用药率、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47例病情平稳后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5例病情危重住CCU病房,5例病情稳定后转入其他医院,3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并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英;钱文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和对比分析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不同治疗效果,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44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一组22例实施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二组22例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4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参考Neer评分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一组术后优良率86.36%,二组术后优良率为81.81%.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锁定接骨板相对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优良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接骨板手术对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更明显,针对老年人更有效,应当临床推广.

    作者:陈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奥氮平(再普乐)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瞻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入组年龄≥60岁发生术后谵妄的老年患者50例,奥氮平组(治疗组)25例,氟哌啶醇组(对照组)25例.用谵妄评定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method,CAM)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 在谵妄症状出现第1,2,3天进行评估.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再普乐)对老年术后谵妄患者的谵妄症状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与氟哌啶醇相当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氟哌啶醇.奥氮平(再普乐)疗效指数显著高于氟哌啶醇.结论:奥氮平(再普乐)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瞻妄安全有效,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哌啶醇.

    作者:蓝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有机磷中毒5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比较阿托品治疗与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阿托品治疗与长托宁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用药次数、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治愈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品,且其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靳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56例胃溃疡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确诊为胃溃疡复发的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独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5.7%,Hp根除率分别为75%和60.7%;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者联合使用对治疗胃溃疡复发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兴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热毒宁辅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利弊

    目的:对热毒宁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进行利弊分析.方法:选择 40例患儿随机分为现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相同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用热毒宁来辅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且值得推广.

    作者:江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病中的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临来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监测;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监测,通过观察对患者疾病的检出率来比较两种心电图监测方法的优劣.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使用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为99%,高血压检出率为9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为72%,高血压检出率为6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检出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有特殊的临床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管癌患者行ERBD后的饮食护理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与胰液反流、胆汁淤滞、结石形成、胆管良性肿瘤恶变、肝脏干细胞的肿瘤样分化有关.均可造成对胆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进而诱发胆管癌.

    作者:孙莹;杨伟平;郭学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6位、98位,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化疗性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只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香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维超声在产前检查中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胎儿唇裂是一种颜面部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以是单纯性,也可以出现在综合征中,也可以伴发腭裂,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产前诊断有着重要意义[1].

    作者:温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龄矽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健康指导

    矽肺是尘肺中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是在天气骤然变冷时矽肺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高龄矽肺患者在各种不适宜的情况下肺部感染症状会加重.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后,必要的健康指导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李巧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夹闭术患者有效护理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病情变化,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群;张丽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中学聚集性肺结核暴发疫情的调查

    2012年3月27日,建始县疾控中心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发现该县某中学有肺结核病例8例,为进一步了解和有效控制该校肺结核疫情,县疾控中心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1 基本情况该中学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校区,高一、二年级在东区就读,高三年级在西区就读,平时两校区学生交叉往来极少.校园内有独立的医务室,4名专业医务人员从事校医工作.现有在校学生3678人,教学班60个,在岗教职员工319人,高三年级共有23个班,在校学生数1419人,男生703人、女生716人、住读生872人;有学生寝室156间,男寝87间,女寝69间,每间寝室约30 M2,住8-12人,各班之间学生无混住情况.教室、寝室窗户很少打开,通风换气不够;食堂卫生、通风情况良好.通过回顾性调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26日该中学共报告仍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人14名(以下称既往病例),此次新报告病例8例.

    作者:吴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骨科便秘患者应用插管注入开塞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插管注入开塞露在骨科便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骨科住院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用插管注入开塞露和传统方法注入开塞露,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效果纳肛.结果:实验组患者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插管注入开塞露药物起效时间短,临床效果好,且经济、患者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玉梅;达素春;杨秀芳;陈利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淡护士的交流与技巧

    交流是人与人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它可反映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和修养,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交流,护士在使用护理程序中,可以搜集到病人人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而制定完整可靠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交流能沟通与病人的病情,取得病人的信任,密切护患关系,调动病人的群体气氛,使病人积极参与,提高病房的管理质量.护士如何进行有系统性、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交流呢?

    作者:苏娟;龚艳;李桂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可能危险因素,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选择88例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0例患者无血管病变(视为对照组),48例存在血管病变(视为研究组);2组患者在禁食12 h之后的清晨进行空腹静脉采血,检测2患者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1 h与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空腹C肽、餐后1 h C肽与餐后2 h C肽以及24 h尿白蛋白.结果:所选择的8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为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比例为54.5%(48/88);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等数值要明显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早期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另外,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可能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程、微量白蛋白尿、血脂代谢紊乱、糖化血红蛋白,所以,在临床上为了有效防治Ⅱ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其关键之处在于严格控制患者的血脂、血压以及血糖,同时要认真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并给予对症治疗,尽量延缓甚至降低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葛全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住院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患儿在病情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41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40 例,总有效率75%.两组炎症的消失和住院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蒋健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Sehonlein-HenoCh紫癜(HSP),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炎.

    作者:杜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四例少见疾病与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因其有多种多样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且有多种疾病与阑尾炎有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症状,致其在急腹症中诊断失误率高,有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16%.总结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少见疾病与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旨在拓宽思路,加强医生责任心,降低诊断失误率.

    作者:桂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经验

    总结2009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2例患者预防低血压的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更好地预防血透时发生低血压,提高血透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晓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