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浩;周又平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所产生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县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三家县级医疗出现的120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皮肤及消化系统为常见受损部位.结论:加强药物使用监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晋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研究,提高其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观察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状况以及通过维持体温,给氧,物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的病情改变情况.结果: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后,痊愈72例,好转30例,家长放弃治疗2例,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加强监护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曾桂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临床常用尿常规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证实镜检法重要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一组使用镜检法进行检测,为观察组;一组使用仪器法进行检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及亚硝酸盐等4 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及亚硝酸盐等4 项检测中的阳性率、符合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镜检法在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及亚硝酸盐等4 项检测中均较仪器法有显著优势,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子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热毒宁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进行利弊分析.方法:选择 40例患儿随机分为现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相同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用热毒宁来辅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且值得推广.
作者:江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160例剖宫产者被随机分组,有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及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50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50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手术期间和手术以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17±53.0ml;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为203±50.6ml;缩宫素组352±68.4ml.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术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2011年间收治的280例自愿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术的患者,为患者静脉注射咪达挫仑0.02-0.03mg/kg,芬太尼0.5ug/kg,在2min后为患者静推异丙酚1-1.5mg/kg.结果:患者在注射异丙酚后呼吸、心率、血压、均有一定情况的下降,.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后5分钟内清醒.结论:咪达挫仑、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用药能够在无痛消化内镜术检查上安全用药.
作者:范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医院护理感染的相关性,通过加强规章制度的健全,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等措施,以期提高医院的护理感染质量.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急重患者的主战场,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因此,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护理专业水平,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就患者心理、病情及其它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的能力,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历,现把影响急诊护患沟通的因素整理并加以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丽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镶牙对于口腔保健来说意义重大,患者在进行镶牙之前,应当首先去除不良义齿,其次应当对严重畸形或者错位的患牙进行拔除,对龋齿以及牙周组织的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每日对骨尖进行按摩,为镶牙做好准备.在镶牙之后,患者应当坚持使用义齿,养成正确的摘戴习惯,在饮食时注意保护义齿,保持口腔和义齿的卫生,并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
作者:于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可能危险因素,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选择88例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0例患者无血管病变(视为对照组),48例存在血管病变(视为研究组);2组患者在禁食12 h之后的清晨进行空腹静脉采血,检测2患者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1 h与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空腹C肽、餐后1 h C肽与餐后2 h C肽以及24 h尿白蛋白.结果:所选择的8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为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比例为54.5%(48/88);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等数值要明显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早期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另外,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可能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程、微量白蛋白尿、血脂代谢紊乱、糖化血红蛋白,所以,在临床上为了有效防治Ⅱ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其关键之处在于严格控制患者的血脂、血压以及血糖,同时要认真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并给予对症治疗,尽量延缓甚至降低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葛全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营养袋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于禁食患者、术后需要补液及营养支持的患者,我科属于肝胆外科病房,每天输注营养液的患者较多,在配置好营养液使用时发现1例经护士常规操作后液体不滴现象的发生,经作者研究发现,属于营养袋管道上的过滤网堵塞,为此,我对过滤网进行巧妙的处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龚梅;佘娅娅;李菲;姚祖兰;冷小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在环境卫生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作者:齐宝宁;雷锐;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手术的治疗.结果:生活完全自理的8例;生活部分自理的13例;术后清醒卧床的6例;植物生存的4例;死亡5例.结论:微创术在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时创伤比较小,并且术后生存率也比较高.
作者:李力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重型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重型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重型口腔溃疡疗效.结果:9例重型口腔溃疡患者,经过2-3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重型口腔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袁方;黄敏;晏思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确诊为胃溃疡复发的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独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5.7%,Hp根除率分别为75%和60.7%;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者联合使用对治疗胃溃疡复发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兴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医学模式对10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精神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100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A组由普通医学模式进行治疗,B组在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利用由沃尔夫.HG.布鲁德曼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康奈尔指数(CMI)对治疗前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结果:A组患抑郁症人数和患焦虑的人数分别高于B组患抑郁症的人数和患焦虑症的人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心理健康情况依然处在危险的位置上;而B组的心理健康情况已得到了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患者的心理、精神和生活质量状况在治疗后也同样得到了改善.
作者:刘振强;戚建明;杨军;施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护理.方法:将252例发生上呼吸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26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内科护理.结果:对治疗组患者实行主动内科护理后,126例患者无再次出血现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内科护理,需在短时间内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病人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32例及对照组10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天,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两组止血时间及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与传统奥美拉唑疗效相当,安全性较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胸导联ST段变化对急性期心功能及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0例胸导联ST段抬高急性前壁AMI(STEAMI)患者进行体表18导联心电图(ECG)同步记录.对心肌梗塞急性期胸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与心超心功能(EF值)及冠脉狭窄程度进行测定.结果:AMI急性期V4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与心超心功能(EF值)及冠脉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胸导联心电图变化有助于预测ST段抬高AMI患者急性期的心功能及冠脉狭窄程度.
作者:蒋洪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