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治疗

王慈君;朱捷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患者, 心理疏导治疗
摘要:目的:明确心理疏导治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途径.方法:将所在社区的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即心理治疗.疗程3~5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所选择的患者存在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结果对比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行心理治疗,很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或者消除了患者的各种病态的心理障碍,且大大的改善了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等一些自我管理行为,减缓或预防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结论:社区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行心理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传统手术方法和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方法和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4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生岗前护理技能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就尤为重要.因此,通过护生岗前护理技能的实训帮助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亚红;缪亚红;刘春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我国临床护理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的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原来护理模式的不足,新世纪临床护理模式也发生着变革.本文将浅谈未来的临床护理发展趋势.

    作者:王春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经验,进行报告.结果:治疗后患儿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色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治疗期间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并发症.

    作者:张伟华;朱守容;蒋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显微手外科护理问题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病人护理管理要点,营造更好的康复条件.方法:分析158例显微手外科病人治疗护理中的相关因素,确认护理管理要点.结果:护理管理要点包括抓好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严格病房管理,充足的环境及物品的准备,切实做好宣教指导工作,加强病人管理.结论:良好的护理应从护理管理入手,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强调护士-患者-环境的整体配合,把好每个环节,是显微手外科护理工作成效的保证.

    作者:蔡一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根据其CT表现可归纳为如下特点:病变以单窦腔为主,好发于单侧上颌窦;窦腔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中夹杂有点状、斑块状及条状钙化;局限性骨质增生与破坏.结论: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好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肺脓肿的病因及应对措施

    本文在简单介绍急性肺脓肿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对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后对相关的护理应对措施做了讨论.

    作者:辜书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M1)、2型糖尿病并发症组(DM2),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8的变化.结果:NC、DM1、DM2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认为血清I L-18、CRP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I L-18、CRP值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逐渐发生.结论:动态监测血IL-18、CRP,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及治疗,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作者:包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血糖的预防与救治

    目的:通过低血糖的预防与救治减少糖尿病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资料,阐述低血糖患者产生症状,发生原因,采取措施.结论:糖尿病我们必须提前防范,了解它的危害性,从预防入手从而降低它的发病率.

    作者:乔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用乳胶凝集比浊法对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分析其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又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且均高于健康人.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因此,这项指标有助于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燕;杜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E)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1-2012年来发生的8例UE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EE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ICU患者UEE发生率.

    作者:楼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馨提示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病房实行温馨提示护理的新举措.方法: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造健康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整洁:温度适宜的母婴同室休养环境.结果:为孕产妇提供了优质、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由92%上升到98.2%,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德华;王亚丽;张艳萍;潘淑梅;张丽涛;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纳米技术与肿瘤的诊断、治疗

    近十年来,包含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在内的纳米科技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应用成为目前研究重点之一,涉及细胞和生物分子分离纯化、药物和基因传输、肿瘤治疗、DNA 结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 增强、生物荧光标记、病原体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检测、组织工程学等.在肿瘤内科诊疗领域则广泛用于药物传输体系和基因治疗研究,和作为探针用在生物检测开发方面.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院丰富离退休员工文化生活浅析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对空巢老人、离退休员工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本文就医院如何丰富离退休员工文化生活展开探讨,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管理策略,对促进医院工作的人性化发展,提升离退休员工满意度,构筑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崔永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夹闭术患者有效护理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病情变化,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群;张丽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白芍、白术等四味中药材显微鉴别研究

    白芍、赤芍、防风、白术等四味药均为临床上常用药材以及中药制剂中常用原料药,对其显微特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出药材和常见伪品的显微鉴别特征和区别点,从而进一步补充了以上四味药的粉末显微鉴别要点.

    作者:孙慧峰;刘凤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现代人易患强迫症,虽然与工作压力、生活负担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但是主要的还是与患者个性有关,患者的个性是强迫症发病的基础.本文从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分析?探讨对迫症产生的规律,强迫症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与治愈方法.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在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的并发症及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要显著降低,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冯尧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RP和血常规组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当今世界医学发展中耐药菌株的问题已成为中外医学界的一道难题.临床面临耐药菌株感染的问题日趋严重,表现为病原体种类,细菌耐药性,易感性的变化.分析耐药菌的形成虽有多种原因可以探讨,但是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是耐药菌株形成的首要原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常见表现为: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用量、时间、造成菌群失调,耐药性增加.病人的不良用药习惯以及抗生素的依赖心理也是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作为医生来说;滥用抗生素直接原因是不能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2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治疗组拜阿司匹林0.3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3天,以后改为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首次300mg口服,以后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观察疗效.结果: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治疗1周内,两组低危组患者均有效控制心绞痛,但中高危组患者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两组低中危组患者心绞痛复发,AMI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危组患者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患者治疗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一周内心绞痛控制疗效及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贵森;胡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