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推拿、中医中药、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平稳,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方法:选择63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三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入户的方式干预和随时门诊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与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保持血压的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
作者:刘明珠;邱玉芬;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多通过药物治疗加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加以控制,因此只有综合合理的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法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0.15%阿法根P滴眼液治疗,2次/d,1~2滴/次,用药时间为7Am和7Pm,对照组使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治疗,药物的用发用量以及用药时间与观察组保持一致,在1~8周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阿法根与噻吗心安具有相同的降眼压效果,但阿法根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影响.结论:阿法根具有显著的降眼压效果,且不会对患者心率造成任何影响,能对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35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结合微创置入PFNA内固定,按照Seinsheimer分型,其中Ⅱ型18列,Ⅲ型12列,Ⅳ型2列,Ⅴ型3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210ml.术后随访1年,所用骨折端均达骨性愈合标准.按Sander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9列,良4列,中2列,优良率达94.3%.结论: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尤其不稳定型具有微创性,探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早期可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德政;赵志超;张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原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高原地区健康体检中肾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肾功能的检查更能充分的了解机体的代谢功能,一下对肾功检测的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等进行逐一的加以分析和说明.肾功能检测过包括血清代谢物质如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等.
作者:秦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的后勤工作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后勤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医院能否获得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精益管理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探讨了精益管理在医院后勤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作者:伏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背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后移,避开前方压迫,以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来治疗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多节段颈椎病常常伴有颈椎失稳,致使术后出现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等现象,影响手术疗效.目的: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后再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回顾整理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4个月,记录术前和术后一个月的JOA评分,X线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76.2%;椎间隙高度平均恢复1.2mm.结论: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能实现对颈脊髓的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颈椎的失稳节段,并能预防颈椎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及颈椎失稳的加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景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SPV-SIMV模式下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SPV-SIMV联合模式下脱机患者分为简单脱机组和困难脱机组,进行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脱机成功率的比较,对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成功组和提示成功但实际脱机失败组的呼吸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脱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V-SIMV模式下实际失败组的RR快,Vt、MIP等均显著低于实际成功组;RSBI各时间段等均高于SPV-SIMV联合模式下实际成功组(P<0.01).结论:SPV-SIMV联合模式应用于简单脱机准确率高,而对困难脱机、延迟脱机应用SPV-SIMV联合模式脱机准确性偏低,需结合MIP、RSBI 的动态变化以提高实际脱机成功率.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早期干预对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的120例新生儿,将其分为干预组(n=40)、未干预组(n=40)及对照组(n=40),均给予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长期随访1年,记录各组患儿的智能测试结果及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的发育商.结果:干预组的MDI及PDI在6个月时及1岁时均高于未干预组,两者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例在6个月时的发育商相比较,干预组要明显优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干预高危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肺心病和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多发病种,两病常合并存在,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及症状、体征不典型而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将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例从临床、物理检查等方面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鲁艳;李正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该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6个月护理后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对降压药的依赖性、自服药物控制、住院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增加,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由此不仅使患者的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得到自觉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宗莉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提高宫颈癌手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手术后化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根据奥瑞姆自护理论对患者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下降,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手术后化疗患者给予奥瑞姆自护理论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人们面临的各个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因此,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疾病.而精神分裂症高复发率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家庭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精神分裂症首次治疗后81.9%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其中22%~55%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1].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对于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斌;张园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下肢损伤后的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康复训练始终贯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上,CPM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即被广泛应用于肢体的功能锻炼[1],要想提高CPM机的使用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三步法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三步法护理程序在高护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将高护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用三步法护理程序教学,即实验组;另一组用五步法护理程序教学,即对照组.比较两组同学考试成绩及日常学习状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大致上比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高,学习积极.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三步法护理程序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孙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将对100例门诊体检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并同时进行血常规检查,从而确定静脉血与末梢血不同采血方法对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方法:对患者同时进行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工作,采用日本东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100例门诊体检患者在相同时间进行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后,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得出结论中静脉血WBC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静脉血RBC、PLT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两种血液经显微镜复检结果可知,静脉血检测结果更为接近显微镜复检结果.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多采用静脉血进行血样采集,静脉血比末梢血的(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重复性强,从而为患者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疾病时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夜间护理观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提高夜间护理观察能力,掌握其特殊规律,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以下分三个方面予以说.夜班护士工作的特点:夜班工作对于每个护士来讲并不陌生,从工作时间上看,几乎占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夜班占有16个小时,2个班次,而白班仅占8个小时,从主观方面看,大脑皮层在夜间一般处于拟制状态,中枢神经敏感性降低,故护士易出现精神不集中,打瞌睡,疲乏等现象.
作者:叶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为了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良好的护理和有关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李爱红;刘栋材;孙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求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期间,对来我院60例骨伤患者进行VSD治疗;先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填充,之后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天,观察其效果.结果:病人经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伤口完全治愈的32例,有显著效果的21例,无效4例,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5%,没见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对骨科创伤病人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能排出渗出液和坏死组织,避免细菌感染,因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志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