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临床治疗

李景龙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 颈椎失稳, 小关节撑开植骨, 单开门
摘要:背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后移,避开前方压迫,以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来治疗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多节段颈椎病常常伴有颈椎失稳,致使术后出现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等现象,影响手术疗效.目的: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后再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回顾整理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4个月,记录术前和术后一个月的JOA评分,X线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76.2%;椎间隙高度平均恢复1.2mm.结论: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能实现对颈脊髓的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颈椎的失稳节段,并能预防颈椎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及颈椎失稳的加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1 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作者:赵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因素的关联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以及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状况,以此为依据探讨在肠易激综合征中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综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3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评定、诊断,将结果与我国常模进行比较,以此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有26.51%的患者有焦虑情绪,31.82%的患者有抑郁情绪,两个统计结果与我国常模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患者心理因素中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存在着密切关联.

    作者:崔素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刍议医院护工社会化管理

    为了规范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采取护工公司和护理部的管理模式,护理部成立监督部门,统一制定及实施各个管理方法,重视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得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护工的满意程度大大增加,护工的上岗率上升,陪护天数持续增长,因此,由护工公司管理,由护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是护工管理的新模式,更加规范管理,强化培训,规范管理,兼顾各方利益是提供优质陪护服务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艾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8例卵巢癌病人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8卵巢癌化疗病人的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取对18例卵巢癌化疗病人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化疗副反应的护理.结果:18例卵巢癌化疗病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良好的健康宣教、细心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这样既顺利完成治疗又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卡托普利对AS的逆转作用或消退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超声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并AS病变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这一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施贵宝公司生产卡托普利12.5mg,tid,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和12个月之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IMT降低,血管内径增加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实验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结论: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对AS病变具有良好的消退作用.

    作者:王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是现如今临床采用普遍的方法,现通常采用微孔板为固相的测定模式,操作规程非常简单,但其受到标本的收集保存,试剂准备、加样、温育、洗板、显色、结果判断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任一步操作不当都会影响结果,现将测定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刘守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医如何有效治疗动脉硬化斑块

    动脉硬化斑块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可导致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它会让动脉血管管壁渐渐增厚,管壁变硬而失去弹性.管腔变窄导致血流不通畅,形成血栓,终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器官坏死.人们发现斑块以后,西医采取了很多有效方法和动脉硬化斑块进行长期斗争,找到了很多治疗的办法.

    作者:李冬娟;褚雪原;蒋恒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138例乙肝患者血检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为此,注重乙肝疾病的检测,以便及时预防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郭和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关于如何做好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本院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患病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手段之一,也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拥有健康心理的保障.

    作者:王代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A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而B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其中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比较分析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采取锁定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具有复位准和稳定性好的特点,是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武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水动力吸脂去除假性副乳32例疗效分析

    目的:用水动力吸脂仪吸脂的方法治疗假性副乳.方法:对32例假性副乳患者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德国进口水动力吸脂仪进行吸脂.结果:32例副乳全部消除,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水动力吸脂去除假性副乳是理想的美容外科方副乳手术方法.

    作者:汤兴国;杨嘉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q-药治疗.均以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8%,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可提高视网膜陈旧性出血的疗效.

    作者:王正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脑卒中的预防及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可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因此,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长期的精神紧张等等使得中风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而发生年龄却在不断年轻化.针对这一现象,强而有力并通俗易懂的预防知识及急救方法的普及尤为重要.这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叶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早、中孕期胎儿缺陷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对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早、中孕期胎儿缺陷筛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早、中孕期孕妇800名,对其采用三维彩超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别进行胎儿形态学检查、Free-β-HCG检测以及血清AEP检查.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血清学检查发现,800例胎儿存在明显发育异常者28例,单纯三维彩超检查发现畸形26例,两者联合发现异常者89例.经引产和妊娠结局终发现,发生畸形者122例.结论:三维彩超与血清生化检查的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黎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心性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21名35-70岁目标人群(男435人、女386人)测量血压、腰围、臀围,测定血脂、血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观察斑块发生情况.研究对象分为中心性肥胖组(409例)和正常组(412例),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心性肥胖症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50.83%)、相关生化指标高胆固醇血症(50.12%)、高甘油三酯血症(34.47%)及高血糖(25.48%)的发生率均分别高于正常组(17.96%、42.72%、15.05%、7.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心性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提示必须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肥胖症发生率,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刘广顺;张桐亮;孙淑艳;张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例盆腔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例盆腔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临床资料,讨论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结果:盆腔术后炎性肠梗阻一般经保守治疗有效.结论:盆腔手术前尽量控制炎症,一旦发生尽量保守治疗.

    作者:谭爱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防治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防治效果分析.方法:对我社区收治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规范化的管理.管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疾病知晓率、管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不断完善高血压规范管理,能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对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128例GCS评分低于8分的病人进行手术救治.结果:128例病人中,根据GCS评分结果确定恢复良好有72例(56.25),轻残8例(6.25%),中残6例(4.70%),重残5例(3.90%),植物状态5例(3.90%),病人死亡32例(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必须争取时间,及早诊断,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保证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尽量控制继发性脑损伤,方能有效保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岩军;赵凤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在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组孕产妇各200人,孕产妇家属各20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孕妇学校及入院后一系列的护理,包括临床的相关知识讲解及示范,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建立出院回访制度等.对照组只是通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常规的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通过两组孕产妇对照分析,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心理影响显著.结论:孕妇学校对不同的孕产妇实施科学化、系统化、个体化、动态化的学习指导,能够帮助孕产妇尽量减少或减轻心理症状的发生,及时纠正异常情况,使孕产妇处于佳身心状态,顺利渡过孕期及分娩期.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探究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对21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通过及时准确到位的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出血再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时有效的内科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赵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