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8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hVAS评分为(3.31±1.07),显著低于对照组(4.05±1.21)(P<0.05);干预组术后72h的镇痛药物使用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志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肾癌合并癌栓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癌合并癌栓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得以诊断;15例均行开放式肾癌根治+腔静脉切开取栓手术;其中2例为Ⅳ级下腔静脉癌栓,行体外循环下取栓术;1例Ⅳ级下腔静脉癌栓伴侵犯腔静脉壁,行体外循环下取栓术及腔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术;2例Ⅲ级下腔静脉癌栓,4例Ⅱ级下腔静脉癌栓,6例Ⅰ级下腔静脉癌栓,均行非体外循环下取栓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肺栓塞,术后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3~8小时,出血量200~2500ml.术后1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2例术后8个月CT复查发现肺转移,术后10~12个月死亡.6例术后1~3年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3例生存5年以上.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在肾癌根治术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行腔静脉癌栓取栓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黄金星;马渊;谢军;李纪夫;钟朝辉;朱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其认识较多,因此其治疗方法也较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方面对颈椎病的病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了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玫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使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含5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尿激酶治疗,针对观察组进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与左室射血分数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选取阿替普酶,实行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景占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在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组孕产妇各200人,孕产妇家属各20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孕妇学校及入院后一系列的护理,包括临床的相关知识讲解及示范,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建立出院回访制度等.对照组只是通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常规的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通过两组孕产妇对照分析,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心理影响显著.结论:孕妇学校对不同的孕产妇实施科学化、系统化、个体化、动态化的学习指导,能够帮助孕产妇尽量减少或减轻心理症状的发生,及时纠正异常情况,使孕产妇处于佳身心状态,顺利渡过孕期及分娩期.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工艺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的多排螺旋CT投入实用的机型已经发展到了320排,同时各个厂家也在研究更先进的平板CT.现在CT与PET相结合的产物PET/CT在临床上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上更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CT在肿瘤的诊断应用为例,探讨了CT图像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扫描方式.
作者:曾凤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急诊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是有组织、系统消除或减少造成风险事件发生,大限度地化解和降低风险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实现大安全保障.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急诊室护理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强、复杂多变以及后果严重等特点,护理风险始终隐含在护理操作各环节和过程中,因此,必须重视与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付绍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中医临床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中医内科理论研究现状,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显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特殊的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应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提高认识,掌握其诊断标准,及早明确诊断,本文探讨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早正规治疗.
作者:热依拉·牙合甫;古丽加马丽·阿不都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30例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我们认为充分术前准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做好保暖,加强呼吸道、胸腔闭式引流、胃造瘘管的护理、有效胃肠减压,密切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合理营养支持和切口管理,及时予以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是保证患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朗朗;曹群;倪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的必经阶段之一就是临床试验,而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作用就是评估新药的疗效和检验新药对正常健康人是否有毒性或其他害处.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安全性、数据真实性、试验能否换来人类生命健康是广大人民和药品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我院在新药I期临床试验中对对实验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作如下阐述.
作者:余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个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共142例.统计这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然后对于这些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药物使用的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经过一年时间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重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治愈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遵医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管理新模式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行肺癌手术病人共131例,其中男87例,女44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管理新模式应用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屏气时间、术前屏气时间、术后1-3天的血氧饱和度、留置胸管的时间、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屏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肺癌手术后留置胸管的时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缪艳翎;杭琤;张侃;丁琰俊;张波;李冬梅;严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旨在对预防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IB)中奥美拉唑(Losec)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与探讨.方法:我院于2008年7月19日~2012年3月18日期间,住院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病患73例,男性47例,女性26例;年龄43~81岁.同时,经X线、超声、心电、血气分析等检查综合临床病史确认.并分为奥美拉唑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可比性.结果:奥美拉唑组,出现2例并发UGIB,发生率5.41%;6例死亡,住院病死率16.21%;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UGIB,发生率27.78%;15例死亡,住院病死率为41.67%.两组在UGIB并发率及住院病死率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预防UGIB中,奥美拉唑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作者:易春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就10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综合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某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87例,女13例,原发性的88例,继发性的12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结果:10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经过上述综合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5例(85%),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3例(13%),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总有效率98%,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和治疗不单单只需要精湛的治疗技术,同时也与护理人员观察护理工作密不可分的,且完善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作者:何莲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平稳,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方法:选择63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三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入户的方式干预和随时门诊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与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保持血压的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
作者:刘明珠;邱玉芬;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妇科门诊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行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对照组:58例,行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哌酮)、替硝唑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93%(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且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法.
作者:郝仕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腹泻中小剂量的山莨菪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经病史询问、临床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小儿腹泻的72例患儿的资料,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则只用蒙脱石散对症处理.结果:研究组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治疗有效果所占例数进行比较,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小剂量山莨菪碱联用蒙脱石散治疗能较快速而有效的减轻腹泻症状.
作者:吕燕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坤前;李发旺;朱恩全;郭颢;李文良;曹勇;段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报告一例横纹肌溶解症,并结合国外文献介绍近年来本病的诊治进展.
作者:缑宇轩;王桂英;窦国樑;刘守兰;蔡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