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祖琼
农村儿童保健服务在项目、服务方式的需求,组织结构的调整,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现状及农村儿童保健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脏性猝死(SCD)指心脏原因导致的,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的自然死亡,其特点为自然、突然性和不能预期.各种心脏疾病均有SCD发生的可能,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在西方国家可占SCD原因的80%,其中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1].近年来,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心脏性猝死的报道逐渐增多,我院2009-2011年间共有两例学生发生心脏性猝死,死因均为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自2011年03月-2012年0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共40个椎间盘.结果:本组病例取得良好疗效,优良率达90.6%.结论:PLDD是一个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并发症少,经费较廉等优点.
作者:柴智;郭培刚;张国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以前收治的22例膝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膝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云中;呼定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波依定及倍他乐克在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内科收治的14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74例)给予波依定5mg/次口服治疗,1次/d,同时给予倍他乐克25mg/次口服治疗,2次/d;对照组(74例)只给予波依定5mg/次口服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0周、2周、4周、6周和8周血压的下降情况,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心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研究组血压下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率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没有异常.结论:小剂量波依定联合倍他乐克在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王歧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奈替米星的观察组和丁胺卡那的对照组,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对细菌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浓度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半衰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29%,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奈替米星吸收快、半减期短、敏感性高,适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作者:吴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SOD在防、治放疗、化疗综合症的特别功效.方法:口服不剂量人源SOD对受辐射24小时小鼠畸变率的检测报告,另外对中老年癌症患者防、治放疗、化疗中的口服效果进行跟踪、检测确定疗效.结论:采用SOD制剂减轻放射治疗肿瘤病人的放射化疗病综合症,具有特殊疗效,对病人治疗奠定好基础.
作者:张英;尚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因产科剖宫产手术量大、急诊量多、危重症患者病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制订安全科学、规范的产科手术安排流程,合理、及时安排手术.针对产科特点细化工作流程,加快手术间周转,规范护理配合措施.结果:提高产科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是降低产科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的防治效果分析.方法:对我社区收治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规范化的管理.管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疾病知晓率、管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不断完善高血压规范管理,能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30例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我们认为充分术前准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做好保暖,加强呼吸道、胸腔闭式引流、胃造瘘管的护理、有效胃肠减压,密切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合理营养支持和切口管理,及时予以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是保证患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朗朗;曹群;倪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阿拉善盟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阿拉善盟2007~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阿拉善盟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18例;年均发病率为40.99/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4-6月为高发季节,占发病数的63.64%.发病以学生(56.94)%、散居儿童(9.57%)和幼托儿童(5.74%)为主.结论:近年来,阿拉善盟流行性腮腺炎持续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中小学校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主要人群,中小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局部散发的重要场所.因此,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应以中小学生为重点人群,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作者:宋桃仁;宫秀文;苏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口腔科门诊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口腔科门诊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不仅身体疾病得到治疗,而且得到心理指导.
作者:张彩华;丁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使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含5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尿激酶治疗,针对观察组进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与左室射血分数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选取阿替普酶,实行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景占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有效的介入栓塞技术,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
作者:洪敏优;林中斐;许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对高血压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通过发放传单、广播、健康讲座及医生宣传等形式,对干预人群进行膳食营养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BMI、WC、SBP及DBP经比较,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WC、SBP及DBP与对照组相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营养可不仅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
作者:尹明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小专科小综合医院护理质控分组管理的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5月-2009年5月护理质控专科分组的实践和体会.结果:护理质控分组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论:护理质控专科化分组管理体现了专科护理的内涵,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作者:俞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脂蛋白a[Lp(a)]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组(4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45例腔隙性脑梗塞)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本次实验.三组被检者均检测血液内脂蛋白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不同严重程度脑卒中患者的脂蛋白a..结果:三组被检者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患者的脂蛋白a高,健康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组患者中,重型患者的脂蛋白a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5.结论:脂蛋白a在脑卒中患者不同类型的含量不同,能够反映出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祝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儿童牙科疾病尤其是龋齿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龋齿的发生、预防、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达到降低儿童龋齿发病率的目的.
作者:刘仁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5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与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好.
作者:王奎;朱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73例桡骨骨折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治愈者45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93.15%,无一例发生筋膜室综合征.结论:中药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利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