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对策

卢静;张文莉

关键词:ICU,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8例入住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全过程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48例中,治愈42例,死亡6例,成功率为87.5%.结论:对气管切开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气管切开创面的护理、加强呼吸肌功能训练、插管舒适护理,呼吸机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与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并给予用药方法指导,对照组仅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与方法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好,副作用小,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时与受体激动剂结合使用并结合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

    作者:刘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1年忻定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对忻定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本文将收集整理2005~2011年***县手足口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总例数为4562例,并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基本上每间隔2~3年便会出现一个发病的高峰期;发病时间来看,迅速增加时间为4月,而高峰期则为5~7月,而之后有小幅波动;病例人群方面,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方面,本报告中的病例患者大部分为1~6岁,其中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是高的,而且这些发病儿童大部分属于是散居儿童或者幼托儿童.结论:通过对2005~2011年***县手足口病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该病的发病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性、区域性以及人群的差异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应对该病的流行传播,我们需要积极开展综合性疫情防控措施,以此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作者:赵玉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临床药学工作在精神专科医院的开展

    目的:分析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药学发展现状,促进临床药学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结果及结论:我院临床药学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临床药师的职责、规范不完善;TDM监测的药品品种不全;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胡文杰;潘惟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比较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对茶多酚的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对合理提取茶多酚及推进茶多酚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史丽岩;史景明;张先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手术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法:选取2008-2011年在我院实行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3-56岁之间,住院时间在15-23天之间,对48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诊断,均判定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确诊期、治疗期、康复期的舒适护理,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指导,在此期间,对所有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通过对患者在确诊期、治疗期、康复期的舒适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好,48例患者中,46例患者在手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由于癌细胞扩散导致死亡.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和相应的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和康复指导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吉县2006-2010年甲肝疫情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西吉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情分析,探讨控制甲肝的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吉县2006-2010年甲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2.92-89.03/10万,年均发病率为42.49/10万,2009年高.全县所辖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白崖乡高(75.94/10万),红耀乡低(10.4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66.61%,15岁之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构成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4.32%.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病意识,提高以学生为重点人群的甲肝疫苗接种率,加强甲肝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作者:胡小虎;李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临床治疗

    背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后移,避开前方压迫,以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来治疗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多节段颈椎病常常伴有颈椎失稳,致使术后出现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等现象,影响手术疗效.目的: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后再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回顾整理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4个月,记录术前和术后一个月的JOA评分,X线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76.2%;椎间隙高度平均恢复1.2mm.结论: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能实现对颈脊髓的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颈椎的失稳节段,并能预防颈椎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及颈椎失稳的加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景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会阴裂伤及侧切对产妇舒适度改变的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减轻会阴裂伤及侧切缝合后患者的不适感.方法:总结我科针对会阴裂伤及侧切缝合术后的患者护理措施,以期不断提高会阴裂伤及侧切缝合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通过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产前组织病人及家属听讲座,看幻灯片,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压力,使病人勇敢面对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对于会阴裂伤及侧切缝合后的病人做好产后的会阴护理,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讨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患者建立分娩信心,增加产程中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产后早日恢复健康等.

    作者:马丽娟;沈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高血压的干预效果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平稳,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方法:选择63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三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入户的方式干预和随时门诊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与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保持血压的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

    作者:刘明珠;邱玉芬;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针对部分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5);另外,干预组术后下床时间、24h睡眠、48h睡眠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64、2.88、2.80,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前、手术后实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24例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24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9例,慢性阑尾炎10例.结果:2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55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3-6天,平均4天;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华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2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宫颈癌根治术,在手术前要做好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健康知识介绍,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地交流,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减轻患者手术前的压力,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指导,排除患者的顾虑,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身体和心理都早日康复.结果:52例患者中,1例肩部酸痛,1例发生尿潴留并发症,2例发生腹腔内出血,均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达到治愈,其他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围手术期的悉心护理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积极的帮助,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方法,提高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作者:龚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机房安全问题探讨

    医院计算机总机房安全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本文实际情况对计算机机房的环境管理、网络防护以及机房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在问题解决上提出个人建议,为保障医院机房安全稳定的运行及日常维护提供参考.

    作者:戴安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实习生心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在做好理论和实践带教的同时,了解临床实习生的心理需求,探讨其解决方法,增强实习生的工作自信心,归属感,使其发挥主人翁精神,方向明确,以提高带教质量,加强职业认同,更好地为护理事业储备人才.

    作者:罗海萍;章灵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滴眼用利福平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滴眼用利福平含量测定方法,对HPLC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

    作者:王红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利迭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1吸/次,2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加味三拗汤100ml/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奇;周红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围手术期的访视护理

    医学是具人文精神的科学之一.新医学模式的医方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护士应当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可直接涉及患者能否配合手术治疗,甚至成为术中生命的保证.

    作者:翟佳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可调式球帽附着体义齿的临床护理配合

    随着口腔修复学的不断发展,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临床,这就要求口腔科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的操作过程和新材料的使用方法.球帽附着体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利用固定于基牙之上的阳性球件与镶嵌于义齿基托内的按扣结构之间产生的机械嵌合力,为义齿提供固位力的一类精密附着体.球帽附着体义齿因其良好的固位效果及美观等特性,近年来在我国口腔临床治疗中被逐渐推广,我院修复科也在使用这种新技术,为患者恢复了口腔功能,在日常使用中更加方便、更加舒适.在助疗过程中我认为在加强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同时,还要做到细致耐心.现将附着体的优越性、印模制取和义齿戴入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田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LVEF、心率、LVDd、电解质和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LVEF上升,LVdd、血压及心率则降低.实验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33例,有效率82.5%;实验组:有效38例,有效率9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高效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西药的情况下,进行中医的辩证疗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有良好的缓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症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