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2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增加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规范性,值得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供应室在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控制工作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关键的作用.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何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对70例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其中36例给予静脉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1次/q12h,对照组34例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2.0g,一日两次)联合左氧氟沙星(0.4g每日).结果:治疗两周后评价疗效,36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患者有33例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腹水明显消退,3例治疗后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改善不明显而分别换用其他抗生素.34例给予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患者,有25例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腹水明显消退,9例感染控制不理想而换用其他抗生素.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疗效确切,且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孙健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临床特点,探讨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将30例窒息新生儿按孕周、体重、窒息程度、宫内窘迫、体温多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并将各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6.8%,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5.6%.窒息后器官损伤占首位的是大脑,其次为肾脏、心脏、电解质、胃肠、代谢、肺脏、肝脏.多器官损害随脏器损害个数的增加重度器官损害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死亡率亦升高.结论: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孕周、体重、窒息程度、低体温有相关性.注意保暖,减少冷损伤,提高医护人员复苏水平,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器官损害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陈静;周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与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5-10秒,对照组注射后按压5分钟.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P=0.247>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5-10秒即可有效地预防皮下淤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宣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中检查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158例,进行B超检查,比较B超诊断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检查结果.结果:B超检查诊断出现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病理的诊断符合患者129例,诊断符合率为81.6%,出现误诊和漏诊的29例,误诊、漏诊率为18.4%.结论: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又由于B超存在检查过程所需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势,临床意义重要,值得在今后的诊断检查中推广使用.
作者:赖小灿;苗德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8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坤前;李发旺;朱恩全;郭颢;李文良;曹勇;段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工艺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的多排螺旋CT投入实用的机型已经发展到了320排,同时各个厂家也在研究更先进的平板CT.现在CT与PET相结合的产物PET/CT在临床上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上更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CT在肿瘤的诊断应用为例,探讨了CT图像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扫描方式.
作者:曾凤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P)是一种常见的累及耳、鼻、咽喉、气管和全身软骨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的进行性的,反复发作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该文报道了1例RP致气道狭窄的患者,表现为累及支气管、耳蜗(前庭)、眼色素膜的全身多个系统的非特异性炎症,免疫治疗有效.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做好宣传动员,转变观念、调整人力资源、改善病房环境、调整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简化护理文书、拓展护理服务、实施绩效考核.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活动的实施,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6%上升到98.1%,减少了红灯呼叫,未发生压疮、跌倒等不良事件,无一例纠纷投诉.收到专门表扬护士的锦旗两面.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病员满意度增加,实现了病员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
作者:代凤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膝关节疾患晚期的常规手术之一,通过安全的功能重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安全的临床手术之一,具有风险低,成功率高的特点,90%以上的的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TKA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被誉为骨科领域成功的手术方法之一,这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手术中各部分的配合就显得很重要.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在我国医学界上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药配伍在中药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配伍能加强疗效,不合理的配伍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研究中药的配伍,是中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吴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检验分析前是指从医师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将检验标本送至实验室这一阶段.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及室内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工作者素质的大幅度提高,使实验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误差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临床医师对某些检验结果仍有不满意的情况,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引起的,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作者:王宝英;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静脉穿刺以及循证护理的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和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近三年中接待的326例老年静脉穿刺患者,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归类和文献检索.结果:老年静脉穿刺患者的护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循证护理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老年静脉穿刺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为了提高老年静脉穿刺患者的治愈率,还应对循证护理进行进一步的的改进和提高.
作者:程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顺尔宁)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影响.方法:80例2~13岁的MPP患儿随机分为顺尔宁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综合治疗,顺尔宁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CysLTs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MPP患儿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顺尔宁可缩短病程,降低MPP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
作者:魏洪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有效的介入栓塞技术,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
作者:洪敏优;林中斐;许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虹膜氪激光光凝后,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12月,期间YAG激光一次或分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38只眼均顺利完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前房出血,虹膜周边切口开放、无血凝块形成;术后1周、1月及3月平均眼压为(12.3±3.2)mmHg,(15.3±3.0)mmHg及(17.1±3.5)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1.78±7.80)mmHg均有显著性的降低;随访期间,13只眼视力提高,19只眼维持术前视力;32只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占84.2%;术后早期3只眼(7.9%)发生浅前房,经药物等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滤过泡渗漏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达到良好降低眼压目的,还能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小红;张加华;麻张伟;管涛;伍海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0年5月~2011年7月住院及门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40例为实验组,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TRFI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HBV DNA.结果:实验组HBV M常见4种模式,各模式组病例数以模式Ⅰ(HBsAg+、HBeAb+、HBcAb+)病例数295例为多,HBV DNA阳性率高(54.62%);实验组检出HBV DNA总阳性率67.4%,L组(103~104 IU/mL)低载量、低复制状态病例295例(54.62%);M组(105~106 IU/mL)、H组(>107 IU/mL)的中、高载量、活动性复制、较强传染性病例总共69例(12.78%);对照组仅有模式Ⅴ(HBsAg+、HBeAg+、HBcAb+),HBV DNA检出阳性率为96.0%,L组病例11例(11%);M组、H组分别为32例、53例,总共85例(85%).实验组多模式中,模式Ⅰ组病例数多,HBV DNA阳性率高,与其他各模式比较,病例数及HBV DNA阳性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对HBV DNA检出状态两组比较,HBV DNA总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 DNA载量、复制状态、较强传染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部分病人存在乙肝病毒复制,动态监测HBV M和HBV DNA含量有利于乙肝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检测.
作者:李媛媛;羅天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效地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以此来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在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行为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实验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67%,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行为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陆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就诊的88例胃溃疡患者资料整理,随机分为三组,纯西药组20例,纯中药芨芍愈疡汤组35例,中西药结合组33例,分别比较三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100%)较西药组有效率(60%)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较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复发率(0%)较西药组复发率(20%)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