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华;卜宁;冯甲棣;李丽妍;王丽文;王勇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胶质瘤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并对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生存状况的关系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胶质瘤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预后生存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Topo-Ⅱα、Ki-67、PCNA的表达水平反映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Topo-Ⅱα、Ki-67、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这3个因子可作为判断与预测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赵宏宇;蔡炜嵩;王成林;陈铎;关俊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aspase-3在高氧致早产鼠慢性肺疾病(CLD)中的表达及其对肺上皮细胞(AE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建立模型后1,3,7,14,21 d应用TUNEL和RT-PCR技术,动态检测AEC的凋亡指数(AI)和肺组织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暴露于高氧后3 d AEC的AI及肺组织的caspase-3 mRNA水平开始升高(P<0.05),7~21 d维持高水平(P<0.01),且肺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与AEC的AI呈显著相关性(γ=0.69,P<0.01).结论:高氧诱导的肺组织caspase-3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CLD早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富建华;于凤英;薛辛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出加强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佟盛艳;赵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探讨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710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1.55%,接受过8次以上产前检查的占44.27%,而孕12周内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妇女占4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妇女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知识认知、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次、有无孕保册等因素是孕早期检查的影响因素;而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前检查知识认知是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结论:有必要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妇女正确的产前检查的就医行为,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王玮;许伟;周宝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与高毒力株W83之间的差异核苷酸序列,查找高毒力株W83缺失基因.方法: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与高毒力株W83的基因差异.以低毒力株ATCC 33277为tester,高毒力株W83株为driver,将提取的基因组DNA用内切酶Rsa Ⅰ酶切,连接特殊设计的adaptor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PCR扩增,并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中,建立差异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结果:经SSH筛选鉴定得到62个片段大小为125~632 bp的阳性克隆基因片段.结论:这些差异基因为研究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林莉;潘亚萍;李琛;赵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弥漫性脑损伤大鼠额叶的表达和血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Ma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收集额叶脑组织和静脉血,分别以RT-PCR法和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IL-6和TNF-α的mRNA和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弥漫性脑损伤的额叶脑组织中IL-6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在损伤后6 h达到高峰;血清中IL-6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升高,在12 h达到高峰.而TNF-αmRNA的表达在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达到高峰;血清中的TNF-α水平在24 h内逐渐升高.结论:在弥漫性脑损伤中,IL-6和TNF-α在脑组织和血清中升高,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飞;袁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铝暴露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及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断乳后Wistar大鼠,分别以含有0.2%、0.4%、0.6%(W/V)的氯化铝(AlCl3)蒸馏水饲养.3个月后,测定脑铝、血铝的含量;用电极刺激海马的CA1区,记录单脉冲刺激引起的峰电位(PS),观察高频刺激前后各组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CaMKⅡ活性.结果:高频刺激后,铝暴露组PS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铝暴露组α-CaMKⅡ的活性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铝暴露抑制大鼠CA1区LTP的形成,这种抑制可能与其抑制α-CaMKⅡ的活性有关.
作者:宗志红;陈井阳;孟晓娜;王彪;时利德;邢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总结1995~1999年舌鳞癌根治标本45例,对其进行组织学恶性度和CD44v相关关系做了分析.结果CD44v表达在浸润方式为3、4型组与2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其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舌鳞癌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李俊林;程丹;张恩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丁草胺对蟾蜍心肌的生理毒性.方法:将蟾蜍随机分组进行染毒,分别在染毒后3,6,9 d,应用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记录心肌收缩力,应用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结果:丁草胺的染毒时间和浓度均可影响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肌酶谱.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递增,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酶谱升高.结论:丁草胺能改变蟾蜍心肌生理活动,提示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环境保护.
作者:杨桂华;卜宁;冯甲棣;李丽妍;王丽文;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总结分析1994~2006年收治的6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
作者:白玉作;陈辉;周新;曲日斌;张可仞;吕良英;王维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2006年的载文特点,了解该刊的编辑质量和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学校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与手工检索,统计2002~2006年出版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论文的多项文献定量指标.结果:《中国医科大学学报》5年总载文量为1377篇,期均篇数为45.90篇,篇均页数为2.11页.在栏目中,临床医学发文数量多,占总发文量的54.83%.在引文统计中,含引文文章逐年增加,2006年引文率为99.67%,英文引文条数很高,平均占71.79%.在文章时滞统计中,长为930 d,短为30 d,平均为344.92 d.在基金资助文章统计中,受资助级别越来越高,获资助篇数越来越多,多是2006年,为149篇.结论:《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文献质量较高.该刊不仅是我国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作者:王维秋;庞翔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纯紫外线(UV)暴露与砷(As)和紫外线联合暴露间在色素代谢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将细胞分为9组(As:0,0.1,1 μmol/L;UV:5,10 mJ/cm2;As+UV:0.1μmol/L+5 mJ/cm2,1μmol/L+5 mJ/cm2,0.1μmol/L+10 mJ/cm2,1 μmol/L+10 mJ/cm2),UV照射后,培养72 h,测定黑色素水平、酪氨酸酶(Tyr)活力及TyrmRNA表达水平.结果:10 mJ/cm2UV组、0.1μ(mol/L+10 mJ/cm2组及1μmol/L+10 mJ/cm2组的黑色素水平分别显著高于5 mJ/cm2组、0.1μmol/L+5 mJ/cm2组、1μmol/L+5 mJ/cm2组及对照组;各组Tyr活力及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UV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与亚砷酸纳(NaAsO2)和UV联合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无差异,砷对紫外线的促黑素化作用没有协同效应.
作者:李昕;李冰;孙贵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用涤纶外科修补材料包裹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兔眼眶内以后的血管化情况,探讨涤纶外科修补材料作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包裹材料眶内植入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2只,按术后不同处死时间分为4组,每组3只;常规行眼球摘除术,然后用涤纶外科修补材料包裹直径为12 mm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肌锥腔内.分别于术后3周、6周、10周、18周各处死1组实验动物,将义眼座取出,剖开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其血管化情况.结果:所有兔结膜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组织学检查:HE染色显示随着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时间的延长,长入义眼座孔隙内的纤维血管组织逐渐增多成熟.结论:涤纶外科修补材料与组织的相容性好,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血管化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涤纶外科修补材料可以作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行眶内植入的包裹材料.
作者:滕铁波;王亚玲;陈晓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提取低分子量免疫活性地龙肽,并就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采用粗分离、凝胶过滤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地龙肽;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用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得到地龙肽T(分子量8 000~20 000,含有7种蛋白).用离子交换层析又将地龙肽T分为A、B两部分,地龙肽A由5种蛋白组成,其中有4种分子量在13 000以下;地龙肽B仅由一种蛋白构成,分子量约11 000;地龙肽A和T可明显提高NK细胞的活性;地龙肽A、B和T皆可减弱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NK细胞的杀伤率.结论:地龙肽T、A单独应用即可以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与IL-2具有协同作用;地龙肽T、A和B还可以拮抗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作者:傅炜昕;董占双;李铁英;许静;纪晓莉;贾秀坤;梁再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对低氧预处理(HPC)的细胞保护作用以及HPC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心脏选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给予HPC及低氧/复氧处理(HR).药物处理组在HPC和HR处理过程中向培养液中加入SB203580.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和细胞HO-1mRNA表达量.结果:低氧/复氧后,HPC/SB组LDH浓度显著高于HPC/NSB组(P<0.05).HR组低氧/复氧后各亚组LDH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复氧处理前HPC组中NSB亚组于低氧预处理后HO-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01),低氧/复氧处理后其表达有所下降;SB亚组其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HR组中各亚组于低氧/复氧处理后HO-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低氧预处理能够减轻其后低氧/复氧对细胞的损伤,低氧预处理较低氧/复氧处理更能够显著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HO-1 mRNA的表达.
作者:林杰;吴岚;王嫘;张海燕;杨禹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CBF)的影响.方法:取30只中华大蟾蜍,每只在显微镜下从上腭黏膜分离出一个约2 mm×2 mm的黏膜块,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稀释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终浓度分别为4,0.5,2 μg/L,每个黏膜块在浸入药液前及浸入后5,30和60 min时,使用相差显微镜及成像分析技术测量纤毛上皮的CBF.结果: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CBF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CBF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其他时间点,瑞芬太尼组CBF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降低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则没有影响.
作者:印春铭;何芳;于洋;王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α-toxin)对Balb/c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LMEC)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小鼠15只腹腔注入α-toxin后根据6 h、10 h、24 h取材时间,随机将它们分为α-toxin 6 h组、α-toxin 10 h组和α-toxin 24 h组.取左肺行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和AQP1表达的变化.结果:α-toxin各组肺泡间隔增宽、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以α-toxin 10 h组为明显.免疫组化α-toxin各组AQP1表达下降(P<0.05).其中以α-toxin 10 h组为明显.α-toxin 6 h组和α-toxin 10 h组及α-toxin 10h组和α-toxin 24 h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QP1表达于LMEC.金葡菌α毒素可致小鼠肺LMEC的AQP1表达下降,随着炎症的减轻,AQP1也随之表达增加,进而恢复正常.
作者:李玲;李尔然;夏淑杰;林庶茹;李艳杰;才丽萍;王秋月;康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东北地区首次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获得成功,本文对皮瓣的制备要点、与其他皮瓣应用进行比较,提出该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优良皮瓣.
作者:孙长伏;尚德浩;谭学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高血压脑动脉瘤形成及脑血管早期病理改变与脑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结扎左颈总动脉+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压组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流量组结扎左颈总动脉+饮1%的盐水;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置,24周后取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ACA-OA)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脑血管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高血压组血压显著升高,实验组在13只大鼠中在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嗅动脉分叉处及附近发现瘤前、早期及进展期的动脉瘤改变.结论:高血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内弹力膜与平滑肌的破坏是脑动脉瘤发生的因素.
作者:关俊宏;张绪新;张建海;陈铎;姜卫国;刘冬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胸深肌不同肌纤维型的组成分布及其葡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差异,借以了解胸深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深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纤维分型后的切片进行GLUT4表达分析.结果:2种骨骼肌纤维在大鼠胸深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Ⅱ型肌纤维比例为(64.8±6.3)%,而Ⅰ型肌纤维仅占(35.2±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GLUT4主要存在于Ⅰ型肌纤维膜及包裹肌束的肌膜上,而Ⅱ型肌纤维膜表达不明显.结论:大鼠胸深肌以Ⅱ型肌纤维为主,偏重于力量和速度型肌;Ⅰ型肌纤维膜的GLUT4表达高于Ⅱ型肌纤维,表明前者葡萄糖摄取能力高于后者.
作者:张潜;章涛;陈代雄;柏树令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