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

孙长伏;尚德浩;谭学新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 口底, 舌, 癌, 重建
摘要:在东北地区首次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获得成功,本文对皮瓣的制备要点、与其他皮瓣应用进行比较,提出该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优良皮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性大鼠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高血压脑动脉瘤形成及脑血管早期病理改变与脑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结扎左颈总动脉+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压组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流量组结扎左颈总动脉+饮1%的盐水;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置,24周后取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ACA-OA)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脑血管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高血压组血压显著升高,实验组在13只大鼠中在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嗅动脉分叉处及附近发现瘤前、早期及进展期的动脉瘤改变.结论:高血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内弹力膜与平滑肌的破坏是脑动脉瘤发生的因素.

    作者:关俊宏;张绪新;张建海;陈铎;姜卫国;刘冬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aspase-3基因在高氧致早产鼠慢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探讨caspase-3在高氧致早产鼠慢性肺疾病(CLD)中的表达及其对肺上皮细胞(AE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建立模型后1,3,7,14,21 d应用TUNEL和RT-PCR技术,动态检测AEC的凋亡指数(AI)和肺组织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暴露于高氧后3 d AEC的AI及肺组织的caspase-3 mRNA水平开始升高(P<0.05),7~21 d维持高水平(P<0.01),且肺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与AEC的AI呈显著相关性(γ=0.69,P<0.01).结论:高氧诱导的肺组织caspase-3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CLD早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富建华;于凤英;薛辛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动感知与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应答频率的比较

    目的:比较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与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应答频率.方法:受试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应用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患者;第二组为应用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患者;第三组为对照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或起搏器的Holter监测获得各人群在静息和睡眠时低心率,比较其变异程度.结果:第一组与对照组静息及睡眠时心率变异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第二组与对照组静息及睡眠时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体动+QT间期双感知传感器的频率适应性功能较体动感知单传感器更接近于窦房结功能,它的生理性更好,但不能完全模拟窦房结的功能.

    作者:李学渊;齐国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鼠胸深肌GLUT4表达的肌纤维型特异性

    目的:研究大鼠胸深肌不同肌纤维型的组成分布及其葡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差异,借以了解胸深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深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纤维分型后的切片进行GLUT4表达分析.结果:2种骨骼肌纤维在大鼠胸深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Ⅱ型肌纤维比例为(64.8±6.3)%,而Ⅰ型肌纤维仅占(35.2±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GLUT4主要存在于Ⅰ型肌纤维膜及包裹肌束的肌膜上,而Ⅱ型肌纤维膜表达不明显.结论:大鼠胸深肌以Ⅱ型肌纤维为主,偏重于力量和速度型肌;Ⅰ型肌纤维膜的GLUT4表达高于Ⅱ型肌纤维,表明前者葡萄糖摄取能力高于后者.

    作者:张潜;章涛;陈代雄;柏树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既往有偿供血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的研究

    随机抽取河南、吉林、辽宁174例有偿供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标准化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行为学、有偿供血史资料,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显示HCV感染率95.40%.既往有偿供血(浆)是感染HCV的主要原因,有偿供血HIV感染者HCV感染集中于1992年后.

    作者:张旻;胡清海;陈昕;赵飞;张新刚;代娣;尚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GF-Ⅱ对宫颈癌细胞中KCC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K-Cl协同转运子1(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经不同时间不同浓度IGF-Ⅱ作用后,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IGF-Ⅱ作用后的SiHa细胞,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这种变化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IGF-Ⅱ作用下KCC1表达的增加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娟;张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对低氧预处理后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对低氧预处理(HPC)的细胞保护作用以及HPC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心脏选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给予HPC及低氧/复氧处理(HR).药物处理组在HPC和HR处理过程中向培养液中加入SB203580.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和细胞HO-1mRNA表达量.结果:低氧/复氧后,HPC/SB组LDH浓度显著高于HPC/NSB组(P<0.05).HR组低氧/复氧后各亚组LDH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复氧处理前HPC组中NSB亚组于低氧预处理后HO-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01),低氧/复氧处理后其表达有所下降;SB亚组其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HR组中各亚组于低氧/复氧处理后HO-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低氧预处理能够减轻其后低氧/复氧对细胞的损伤,低氧预处理较低氧/复氧处理更能够显著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HO-1 mRNA的表达.

    作者:林杰;吴岚;王嫘;张海燕;杨禹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加热处理的义齿基托树脂的表面粗糙度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64个蜡型分成8组,分别采用常规水浴加热、微波长周期加热、微波短周期加热和电加热方法处理二种PMMA基托材料,经抛光处理后,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R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波加热组和电加热组基托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值与水浴加热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加热处理和电加热处理二种PMMA基托材料均能获得与常规水浴加热处理一样的效果.

    作者:王彦红;杨晓东;蒋聪敏;韩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观察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丁草胺对蟾蜍心肌的生理毒性.方法:将蟾蜍随机分组进行染毒,分别在染毒后3,6,9 d,应用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记录心肌收缩力,应用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结果:丁草胺的染毒时间和浓度均可影响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肌酶谱.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递增,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酶谱升高.结论:丁草胺能改变蟾蜍心肌生理活动,提示使用除草剂应注意环境保护.

    作者:杨桂华;卜宁;冯甲棣;李丽妍;王丽文;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免疫活性地龙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提取低分子量免疫活性地龙肽,并就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采用粗分离、凝胶过滤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地龙肽;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用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得到地龙肽T(分子量8 000~20 000,含有7种蛋白).用离子交换层析又将地龙肽T分为A、B两部分,地龙肽A由5种蛋白组成,其中有4种分子量在13 000以下;地龙肽B仅由一种蛋白构成,分子量约11 000;地龙肽A和T可明显提高NK细胞的活性;地龙肽A、B和T皆可减弱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NK细胞的杀伤率.结论:地龙肽T、A单独应用即可以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与IL-2具有协同作用;地龙肽T、A和B还可以拮抗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作者:傅炜昕;董占双;李铁英;许静;纪晓莉;贾秀坤;梁再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6例

    总结分析1994~2006年收治的6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

    作者:白玉作;陈辉;周新;曲日斌;张可仞;吕良英;王维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与IKK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APN)与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激酶(IKK)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估.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APN和IKK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GIR60~120(0.76±0.28 vs 4.26±0.70)mg·kg-1·min-1,P<0.0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A值APN/β-actin0.39±0.23 vs 1.26±0.30,P<0.05)、IKK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A值IKK/β-actin 0.99±0.10 vs 0.17±0.02,P<0.05),APN与IKKmRNA的表达相关(r=-0.83,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APN与IKKmRNA的表达显著负相关,提示IKK引起的NK-κB的活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时脂肪组织APN合成减少有关.

    作者:崔丽娟;都健;曾芙蓉;朱丹;王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BCE1基因si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针对人ABCE1基因siRNA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合成含靶向ABCE1基因siRNA转录模板的茎环结构,与两端分别有BamH Ⅰ、Hind Ⅲ酶切位点的RNAi-Ready pSIREN-DNR-DsRed-Express质粒连接,大肠杆菌中扩增,测序鉴定.结果:转化大肠杆菌涂布平板长出阳性菌落,重组质粒电泳初步说明质粒构建成功,测序结果表明RNAi-Ready pSIREN-DNR-DsRed-Express的酶切位点BamH Ⅰ、Hind Ⅲ之间有71 bp的插入片段,其序列与所设计、合成的ABCE1的siRNA转录模板序列一致.结论:siRNA转录模板完整正确地插入RNAi-Ready pSIREN-DNR-DsRed-Express质粒中.

    作者:郑毛根;田大力;黄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2~2006年《中国医科大学学报》载文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2006年的载文特点,了解该刊的编辑质量和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学校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与手工检索,统计2002~2006年出版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论文的多项文献定量指标.结果:《中国医科大学学报》5年总载文量为1377篇,期均篇数为45.90篇,篇均页数为2.11页.在栏目中,临床医学发文数量多,占总发文量的54.83%.在引文统计中,含引文文章逐年增加,2006年引文率为99.67%,英文引文条数很高,平均占71.79%.在文章时滞统计中,长为930 d,短为30 d,平均为344.92 d.在基金资助文章统计中,受资助级别越来越高,获资助篇数越来越多,多是2006年,为149篇.结论:《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文献质量较高.该刊不仅是我国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作者:王维秋;庞翔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胞芯片技术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细胞芯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免疫分型,从而快速诊断白血病的类型.方法:将单克隆抗体点在醛基玻片上,细胞悬液滴于芯片,那些有相应CD抗原的细胞只能与相应的单克隆抗体的点结合,经荧光染色、扫描,还可进行Wright's染色.结果:25例AML的患者在芯片上均表达髓系的抗原:CD13,CD15,CD33;M4,M5表达CD14,M3不表达HLA-DR.5例ALL患者中2例表达B-ALL:CD10,CD19;3例T-ALL表达:CD5,CD7.结论:通过对细胞芯片的扫描实现了高通量的分析,其结果也可以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细胞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的技术,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冬梅;赵雨杰;侯伟健;吴广平;杨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

    在东北地区首次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获得成功,本文对皮瓣的制备要点、与其他皮瓣应用进行比较,提出该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优良皮瓣.

    作者:孙长伏;尚德浩;谭学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蛋白激酶Cγ亚型在慢性染铅小鼠脑海马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海马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 d,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 mmol/ 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 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 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海马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 mmol/L使ERK表达升高,但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 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海马中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作者:高双;孙黎光;宫慧之;姜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脉宁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心脉宁胶囊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丹酚酸B在0.194~0.97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18657.7X-1549.8.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

    作者:陈再兴;罗濛;李丽红;全艳晖;孟繁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结果: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正常组和实验组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以重复次数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再比较两组病人SS型和LL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

    作者:乐爱文;袁瑞;夏恩兰;耿力;周晓曦;姚珍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硒化锌金属自显影技术显示含锌神经元胞体的方法

    应用金属自显影技术显示神经系统内的含锌神经元胞体.

    作者:宁斌;赵泳江;王占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